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夜烽先生,1920年生于江苏宝应县,曾任中国书协一、二届理事,安徽书画院副院长、省书协副主席。现任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等职,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有国家一级特殊津贴待遇。他精研书法50余年,遍习汉魏诸名碑名帖,于真草隶篆行皆致力研习,尤擅隶书。他的隶书笔力矫健,体势劲媚,既厚重古朴,又端庄流丽,具有一种多样流动的自然美。前不久,由安徽省文联、江苏省南通市文化局、南通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刘夜烽郭莉书画作品展》在南通展出。展品中刘老的各幅隶书向观众展示了这一独特的艺术风采。其中有一堂隶书四屏条,堪称巨制力作,观其运笔,沉厚中寓有行草秀挺之气,结体端庄匀密而姿势灵动。通篇气势壮阔,墨气淋漓,令人目注神驰。而其内容也感人至深。诗中以“青松虽老春常在,白发无情志未休”二句来回答友人“退居后寂寞否?”之问,表现了刘老不服老的精神状态,展品中有一幅“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的隶书立轴,写得流畅奔放,浑然天成,正是刘老近期的代表之作。另有二幅为钓鱼台、包公祠书碑的拓片,也非常引人入胜。展厅里多帧自作诗联的隶书、行书精作,不胜枚举,美不胜收。

刘夜烽书法

究其隶书,主要得力于《张迁碑》之厚朴劲秀、方整多变,《泰山金刚经》之古拙朴茂,气势开张,和《天发神谶碑》之若篆若隶,锋芒角出的精髓。故为时人评为:“师承汉魏,以雄强古拙为主,兼有秀润挺拔之致。运笔方圆并举,并融有篆、行草笔意,自成一格。其余各体所书亦不落凡俗。”观其楷书之作《文天样正气歌》、《前赤壁赋》等,浑厚刚健,方正大度。果如其传略所云:“始从父皖生公学欧、苏楷法”果如其诗云:“曾学欧褚折股钗”。在篆书联中有史可法句等作品,师承吴大激篆法而时有己意。所作行草书,意态逸宕,千变万化,收放有节,神完气足。他的书艺成功之诀,在于有“吾人何幸生斯世,誓把书风一代开”之雄心壮志,又在于继承传统而又能变革传统,善于取法而又不为法所囿。广采博取,融会贯通,既有北碑之雄浑又蕴含南帖之俊逸,形成了风流儒雅,文质彬彬的艺术风格。

刘夜烽书法

刘老对书法理论也十分重视,他一方面探究书法技艺,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寻根究源研究古代书论。除编写书法教材以外,共发表《隶书浅谈》、《试论书外功》等书论20余篇。关于如何学书,他说:学书,一要临帖,二要从楷书入手,打好基础。对现在某些“弹琴无谱”以”怪”、“野”为时尚者,他很不以为然。谈到“馆阁体”,他认为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工楷不应否定,否定“馆阁体”等于否定晋、唐以来的工楷。并为“馆阁体”下了定义,应为“明、清科举时代实用性的名家、各体的工楷。”这种不囿成见的真知卓见,不仅表现出作者的争鸣勇气,也说明了他对书艺钻研之深。他提示学书者“勤学是通途,品学是阶梯”。不尚空谈,不靠花架子,学习书法要有实事求是之意,而无哗众取宠之心,排除一切杂念,锲而不舍。同时,刘老还特别强调书法家的书外功,要读书做学问,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才能脱俗人雅。刘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观其展品内容多为自作诗词、联句。这就是作为一位书法大家的书外功的具体体现。以浑厚的文学修养作铺垫,才能创作出高雅的有强烈书卷气的作品来。

作为著名书法家的刘老,同时也是一位“偷得身闲铁砚磨”的诗人。他的诗词,“绮而有质,艳而有骨”。他的诗作,自1961年以来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近千首,并有诗论文章40余篇发表。编著出版有《黄山诗选》、《李白及其诗歌》、《学诗门径》、《夜烽诗词选》、《晚辛轩吟草》等书。刘老主张写作诗词,不作旁观生活、儿女绮语、无病呻吟的章句家,而是不辜负自己的阅历、胆识、学识和笔墨。他的诗词作品在感情上“力求与人民合拍”,在创作上“唯求内容美与形式美并重,但述真性情,以不作违心之论为戒。在语言上力求深入浅出,明白易懂而已”。

刘老间或从事绘画、篆刻艺术,作品多次参加过展出,亦为人所称道。(附图为刘夜烽书作)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