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
书画史论 2018-10-10 22:13 0 2397
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张寒月 铁笔传神韵

张寒月16岁那年拜吴中名家吴松汾为师,正式学习绘画。1923年,18岁的张寒月在老师引领下,来到穿心街的报国寺,皈依印光法师,并请印光法师赐法名“德经”,从此他有了另一个名字“释德经”。张寒月奔赴各地探访金石古...
书画创作 2018-10-09 19:22 0 5655
张寒月 铁笔传神韵

江南布衣 朱复戡

朱复戡生于上海,自幼聪慧过人。父亲为其规划了“不从政,不经商”的人生之路,家中聘请了晚清翰林王秉兰做老师,指导他读书写字并研习字画。据朱复戡回忆,其蒙学之初,殊好古代艺术,临书习画,攻读《说文解字》等进步甚快。...
书画创作 2018-10-09 19:01 0 4143
江南布衣 朱复戡

你所看不懂的当代艺术

当我们仍然对艺术世界抱有一种天真美好的期待时,当代艺术却一再宣告自己并不纯洁,它每时每刻都在暴露自己的商品属性。 如今,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遍布全国,对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也变得越来越盛行。黄河清早年写了...
书画史论 2018-10-09 18:58 0 2180
你所看不懂的当代艺术

张德文与他的虾蟹

“先生搬回老宅的那天,天上下着小雨,我默默地送先生到胡同口,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不知不觉中,我的脸湿了,也不知道这是雨水还是眼泪。没想到,这一次与先生的分别,竟成了我与师傅的最后诀别!”张德文深吸一口气,略带惆...
书画创作 2018-10-09 18:46 0 4025
张德文与他的虾蟹

赞画家高晔的石斛作品

石斛,草本植物,属兰科。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病症。在中医眼里,石斛是一种药用植物。人们称之为神草。&n...
书画创作 2018-10-08 22:48 0 4310
赞画家高晔的石斛作品

王个簃 与师友们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江苏省海门市人。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
书画市场 2018-10-08 22:15 0 4519
王个簃 与师友们

中国艺术品如何估值

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其发展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新业态的不断生发等方面,都是被世人关注的。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3000多亿,拍卖市场的规模也基本上稳定在了600...
书画市场 2018-10-08 21:39 0 2513
中国艺术品如何估值

《岁朝图》小议

自有清以来,文人爱画《岁朝图》。一年一岁,除旧迎新,寓迎春之美意于案上清供间。因此,凡岁朝题材,必不免于文人案上文玩雅器,尤不可免者必有寓意富贵之牡丹、象征清骨之梅花、代指神仙之水仙,而若花瓶之放案上寓意平安,...
书画史论 2018-10-05 23:08 0 3992
《岁朝图》小议

中国画中的“真”

看西方的画论史,“真”一直是一个最为主要的范畴。一种范式是从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论”,不论是断臂的维纳斯,还是达·芬奇的耶稣,莫奈的睡莲,毕加索的“立体”女人,直到超写实主义,都可以视为是对客体的探索;另一种范式...
书画史论 2018-10-05 22:58 0 2403
中国画中的“真”

古道可风叶潞渊

叶潞渊谈起对篆刻的理解,说:刻印要有人力达不到的效果最好。习气有时候就是风格。刻印,既要雍容华贵,又要平淡、天真、大方。书画篆刻,气格都要大,并非幅面之大,而是指刀笔所产生的感觉,论艺最后就要讲气格和修养,此为...
书画创作 2018-10-05 22:49 0 3675
古道可风叶潞渊

锲而不舍姜寿民

青岛书协原副主席姜寿民是山东上世纪80年代中后叶就知名的书法篆刻家,尤其是他的大篆金文篆刻不仅在山东,放之全国印坛也是熠熠闪光的。 “吉金真乃古,刻划老姜工。格逸人如逸,清明遽可风。”先秦古玺一路的古...
书画创作 2018-10-05 21:40 0 5065
锲而不舍姜寿民

艺术史怎样选择艺术家

艺术史对艺术(作品)的选择,取决于其载道与传承之宗旨,突出地表现为尚绝、尚新、尚进、尚融与尚极。 成就艺术巨擘,走进艺术典章,是艺术家的人生理想,也是艺术梦想。然而,什么样的艺术家,方有如此造化?换言...
书画史论 2018-10-04 21:58 0 2121
艺术史怎样选择艺术家

胡铁生铁画银钩

郭沫若曾为胡氏所创作《工业学大庆》印集扉页题词“铁画银钩,古为今用”,引用宋朝皇帝赞誉大书家米芾的“铁画银钩”四个字,高度概括赞扬胡铁生的书法篆刻成就。 胡铁生出生于一户书香门第,为胡家这一支的长房长...
书画天地 2018-10-03 18:50 0 3762
胡铁生铁画银钩

且慢!“大学美术”必修课

近年来,总有一些热心人士呼吁“××进课堂”。这里的××,可以是书法、国学、民俗,也可以是京剧、二胡、年画等具体艺术门类,为保证效果还提议进重要考试。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 看了一些养身节目,感觉全民都...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6 0 2407
且慢!“大学美术”必修课

非视觉艺术探索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期间,为了促进各位学者的学习交流,大会开设“大师工作坊”,即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进行授课。我有幸参加了其中之一——中国台湾地区非视觉美学教育协会创办人赵欣怡老师的非视觉艺术探索工...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5 0 2157
非视觉艺术探索

艺术通感给书法插上翅膀

钱钟书在1962年《文学评论》上发表的“通感”文论引起我的注意,他总结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鼻、舌、身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体质”...
书画天地 2018-10-02 21:43 0 3039
艺术通感给书法插上翅膀

敦煌壁画临摹的意义

敦煌壁画临摹体系建立在前辈艺术家和学者们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之上,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临摹作为一门学问,需要临摹者以学者的态度去读解古代艺术的深刻内涵,研究时代特色,捕捉历史气息,揣摩古人意趣,了解...
书画史论 2018-10-01 21:28 0 2605
敦煌壁画临摹的意义

读姬佐秋先生花鸟画近作有感

近读姬佐秋先生焦墨梅花巨制,为其一改清新水墨作品风格而取雄强奇险大写意思路的探索所震撼。他晚年变法,自辟蹊径,其胆识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不由想起朱熹的一首《墨梅》诗来: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书画创作 2018-10-01 20:38 0 2414
读姬佐秋先生花鸟画近作有感

浅论解剖正确与美感塑造

现在很多美术作者对解剖不重视,笔者曾和不少搞当代艺术较有影响的画家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他们对掌握解剖规律对作品形式美感起着非常关键作用的观点嗤之以鼻,认为解剖早就过时了,现当代艺术重要的在于观念而非技巧,而且认为...
书画史论 2018-09-30 20:42 0 2528
浅论解剖正确与美感塑造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