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调《阁帖》的主题,我们着重介绍了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代重要书家。同时,为了比较清晰、完整地描述这一时期的书法嬗变轨迹,也拉杂涉及了一些《阁帖》所未收入的书家或作品。以上种种,我们之所以不愿回避也不厌其烦,原因正在于此。

 除上述之外,见于记载的两晋书家多为江左世族,这一事实在《阁帖》中也有鲜明的体现。虽然他们留在《阁帖》里的只是片楮寸笺,却无异于鲁殿灵光,同样璀璨夺目。他们与诸大家一起,为我们奏响了书法史上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阁帖》的整体结构。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第五卷为诸家古法帖,伪迹居其大半,价值略逊。第二卷和第三卷几近全部为晋人书。据容希白先生《丛帖目》记,除去少量前人鉴定出来的伪迹外,此二卷仍得晋人37帖之多。而其作者,复集中于王、谢、郗、庾、卫诸族,尤以王氏为众,翩翩佳子弟,多右军近支。这37帖,兼以第六至第十卷的“二王”书,琳琅满目,鸿篇巨制,无可争议地标榜着以“二王”为核心的晋人法书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更由于这种地位是建立在汉字的转型期和书法的成熟期,旗帜高张,所以无疑是不可动摇的。接下来的第四卷,略及南朝,大半为唐人书,共21帖,加上第一卷唐太宗、高宗书31帖,足以表明晋、唐间书法的发展轨迹。这两卷可信度极高,特别是唐二帝帖,无一伪迹,且篇幅之大,为《阁帖》之冠。盖北宋去唐未远,唐人真迹大量存世,既容易获观,鉴别难度也相应较小所致。

 通过以上对《阁帖》的分类排列,我们不难看出,北宋时期,帖学的地位十分牢固。当然,在《阁帖》之前还没有“帖学”这一概念。此前虽有南、北之议,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远远没有达到理论的高度,遑论所谓碑学。有宋一代,书法一道,始终坐帖学之春风,舒适优雅地成长着。“宋四家”中,苏、蔡自不必说,即便自运更多的黄、米,观其少壮之作,也是温雅有度、婉转多姿,无一笔不自晋、唐来。《阁帖》的体系,正是承袭着这一传统,专以晋、唐为矩矱。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人们往往对《阁帖》“排斥”颜鲁公迷惑不解,似乎可以于此问津。鲁公同样自“二王”出。试观其最负盛名的《祭侄文稿》,何尝不为“二王”嫡系?况且,作为有宋一代(狭义地说,就是《阁帖》所处的北宋时期)最具典型意义的书家,“宋四家”或多或少都研习过鲁公的书法。因而,我们是否可以做如此推想:《阁帖》的编辑者并非否定鲁公的大家地位,而是以鲁公作为“二王”的流亚,在《阁帖》这样一部以纯正的“二王”趣味为取向、具有最高权威的学术专著中,将其忽略不计呢?(附图左者为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右者为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局部)

颜真卿《祭侄文稿》

行草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眾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计25行,共230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祭侄文稿》有三大特色:

        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刚烈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泄。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或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白当黑”之意趣。行与行之间,则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至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三、渴涩生动的墨法。此稿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有关。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而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为历代书家公认。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跋吏部陈公诗帖》苏轼自署书于元丰四年(1081)。纸本。行楷书,题跋一则。心13行,计106字。27.8厘米×60.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吏部陈公”乃陈洎,宋彭城人,字亚之。皇佑中官司三司监铁副使。着有《陈副使诗》(见《四库提要》一七四)。“公之孙师仲”,即陈师仲。宋施元之《注东坡先生诗?和陈传道雪中观灯》注:“陈传道,名师仲,复常(师道)之兄,家居彭城。复常在颍,傅道来访。未凡,东坡移守淮扬,而傅道亦归,遂和赵德麟韵送之。傅道是时仁为管库。”这里谈的是元皊中事,此帖则是元丰中事。

   《苏诗总案》:“元丰四年辛酉。(十二月后)作陈吏部诗跋。”王文诰未见过此帖,故称“月日无考”。他还称:“陈师仲为公编述《超然》、《黄楼》二集作报书。”大略都是书此帖时事。此帖本文见本集《题跋》。

译文:  故三司副使吏部陈公,轼不及见其人。然少时所识一时名卿胜士,多推尊之。尔来前辈凋丧略尽,能称诵公者,渐不复见。得其理言遗事,皆当记录宝藏,况其文章乎?公孙师仲,录公之诗廿五篇以示,轼三复太息,以想见公之大略云。元丰四年十一月廿二日,眉阳苏轼书。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