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阳明作为“阳明心学”的开创者,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心学思想影响深远,使无数人从中受益。而 作为一代大儒的王阳明,在书法上也有着极高的造诣和不可忽视的价值。其中,《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手 稿就是一幅难得的行书佳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王阳明;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书法
王阳明的《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手稿是在明朝宁王朱宸濠叛乱的历史背景下 书写而成的,对于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有着 重要价值,同时也对于研究朱宸濠叛乱这个 历史事件的始末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更是 对王阳明书法风格、审美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一、《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手稿的历史背景
明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1519 年 7 月 10 日),蓄谋已久的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 谋反。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王阳明, 经过南昌时听闻朱宸濠叛乱,随即组织军民 举兵勤王,同时立即上疏朝廷。六月十九日 王阳明上疏《飞报宁王谋反疏》:“正德 十四年六月初五日……缘系飞报地方谋反重 情事理,为此具本专差舍人来仪亲赍,谨题 请旨。”[1] 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二十六日 大败叛军,擒获朱宸濠及其党羽,平定叛乱。 正德十六年(1521 年)十二月,朝廷因 王阳明平定叛乱之功,封王阳明及其父王华 皆为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并任南京 兵部尚书。
在明朝文臣封伯爵位,已是文臣 的极限,但王阳明对此并不感到高兴。原因 既有朝廷对王阳明的明升暗贬,也有当朝其 他文臣尤其是内阁重臣的针对和排挤,而更 重要的原因则是朝廷此次的封赏只封赏了王 阳明和伍文定等个别有功之臣,而其他一同 与王阳明参与平定叛乱的人员却没有受到任 何嘉奖。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手稿
王阳明认为,奖赏不应该只是自己 一人,故而立刻上疏朝廷《辞封爵普恩赏以 彰国典疏》,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嘉靖元年 (1522 年)七月九日,在家守孝的王阳明接 到朝廷的批复,所辞不允。故而再次上疏, 写下了《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其 内容与《王阳明全集》中所载略有不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ymzcfjpesyzgdssgsx.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