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骨开生面 章草出新韵
历来书写甲骨文者,多以金文或小篆笔法书写。罗振玉(叔蕴)以金文笔法书甲骨文,圆笔中锋,典丽秀润,字形工整规范。叶荭渔(玉森),以笔代刀,线条遒劲秀美、细直挺劲,显得细丽工整。丁辅之(鹤庐)所书甲骨文笔画规整工丽,书风疏朗挺秀。杨仲子(祖锡)以钟鼎文入甲骨书法,字形颀长优美,书风清润峻峭。诸乐三(希斋)所书结体以卜文笔法参以石鼓笔意,书风圆浑遒劲,古朴自然。
图7 秦士蔚 秦士蔚
上述诸家所书甲骨文,字形多方正规整、瘦长劲峭,以笔法追溯甲骨刀法,故书风多刚健。至此,甲骨文书法似已定型。但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继承,更在于创新,甲骨文书法并未山穷水尽。其实,细审殷商甲骨文书风,其也因世因人而异,并不整齐划一,而是多姿多彩的:武丁时期雄浑古朴,武乙、文丁时期奇峭险劲。士蔚先生看到现存甲骨上遗有未经锲刻的朱书、墨书痕迹,又受竹简帛书墨迹的启发,他尝试从甲骨刀法追溯笔法。
图8 秦士蔚 锡山冯氏
在临摹研习中,他除了向古人学习外,对并世大书家林散之、高二适、萧娴三位书家的书艺很仰慕。他同笔者谈道,林散老书法以隶入草,用水、用墨很讲究,善于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尤善用水,破墨使用有神奇效果;又说林老草书章法自然奇妙,布字大小参差,如“雨夹雪”,纵横争让,跌宕起伏,顾盼有情,收放自如。
图9 秦士蔚 胡舜庆(附边款)
他叹服萧娴先生篆书、隶书有书卷气,其行书气魄之大,一般书家望尘莫及。他还从明徐青藤、陈白阳及现代书画家写意的方法中汲取营养。他对古今优秀书艺菁华兼收并蓄。他的甲骨文书法与率尔操觚者不同,他是在熟谙古文字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作品自然气息高古。他创作的甲骨文书法似可分两类:一类从武乙、文丁时期甲骨文风格发展变化而来,如甲骨文集联上联“归云有像藏明月”(南宋杨万里诗句),下联“渔夫无心荡小舟”(不知何人句)。此联运笔轻捷,线条瘦劲,书风洒脱自然。还有一类继承武丁时期甲骨文雄浑古朴之书风,再涵泳变化而来,也是他多数甲骨文书法的风格。
图10 秦士蔚 奉公如法 则上下平
其甲骨文书法作品《往来无尽目,相对亦忘言》,是集唐刘长卿诗句联;《无尽今来古往,多少秋月春花》,是集宋朱熹《水调歌头》词句联;《安且吉兮》来自《诗经》;《不索何获》(图5)源于南朝范晔《后汉书》。人生在勤,只有勤于探索,才能有所收获。这些甲骨文书法虽字字独立,但笔断意连, 气脉贯通。
图11 秦士蔚 焦裕禄(附边款)
其运笔豪放自然,天真浪漫,不再一味摹写方折尖利的甲骨文字形,代以笔画遒健丰腴、提按顿挫分明的“秦氏甲骨书法”。其书风沉厚遒劲,于流畅中见古逸,潇洒中见浑厚,富笔墨情趣。他将甲骨文书法创作推陈出新,别开新境,让古老甲骨文焕发新的光采。他的甲骨文书法,巨幅、小品都得心应手,条幅、中堂、对联、扇面皆应付裕如。
图12 秦士蔚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附边款)
甲骨文字字数不过4000余字,可识者约1500字。可用字少,这是书家、印人创作时面临的难题。秦先生熟谙古文字,运用娴熟,由其所书毛泽东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图6)可见一斑。他的章草书格调不俗,如《论语》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胜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远师《急就章》《出师颂》之神采,近法王世镗,取其纯真自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xfzzxxgqswxssfzkyscy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