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风俗与审美情趣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写意人物 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艺术表现力,成为展现民族风情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题材在当 代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表现越发受到关注。它不仅体现了画家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旨在探讨民 族题材在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表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创作表现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由各民 族共同创造。各民族文化相互融通,使中华文明根深叶茂、历久弥 新。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面向,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 品承载社会变迁,蕴含时代气质,体现审美历程,观照人文精神, 展现文化创新,是社会政治生态、民族审美精神与美术家自觉艺术 表达的综合产物。 

一、当代蒙古族题材绘画的民族特色

当代蒙古族题材绘画已超越对草原生活的表层描绘,转而通过 游牧主题深入展现画家的内心世界,表达对草原民族精神的深刻领 悟。相较于古代蒙古族绘画,此类作品在形象刻画上更为深入,感 染力更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新现实主义画风与艺术本体 的回归,使得内蒙古质朴粗犷的民风成为绘画创作的焦点。画家在 内蒙古的民风中,捕捉到质朴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非世俗化的精 神内涵。蒙古族题材绘画为当代画坛带来了活力,其独特魅力吸引 了众多优秀画家。这些画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致力于再现他们心 目中的蒙古草原形象。他们不仅关注草原的自然风光,更深入挖掘 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及精神追求。在画布上,他们运 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蒙古族人民的豪迈、坚忍与纯真展现得淋漓 尽致。 

二、民族题材对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的意义 

(一)丰富创作素材与主题

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多元的生活风俗与独特的风土人情共 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文化景观,写意人物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 感与素材。在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中,民族元素的融入成了一种显 著的特征。以藏族题材为例,画家常选取雪域高原的壮丽景色和藏 传佛教的丰富宗教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藏族 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与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而蒙古族题材的作 品,则多以辽阔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游牧生活为描绘对象,通过奔 放的线条和雄浑的笔墨,表现蒙古族人民的豪迈气概与自由不羁的 精神追求。画家通过对各民族文化元素的提炼与融合,将各民族的 审美观念、生活风俗与精神追求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为 观众展现了一幅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写意人物画 作品。

 (二)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写意人物画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民族精神。通过民族题材的创作,画家不仅生动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审美取向与文 化风貌,更深刻揭示了民族间和谐共生的理念与多元文化的交融 态势。以叶浅予先生的《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例,该作品通过宏大 的画面构图与细腻的笔触描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 心、和谐共处的精神风貌[1]。民族题材的创作,在推动各民族文化 交流与互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促使画家深入挖掘各民族的文 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并以艺术的形式将其呈现于世人面前。这一过 程不仅增强了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也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中华 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推动艺术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题材的创作也在不断地与现代艺术进行 融合并创新。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的元素 和理念,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例如 一些画家将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创作出既具有民族风情 又富有现代感的绘画作品;还有一些画家将民族题材与数字艺术、 装置艺术等新型艺术形式结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 些创新尝试不仅丰富了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也为其 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写意人物画中的民族题材表现 

(一)人物造型的民族特色

在写意人物画中,人物形象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 就内蒙古题材的写意人物画来说,其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民族 性,它不仅表现出蒙古族特有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展示出蒙古族深 厚的文化底蕴。蒙古族人民生活于辽阔的大草原,其生活风俗、文 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对其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写意人物画 中,画家以精湛的笔法、独到的艺术语言,把蒙古族人民的形象栩 栩如生地展现给世人。

图1 安玉民 吉祥飞腾 200cm×200cm

这些人物穿着蒙古族服装、戴毡帽、脚踏马 靴,他们的表情、动作等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纯朴热情、坚忍不拔的 精神风貌。具有民族特征的人物塑造,既是对蒙古族人民外部形象 的刻画,也是对其内心精神世界的深入发掘和表达。 以张峻德的《待饮》为例,这幅作品深刻展现了写意人物画 中蒙古族题材的民族特色。画面中,一位身着蒙古袍的女性站在井 旁,正专注地给水槽注水,几只山羊在一旁静静等待饮水。女性 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蒙古袍的褶皱、毡帽的质感以及马靴的厚重 感,都通过张峻德精湛的笔法得以细腻呈现,充分展现了蒙古族服 饰的独特魅力。

