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入画,始自唐代,初系着色,五代时用墨染,北宋开始流行画墨竹。自文同、苏轼而至赵孟頫、“元四家”,墨竹大行其道,成为单独的画科。墨竹的内蕴与哲学义理融为一体,所用技法与书法表里相生。宋代李昉在《文苑英华》中说竹“劲本坚节不受霜,刚也;绿叶萋萋,翠荫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拔,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这“刚”、“柔”、“忠”、“义”正是历代中国文人所看重的品德修养。他们把“忠”与“义”看得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所以谦谦君子的案头必定有竹相伴。以墨写竹,摒弃了其他色彩,洗尽铅华,纯以黑白示人,更是清雅、飘逸。竹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脱俗的情趣。竹挺拔、正直、虚心,所以成了画家寄兴寓意的载体,成了画家人格、人品的写照。竹画则成了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标本、尺度和一项基本功。到明代,随着文人画的兴盛,画墨竹的画家也增多了。冯起震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位。
冯起震的《墨竹图》(见右图)为纸本水墨,纵292厘米,横108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图中所绘风中之竹,有老竹两枝、劲竹五枝,另有新篁数株。风竹亭亭净植、枝繁叶盛,用笔劲健老到,墨色浓淡相宜。他写竹叶时,无论老竹还是新篁,都是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来分出阴阳、向背和舒展、卷曲的叶梢。其竹叶自然逼真、形神兼备。画中的竹子因风吹动而倾向右侧,动感十足。竹,非草非木,虽中心虚空,却能抵风挡雨、岿然不动。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性,正是画家要通过此图传递给世人的。竹不是孤根而生、一枝独秀的。在广袤的田园或贫瘠的山间,它必定是以群体的形式迎着时时掠过的东西南北风。我们欣赏的这幅《墨竹图》就着力渲染了竹子这种相依而生的特性。画中所绘竹丛,密处不繁、疏处不简,有长幼之序、有父子之情,老幼相傍、高下互让,俨然如手足相携、父子顾盼。
《墨竹图》布局独特。画中别无他物,只置青竹一丛,顶天立地,上下均未留空间,仅在左侧留白处书“冯起震”款,钤印两方。画家没有描绘整棵竹子,而只是截取竹子的一部分来表现,可见他不为成法所拘、自由驰骋的风格。如此大的画幅,笔墨淋漓,满纸清风,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由此画,笔者联想到画家张纸于壁、一挥而就的神采。
冯起震(1553—?),字青方,又字省予,号稷下门生,山东益都(今青州市)高柳人。据《益都县图志》载,冯起震“少负异资,淹贯经史,为诸生试辄冠”,但一生“不希仕进”,隐居乡里,以教授为业,同时以书画自娱。他擅画竹。其所画之竹,亭亭玉立、刚劲挺拔,给人以孤清超拔之感。他的名气很大,凡是到益都为官的人都钦佩他的学行,先到他门上拜访,希望一睹其风采。他世事洞明,随遇而安。在课徒之余,他优游于阳水之滨,观苍苍蒹葭,赏波底红鳞,自享林泉之乐,归则儿孙绕膝,承天伦之欢,清闲自在。不时有好友远道而来,清茗野蔌,亦足以畅叙幽情。崇祯二年(1629),与其子冯可宾合作竹石十幅,由董其昌、邢侗等人题跋。董其昌题曰:“一派湖州画里诗,娟娟疏筑两三枝。”他称冯起震之竹为”文与可后数百年所仅见”,可见对其推崇之至。由于冯起震性情旷达、超逸,故八十多岁时依旧“神明不衰”。到崇祯十五年(1642),他还健在,可以推断他至少活了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