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春阳 生于1946年,河北清苑人,美术教育家、著名书画家。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 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系原主任,天津市中国画学 会会长,天津美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 发展促进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伴随着史上绘画艺术不断由外而内指向哲学品格,关于 绘画的本质探索,已在不同历史阶段得到不同程度的揭示。 当然,只要人类的思考不停息和审美需求难被满足,艺术的 运行轨迹必然围绕“偏离与回归”的永不终结的方向行进。 时至今日,恐怕又到了不得不纠偏的历史周期,那么,对于 何为“偏”,如何“纠”,以及为艺之道如何才能真正做到 “无求、无用与无心”的问题,我们专程对话著名书画家、 美术教育家霍春阳教授,期冀他的无私现身说法能为时代困 惑的适时消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上篇 坚守自心:无求
刘远江(以下简称刘):现在当我们一论及无求的话 题,很自然就会想起原来两广总督林则徐在他府衙题写的一 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请霍老师从“无求”这一角度,谈谈您对当代画坛的创作现状 及艺术追求有怎样的一个建议?
霍春阳 芳心欲吐 28.5cm×72.5cm 2009年
霍春阳(以下简称霍):当前对我们画界的一些看法, 就总的大趋势来看,习主席给出的界定我认为是很客观的, 就是我们现在有高原没有高峰,为什么没有高峰?现在回顾 一下我们的历史,特别是在我们的思想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 问题是什么呢?近百年来,我们虽拥有新思维,但这些新思 维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看是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比较 大,所谓物竞天择嘛,严复翻译过来的达尔文的这种思想, 动不动就讲的一种进化、进步,于是进步论充满了我们整个 的世界。可是迄今为止,进步论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眼 中,他们又是怎么看的呢?结果是思想家们普遍认为它不是 一个真理。今天比昨天好吗?一定好吗?明年比今年一定会 更好吗?不一定!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像掷色子一样,到底几个点?那 不是我们所能想象或所能计划 的,这就是说我们要尽人事听天 命,总之要尊天、顺天,天给 你了,让你怎么办,你就怎么 办好了。现在我们受进步论的 影响,动不动要发展,动不动求 进步,从这个“心”来讲呢,你 老想着发展,想着进步,想着突 破,实际上纯净心已经被破坏 了。
霍春阳 啸雨 2013年
纯净心一旦被破坏了,思考 就不深入了,有浮躁气,所以说 “净心”是一个大的原则。若本 心不净了,容易急功近利,所以 导致在画界里边就出现那么一种 面貌似乎很丰富,以致花样迭出 的局面,而实际上形式很丰满内 容却很骨感。按戏剧家梅兰芳的 话来讲叫作“换形不移步”,然 而我们要求的却是“移步而不换 形”,紧扣神韵,不换花样,讲 求内在精神的修炼,神韵的修 炼,重养育,重铸魂,这才是我 们的方向。从这层意义上来说, 我们是表面化了,老是在图式上 下功夫,试图让人耳目一新,实 际上精神的内涵,稳定的因素不 够了。
霍春阳 澹然 设色纸本 136cm×68cm 2019年
至于永恒的美学追求就更 是缺乏了,再说明白一点,道的 观念,“艺通于道”的道的观念 被人为丧失掉了。守不住这个 净,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 此我们必须要反省自己,有问题 了要懂得反求诸己,我们作为人 的欲望是不是太强了。 前人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广阔 的文艺发展的大道,也就是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这是大的一个原则和方 向。我们首先不是志于道,在教 育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按孔子 的教育方式说:“入则孝,出则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