张峻德不仅捕捉到了蒙古族服饰的外在特征,更通过人物的眼神和动作,传达出蒙古族人民的淳朴、热情和坚忍。画 面中女性的眼神坚定而温柔,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园的深 情;她的动作从容不迫,展现出蒙古族人民在艰苦环境中养成的坚 忍与从容。画面背景中的山羊、草垛、栅栏等元素,也是蒙古族人 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它们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 幅充满民族风情的草原画卷。 

(二)色彩与笔触的表现

色彩在写意人物画中不仅赋予画面以视觉美感,更是情感与文 化的直接表达。内蒙古地区广袤的草原、澄澈的蓝天、洁白的羊群 等自然景观,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灵感。蒙古族人民对色彩的 独特理解和运用,深刻影响了写意人物画的创作风格。他们偏爱鲜 艳明亮的色彩,如深邃的蓝色、纯洁的白色,以及充满生机的绿色 等。这些色彩不仅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彰显了他们 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画家巧妙地运用这些 色彩,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营造出浓郁的草原风情,传达出蒙 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笔触作为写意人物画的另一重要元 素,其运用方式与蒙古族人民的性格特征紧密相连。蒙古族人民豪 放粗犷的性格,在写意人物画的笔触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画家采 用奔放自由的笔触,以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人物轮廓,以细腻流畅 的笔触描绘人物表情与服饰纹理,使人物形象既具有力量感又不失 细腻。在表现人物动态时,笔触的运用更是关键。画家通过流畅的 笔触捕捉人物舞动的瞬间,使画面充满动感与生命力,生动地再现 了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欢歌起舞的热烈场景。 在《吉祥飞腾》(图1)这幅作品中,安玉民采用粗犷而有力 的线条,刻画出蒙古族牧民的雄浑轮廓,彰显了他们坚忍不拔的精 神面貌。同时,他运用细腻且流畅的笔法,细致描绘人物的表情及 服饰的细腻纹理,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立体感十足。在展现人 物动态方面,安玉民巧妙运用流畅的笔触,精准捕捉人物舞动的瞬 间,为画面注入了动感与勃勃生机。譬如在描绘蒙古族少女轻盈起舞的场景时,他以灵动飘逸的笔法,勾勒出少女婀娜的身姿与飘动 的裙摆,生动地描绘了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在安玉民的画作中,色彩与笔触的运用相互映衬,共同构筑了一种 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 

(三)情感与精神的传达

蒙古族人民栖身于广袤无垠的草原,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情感 表达直率而真挚,精神追求崇高而深远。画家通过捕捉蒙古族人民 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诸如牧马放羊、歌舞欢聚等场景,以及他 们在面对自然挑战时所展现的坚忍与乐观,以艺术形式将蒙古族人 民的情感与精神传递给观众。 以蒙古族画家孙志钧为例,其作品《冬原牧马》系列写意人 物画深刻揭示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与精神内涵。孙志钧长期扎根于 内蒙古草原,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悟与理解。在他的 笔下,蒙古族牧民的形象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其情感与精神得 以充分展现。在《冬原牧马》中,孙志钧运用简洁而富有力度的笔 触,描绘了一位蒙古族牧民于冬日草原牧马的场景。画面中,牧民 身着厚重的蒙古袍,头戴毡帽,脚踏坚实的马靴,骑于马上,眼神 坚毅而深邃,仿佛正与凛冽的冬日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对牧民 的表情的表达,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他对草原的眷恋与对生活的美好 向往。同时,画面中的骏马亦充满生机,它们或奔腾驰骋,或悠然 驻足,与牧民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 感染力的画面。 

结语

通过对民族题材在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表现进行深入探 讨,本文揭示了其在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民族风情、传达情感与精 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民族题材作为写意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源泉, 不仅丰富了写意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力,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与互鉴。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化的交融,民族题材在写意人 物画创作中的表现将更加丰富多彩,为观众带来更多具有深刻内涵 与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