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泼墨泼彩”与“文人画”传统转化 摘要:“泼墨泼彩”不但是张大千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山水画在20世纪的重要创新之一。本文关注“泼墨泼 彩”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通过文献钩沉与风格分析,确定“米氏云山”和董其昌“没骨山”是张大千“泼墨泼 ... 书画史论 2025-09-21 17:17 0 541
从全国美展看当代水彩画的叙事延展与复归 摘要:从21世纪以来全国美展的水彩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当代水彩画创作重视本土化重构与当代性表达,呈现出具 有中国风格和时代精神的艺术特征。本文从主题叙事、媒介复归和现实观照三个层面入手,通过梳理全国美展中水 ... 书画天地 2025-09-21 17:05 0 411
传承 探索与多元融合丨青岛画院40年版画创作研究 摘要:青岛画院自1980年成立以来,以“山海文化”为根基,构建了融合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版画创作体系。文 章以青岛画院的版画家群体为代表,系统梳理了画院四十余载的版画创作历程,清晰呈现出由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 ... 书画天地 2025-09-21 11:59 0 417
以美培根 以艺铸魂 —记苏高礼的艺术人生* 摘要:苏高礼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留苏美术家的代表人物,在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方面成就显著。本文以苏高 礼的人生历程为线,切入其油画创作和教育理念,通过梳理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而探究作品背后的艺术风格和 精... 书画天地 2025-09-21 11:49 0 244
金戈铁马入梦来 —全国美展中的军事题材美术探究 摘要:从历届全国美展作品的入选数量和获奖统计中不难发现,军事题材美术因其鲜明的图像特征、价值取向与精 神内蕴而占据了重要位置,不仅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积极的社会影响,还凸显出丰厚的题材魅力和崇高的艺术品 格... 书画史论 2025-09-21 11:35 0 419
刘永健的乡土写实水彩画研究 摘要:刘永健的水彩画创作是当代乡土写实绘画的代表。他始终坚守乡土叙事的创作方向,其作品凭借大画幅的 创作形式、细腻的写实手法及对色调的精妙运用,生动展现出乡土生活的自然之美与醇厚的人性光辉,以艺术实 践回应... 书画天地 2025-09-21 09:51 0 385
师古出新意《浮玉山居图》风格来源与隐逸主题再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钱选师承关系和临仿实践的系统分析,揭示《浮玉山居图》所蕴含的“师古出新意”的创作理 念。在技法层面,钱选以南宋绘画传统为基础,主动回归晋唐古意,对“江南画”形式进行再探索,并通过绘画 媒介实... 书画史论 2025-09-21 09:24 0 365
尹瘦石桂林时期抗战人物画研究(1942—1945) 从士人丹青到革命史诗 —尹瘦石桂林时期抗战人物画研究(1942—1945)摘要:尹瘦石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随着战争的蔓延,他从武汉流亡到桂林。1942年至1945年,尹瘦石创作了许 多反映抗战的作品,其中的... 书画史论 2025-09-20 12:18 0 505
历史凝视与艺术言说 —孙立新抗战题材历史画的多维探索 摘要:孙立新是一位长期投身于历史画创作的军旅画家,其历史画创作秉持现实主义绘画理念,运用宏观视野的叙事 方式表达他对历史事件与民族精神的人文认知。本文从孙立新抗战题材历史画的细节刻画、典型场景塑造和写生与历 ... 书画创作 2025-09-20 09:19 0 423
融合与共生丨孙浩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创作 摘要: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自产生之初,就与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密切联系,并因创作主体的时代 背景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的创作面貌。孙浩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构建了个性化的叙事语言和审美 面... 书画创作 2025-09-19 19:13 0 551
民族精神的视觉表征 抗战时期傅抱石《屈子行吟图》研究 摘要:本文以傅抱石1942年与1944年创作的两幅《屈子行吟图》为研究对象,通过笔墨语言、人物姿态与构图等 方面的比较分析,揭示屈原形象从“行吟者”到“精神守望者”的转变。在这两幅作品中,傅抱石运用“抱石 ... 书画史论 2025-09-19 12:01 0 452
国家一级美术师金伯兴作品选刊 金伯兴,号四明山樵,1940年12月出生,浙江嵊州黄泽人。一级美术师。1987年从事书法专业工作,1993年赴日本举办湖北书画家作品联合展,1998年出版《金伯兴书法作品集》,2002年在武汉举办个人书展。毛泽... 书画市场 2025-09-19 08:56 0 273
丘园养素 水墨氤氲—园林山水画创作谈 中国园林由各种元素精妙组构而来,造园 者通过叠石、理水等手段组织起一个秩序井 然、有高度审美意趣的自然之境。而园林山水 画亦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一支,也是当下山 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园林山水画在唐宋时期... 书画创作 2025-09-18 13:48 0 290
钱松喦岭南写生钩沉 艺术语言的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一 次广东之行是“二万三千里写生”的最后一站, 加深了钱松喦对革命意义的理解,这是他为艺 术语言转变的思想准备。后一次岭南写生则是 巩固了他创新的艺术语言,出了一批中... 书画市场 2025-09-18 13:29 0 767
简古奇崛凤先生 —吕凤子的绘画与书法空间关系论 吕凤子的书画,诠释了近代以来受西画冲 击与洗礼下的画家如何立足传承,如何汲取西 画营养,成就一家之言。面对“西画”的碰撞, 他博收约取,用“线表现”化解“体表现”,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体”... 书画史论 2025-09-18 09:55 0 515
合道艺之志 —晚明地方画社活动与画派自觉 引子 万历乙未年(1595)初,吴门蔡亏父因喜好 王维之诗,遂求吴下诸君绘王维诗意画,欲汇 成一 册。从开始筹 备征集 王维诗意画,历经 四年,蔡亏父收集到吴下十九位画家(张复、 钱序、陆士仁... 书画天地 2025-09-17 11:01 0 355
蔡襄致葛宫六通信札研究 蔡襄因娶江阴葛清源为妻,一生为葛氏家 族书写的墓志、诗文、尺牍甚多。遗留至今的墨 迹、拓本等文字信札达九通,其中有六封书致 内从兄葛宫,所作时间皆不尽相同,几乎贯穿 蔡襄的一生。今就每通信札的书写风格,... 书画史论 2025-09-17 10:45 0 353
龚璛与赵孟頫的交游及其书法风格探析 “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赵孟頫小楷 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5月13 日—14日在杭州举行。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 一经发布,便引发了书法界、艺术史界、收藏界 的热议,作为今年古代书画的焦点... 书画史论 2025-09-17 09:54 0 399
“八大名满天下”问题考辨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系朱明王朝宗室,生 于公元1626年而卒于公元1705年。《清史稿》载: “朱耷,字雪个,江西人,亦明宗室。崇祯甲申 后,号八大山人,尝为僧。其书画题款‘八大’二 字每联缀,‘山人’二... 书画市场 2025-09-17 09:40 0 651
中国花鸟画的审美寓意和表现* 一、儒家“比德”的内涵 尽管“比德”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但真正确立“比 德”理论的人,还是孔子。 《论语·雍也》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1〕 很显然... 书画天地 2025-09-17 09:03 0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