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略谈吴昌硕及其师友圈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4-11-22 09:154370
吴昌硕先生在60岁时曾手刻一方朱文印 “雄甲辰”,以明不负甲辰生年之志。今年 又逢甲辰年,距先生刻此印的甲辰年已两个 甲子。各地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活 动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如东京国立博物馆、 书道博物馆、谦慎书道会、兵库县美术馆、 西泠印社相继举办了吴昌硕作品展,另如历 时数月的“吴昌硕的世界(兼海派和西泠名 家作品)展”在日本关东、...

吴昌硕先生在60岁时曾手刻一方朱文印 “雄甲辰”,以明不负甲辰生年之志。今年 又逢甲辰年,距先生刻此印的甲辰年已两个 甲子。各地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活 动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如东京国立博物馆、 书道博物馆、谦慎书道会、兵库县美术馆、 西泠印社相继举办了吴昌硕作品展,另如历 时数月的“吴昌硕的世界(兼海派和西泠名 家作品)展”在日本关东、关西争相开幕, 且展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次杭州观象 文化举办的“得时者昌——吴昌硕及其朋友 圈书画作品展”,特地分设了吴昌硕作品及 朋友圈作品两个部分的展品,阐明了吴昌硕 艺术的源流,更是向后人展示了吴昌硕从早 期至晚年艺术的形成和传承。 

image.png 略谈吴昌硕及其师友圈 书画广角

吴昌硕 闲庭花木图立轴 183.5cm×93.5cm 1914年

应该说,吴昌硕自26岁走出安吉鄣吴 山区,一生都在寻师访友。他神交先秦古汉 的吉金石刻的先驱,他更神交于素未谋面的 同时期前辈,如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 杨沂孙、何绍基等人的书风特点时会在其笔 墨中显示。吴昌硕的成功自然来自自身的刻 苦,但更应该归功于向昌硕先生推介这些先 辈作品的师友圈。围绕在老先生自年轻至晚 年师友圈内者皆是当代名士,如翁同龢、俞 曲园、杨见山、吴平斋、吴大澂等这些当时 已享大名的名士对当年还是寒士身份的吴昌 硕予以无私的帮助与提携。

image.png 略谈吴昌硕及其师友圈 书画广角

吴昌硕 春信图扇面 19.2cm×53cm

他们毫不吝啬地 把自己的藏品让吴昌硕零距离接触,手把手 予以指教,还把自己的私藏赠予年轻的吴昌 硕。当时已闻名海上的任伯年经常与之彻夜 长谈,共进艺事,还多次赴苏州为吴昌硕作 了不少画像,其中的《蕉荫纳凉图》和《酸 寒尉像》目前在浙江省博物馆已做一级艺术 品收藏。同时代的高邕、金杰、凌霞、蒲 华、李瑞清、朱祖谋等也都是学者名士。我 们在欣赏吴昌硕师友圈中的作品时,可以看 到各人俱有各人的风格特征,基本一看就知 道是谁的作品,然每一幅作品都堂正朴实、 气息不凡,不见丝毫俗气,更不见目前一些 所谓名家“黑野怪乱”的戾气、霸气。

可见 当时无论朝中高官还是商贾平民,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和书写文字都怀有崇仰、敬畏之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昌硕先生长期浸染于此师友圈 内,在此氛围中扎实功力,诗书画印同进。老一辈对学问对 传统的敬畏,无不渗透于昌硕先生的艺术血液中,他正是在 此艺术氛围中逐渐成了一代宗师。

image.png 略谈吴昌硕及其师友圈 书画广角

吴昌硕 瘦蛟图扇面 16cm×60cm 1908年

到了晚年,他也是坚持以 敬畏继承传统的教育方法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他的学生和所 影响的后人阵群也因长期于此氛围中求学求艺,才造就出了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沙孟海、王个簃、吴茀之、诸乐 三等大家。渊博的学问,扎实的功底,吴昌硕先生所在的师 友圈承前启后的氛围自然就是一个大师群,各人由扎实的学 识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受到了后来人的尊敬。 纵观昌硕先生的艺术生涯,师友圈很重要,这也给我们 后人一个精辟启示,氛围决定了品位。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ueTanWuChangShuoJiQiShiYouQuan.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