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颐(1840—1895,或1896),原名润,字小楼;更名颐,字伯年,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卒于上海。其父鹤声(字淞云),是民间肖像画工。任颐天资聪颖,幼时随父学画肖像,在人物的传神写照和默写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又受任熊的影响,学宋人的双勾花鸟画和陈洪绶一路的人物画。他还到宁波随任薰学过画,后来,又离开宁波到苏州、上海,并寓居上海近30年,成为“海上画派”的代表。

  任颐的绘画题材全面,人物、花鸟、走兽、山水无所不精。他的人物画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他善于写实,能够捕捉人物瞬间的神情动态进行描绘,被誉为“曾波臣后第一手”。

  我们欣赏的这幅《雪中送炭图》(见右图)为纸本设色,纵138.5厘米,横68.5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馆。画面左上角题款:“光绪乙酉孟冬之吉山阴,任颐伯年写于海上寓斋。”构图简约,主题突出,人物生动,渲染得当,寓意丰富,是一幅反映社

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杰作。

  任颐在构图上善于突出主体。图中一老一少伫立在皑皑白雪中。老人挎着盛炭条的篮子,神情凝重,静伫远眺,似乎走累了想歇一会儿。少年站在老人的身边,神态天真,举着左手到嘴边哈热气以取暖。从他哈气暖手的动作中,我们能感受到这里寒气袭人、风雪凛冽。画面背景用淡墨打底,寥寥几笔“钉头鼠尾描”便表现出冰天雪地里万物枯萎的萧瑟景象。背景处理成大片的空白,虽比较简单,但却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神情特点,可谓虚实相生。

  《雪中送炭图》中,任颐用看似不经意的线条和淡赭色的渲染,以墨色相融的手法,把老人一袭白色的长衫表现得恰到好处,也很好地表现出了衣衫松软的质地。衣纹的阴影和明暗转折也被很好地烘托出来。一条棕色的腰带在长衫中若隐若现,打破了画中大面积的白色。老人的头巾、鞋袜和少年的帽子、上衣、鞋袜都用重墨绘出,与老人白色的衣衫形成强烈的反差。老人手中的篮筐用淡墨勾勒,复以淡赭色。篮筐中,以浓墨染成的炭棒格外醒目。老人与少年一静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画家把精练的传统笔墨与西洋人物画的明暗手法结合在一起,且运用自如,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在笔法上,任颐用笔方挺、遒劲,用色随形转折。《雪中送炭图》中,泼墨与细笔勾勒并用,敷色或淡雅、或厚重,画面完整而不琐碎。老人的长衫与少年的裤子用放旷的笔法绘出,线条潇洒飘逸。他们的半侧面部处理得十分精细,毛发都用细笔勾出,鬓眉也都能一一数出。他们的面部轮廓用淡墨勾出,面部其他部位则以淡赭色渲染,用笔洗练,设色雅致,神采毕现。画家用浓墨点睛,将人物内心的忧虑很好地表现出来。此画描绘了大雪满天的严寒景象,突出了送炭人的奔波忙碌之苦,还融入了画家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和诠释。

  《雪中送炭图》作于清光绪乙酉(1885)年,正值任颐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年,也是清政府虽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却仍与法国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的一年。任颐在此时创作此画并非偶然。他可能是借画中恶劣的自然环境来影射现实,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表示痛心,对处于困境中的平民百姓表示同情。画中,萧瑟的环境与人物的内心活动互相映照,颇为感人,反映了画家忧国忧民的情怀。

  任颐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符合广大劳动人民审美需求的绘画作品。从神仙世界中的女娲、八仙、寿星、麻姑、王母、刘海、莫邪、龙女、钟馗到现实生活中的牧童、钓叟、樵夫、舟人、织妇、药农,从天上的龙、凤到庭园中的鸡、鹅、犬、猫,他无不绘入画中。他的这些作品无不洋溢着世俗生活的情调,为广大平民所喜欢。在清末画坛上,因袭摹古成风,画家沉迷于在古人的粉本中讨生活,画风日趋委靡。任颐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现实生活才是绘画创作的真正源泉,因此创作了大量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他成为“海上画派”一颗耀眼的星星。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