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欧阳修

“书品论”的溯源与解析(3)

“书品论”来源于魏晋的人物品藻曹丕的“文气说”,实现了从“才性论”到审美判断的转换,标志着社会从“人的觉醒”进入到“文的自觉”时代。注字1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明确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书画赏析 2017-06-16 10:50 0 1900
 “书品论”的溯源与解析(3)

文彦博行书《三札卷》

 文彦博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这时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沈括、王安石、曾巩以及周敦颐、包拯、狄青等。陈传席先生有言:“中国文学史和绘画史上,高手如云的时...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55 0 3457
文彦博行书《三札卷》

欧阳修的书法艺术追求

欧阳修的书法艺术追求主体情趣的表现欧阳修算不上一个书法理论家,但是他随意记下的学书体会,却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并对宋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欧阳修在文学上和韩愈一样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
书画赏析 2017-06-04 15:59 0 5403
欧阳修的书法艺术追求

魏晋南北朝篇(之四)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王羲之《十七帖》拓片局部 王羲之《兰亭序》 三月山阴草色青, 高朋曲水啸兰亭。 清吟抛却形骸外, 妙笔神来酒未醒。【阐说】 茂林修...
书画赏析 2017-06-03 14:52 0 2733
魏晋南北朝篇(之四)

朱耷行书《欧阳修〈书锦堂记〉》轴

朱耷行书《欧阳修〈书锦堂记〉》轴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朱耷行书《欧阳修〈书锦堂记〉》轴(右图为作品局部)为纸本,纵167.5厘米,横85.5厘米,是朱耷年近古...
书画赏析 2017-05-19 18:20 0 4519
朱耷行书《欧阳修〈书锦堂记〉》轴

赵佶《草书千字文》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为神宗第十一子。其在位期间,穷奢极侈,大兴土木,于京师筑艮岳,广求天下奇花异木、珍禽异兽、佳果文竹,严重剥削、骚扰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任用蔡京、童贯等人把...
书画赏析 2017-05-16 13:40 0 2889
赵佶《草书千字文》

赵佶临《虢国夫人游春图》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是杜甫《丽人行》中的诗句。它描写的是唐代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虢国夫人出行游春的情景。杨贵妃受宠后,其兄杨国忠登上相位。她的三个姐姐也分别被...
书画赏析 2017-05-16 13:36 0 2581
赵佶临《虢国夫人游春图》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