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魏晋南北朝篇(之四)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03 14:5227310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王羲之《十七帖》拓片局部 王羲之《兰亭序》 三月山阴草色青, 高朋曲水啸兰亭。 清吟抛却形骸外, 妙笔神来酒未醒。【阐说】 茂林修竹之间,清流激湍之畔,确是修禊之胜地、清谈之佳处。山水性灵,发于毫端;一纸《兰亭》,实天赐也。 清闲时候,不管暮春之初,抑或三秋雨后,细品此...

魏晋南北朝篇(之四) 王羲之 《兰亭序》 《十七帖》 欧阳修 第1张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魏晋南北朝篇(之四) 王羲之 《兰亭序》 《十七帖》 欧阳修 第2张

魏晋南北朝篇(之四) 王羲之 《兰亭序》 《十七帖》 欧阳修 第3张

王羲之《十七帖》拓片局部

 王羲之《兰亭序》

 三月山阴草色青,

 高朋曲水啸兰亭。

 清吟抛却形骸外,

 妙笔神来酒未醒。

【阐说】

 茂林修竹之间,清流激湍之畔,确是修禊之胜地、清谈之佳处。山水性灵,发于毫端;一纸《兰亭》,实天赐也。

 清闲时候,不管暮春之初,抑或三秋雨后,细品此帖,觉王书妍媚者,无出其右。起首四行,亭亭玉立,俨然修竹姿态。此后渐次放开,走笔至“放浪形骸”之后,居然生出几分欹侧的态势来。那毫锋的倾倒变幻,正合了心怀之中由“畅叙幽情”到“临文嗟悼”的微妙起伏。

 梁武帝曾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兰亭》以秀润见长,似与这种境界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而且,它与当时当地的碑刻文字也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妍媚,一个质朴。不过,这只能看做是王羲之书风丰富性的一种表现,而不能据此来否定《兰亭序》的真实性。并且,越来越多的出土文字材料不断表明,当时上层士人与民间字匠、尺牍便笺与刀石碑刻,并存着文与质、正与俗、新与旧的不同风格。

 王羲之《十七帖》

 书香留得几多真,

 西蜀楼台感物新。

 聊叙暌离通讯问,

 数行短简语尤亲。

【阐说】

 “书圣”遗迹,以行草为妙;行草所存,以尺牍为妙。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说:“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

 东晋时期,门阀盛行。士族豪门,以形容相尚,以清谈为能,交往频繁,书札不断,由此催生了众多尺牍之书。尺牍小札,三五成行,玲珑乖巧,最为适合案头把玩;坐卧之中,亦可随意拈来,陶心养性。

右军尺牍之中,《十七帖》堪称“巨制”。在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书信之中,最动人心处,是帖中流露的种种性情,读来每每嗟叹不已。《成都帖》中的那份“慨然”、《都邑帖》中的那份“悲酸”、《知足下帖》的“违离不可居”、《瞻近帖》的“喜迟不可言”……万种风情,笔尖拂过;千载以降,犹有会心。 尺牍之书,纳性情,容学识,见修养,益交流,实是书艺中的“盆景”。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ei-jin-nan-bei-chao-pian-zhi-s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