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76-12798
做最专业的书画艺术权威网站!
如此有个性的草书是谁写的?
有“生”有“拙”张英才山水画
国画《让妈妈们喂奶》真假辨析
画家王秉初其人其画
秩序的美感——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指装饰纹样的设计,它通常作为工艺美术设计的装饰手段。因此,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是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形式。在图案设计中,不仅要注意形的...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717370
绘画与平面设计的差异性 对绘画与平面设计(以下简称设计)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平面设计师了。设计师不但需要具备绘画的基本造型技能与审美意识,更需要具备对形式美法则的特殊理解和艰...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712730
白蕉与邓散木,被书画界喻为一时瑜亮。邓散木曾题白蕉画兰:“世人写生唯写貌,遗貌取神谁其伦?江左白蕉非俗士,笔端直挟湘兰魂……”可见邓散木对白蕉艺术的赞赏。海曲印记/白蕉篆刻&nbs...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640430
宁斧成曾自刻七绝曰:“雕虫小技也风流,游刃恢恢任所求。自像自镌还自笑,笑颜相对不知愁。”从此诗可见他安贫乐道、热衷印艺的精神面貌。大道非常道/宁斧成篆刻 宁斧成(1897...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640680
二、字中某些笔画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从整体上衡量,吴昌硕篆刻基本上保留了汉印平正的格局,白文尤其如此。朱文则是在笔画和字形方面有了更加灵动的变化,使章法构成变得更为精彩。&...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642480
吴昌硕是20世纪杰出的篆刻家,在诗、书、画、印等诸多领域内的建树足以雄视千载,篆刻方面开创“吴派”,印风风靡当代,影响至深。吴昌硕取得篆刻上的成功有诸多原因,比如他的天赋与勤奋,在...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627090
晚清及近现代,是文人篆刻家锐意变法、表现个性的极盛时期,印人在书法、刀法形式以及格调方面的探索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此时,丁敬、邓石如等人创立的流派篆刻仍然强有力地影响着印坛,地域、...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633970
明清篆刻大家辈出,流派众多。邓石如复兴篆隶,倡导“印从书出”的理念,文字不再局限于实用性、可读性要求之内,为篆刻艺术发展开辟了新天地。邓石如篆书吸收了秦小篆的特点,方圆...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518010
距大师还差一步——关于曾默躬的印艺 印坛对川籍印人曾默躬的初步认识,来源于他的学生张正恒发表在1994年第2期《中国书法》上的那篇《印艺臻化境涵盖古与今——介绍曾默躬老师...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519510
刻进一生心事——汪士慎篆刻赏评 汪士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生于1686年,卒于1759年,宁近人,号巢林,又有士峰、甘泉山人、甘泉寄樵、成果里人、晚春老人、...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526390
乱头粗服中 姬姜终婉娈——高凤翰左手篆刻作品赏析 高凤翰(1683-1748或1749)是一位在中国篆刻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老秀才(...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537860
有人说篆刻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这是讹语;有人说篆刻与诗书画并辔,跻而上至文史之林,我认为这其中包含了许多道理。“物工勒名”,这个先人简单的工作要求,在某种意义上才...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521310
一枝发两花奇妙各不同——诸乐三“百花齐放”二印赏析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美...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422290
在西泠嫡派传人,著名书法篆刻家汪新士诞辰82周年之际,把他42岁时镌刻的一方朱文毛体手迹“红旗漫卷西风”印,呈诸同好共飨。汪新士(1923—2001),浙江省江山市人,名开年,字心...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417460
春花舞风 轻云出岫——赵光的细朱文印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凡书画典籍上的收藏印,一般都用细朱文,且印边细于印文线条,认为只有这样才无损于书...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0434610
需要软文推广请留言
272723
广告服务
220283
参赛者:山东邹城-汤锋
103523
参赛者:甘肃白银-刘晓涛
87433
怎样临摹汉简专题页1-36全
94553
访客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