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17-12-11 16:1659860
黄养辉(1911.11—2001.6)别名黄旭晨,笔名黄易,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金石篆刻家。1911年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受过造型艺术的严格训练,担任艺术大师徐悲鸿教授的秘书前后长达20年之久,成为徐悲鸿的得意弟子。悲鸿大师曾评价其“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黄养辉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高级画师协会顾问、《世界华人美术...

黄养辉(1911.11—2001.6)别名黄旭晨,笔名黄易,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金石篆刻家。1911年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受过造型艺术的严格训练,担任艺术大师徐悲鸿教授的秘书前后长达20年之久,成为徐悲鸿的得意弟子。悲鸿大师曾评价其“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黄养辉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高级画师协会顾问、《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编委会特聘顾问、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历任过江苏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书协会员、金陵印社名誉社长、江苏国画院画师。

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主流是以徐悲鸿为代表并享有盖世之誉的徐悲鸿学派。这个学派坚持走现实主义艺术道路,惜鉴西方艺术之长,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优秀传统,融中西艺术成就于一体,开中国绘画新境界。在这个学派的徐悲鸿弟子中黄养辉是其中最杰出者之一.研究黄养辉先生的艺术成就可得徐悲鸿学派之精髓。著名美术理论家左庄伟先生作此评论。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像

“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此为徐悲鸿大师对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黄养辉 先生的高度评价。黄养辉先生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市,这座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他先天的艺术天赋,当然更重要的因素也源于他长达20年陪伴在徐悲鸿大师身边,作为徐悲鸿的学生和秘书,黄养辉先生在书画专业及生活方面都受徐悲鸿大师的深刻影响,使得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艺术功夫——中两绘画、书法篆刻、美术评论、撰 写诗文等且皆造诣不凡。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泰山十八盘 68cm x 68cm

徐悲鸿评价黄养辉先生:“其为人性格笃实。故初工写像,又不厌规矩准绳,不避一切建筑物横直之线,此乃为一味抒情者所难。且能虚心读书,长于文藻,好藏古来各代碑刻,吾于授徒中,尝语’欲扩大探求艺术精深境界,在作书画之同时,须多习诗文’黄君能深体斯旨而力行不懈。故其于书法绘画之外,所作‘画记’ ‘碑跋’ ‘金石考’ ‘名胜纪游’,皆能用字简洁,借物喻志,达‘情文两茂’之地,丰富书画艺术意境,殊为可喜。”养辉先生早年学习素描、油画、粉画、水彩,兼学国画 花卉、山水、人物、尤工写像,曾经为著名大师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何香凝、郭沫若、李济深、谢冰心等造像,笔简意深,形神两足。

黄养辉先生曾讲过:“画家要有诗人的头脑,才能画出诗的意境:这 就是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家不读诗、不懂诗,意境不高。”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华岳参天182cm x 90cm  1985年

黄养辉先生笔下的花卉,形态逼真生动,富有神韵情趣,设色明丽自然,构图简练和谐。同他的山水一样,画上常有画记和题跋:不过,他的一些花卉画的画记和题跋与山水画的描情写景、点明由来不一样,常赋有他的美学思想,给人启迪,耐人寻味。他的花卉画中,画得较多的是梅花。显然,他同一切有风骨的知识分子一样,偏爱梅花那凌寒傲雪、坚贞脱俗的品格。他用浓墨于画面之上,而后用红色点染出花瓣和花萼、间或用黄色轻点出花蕊,淡逸秀雅,连那幽香的气味仿佛都飘散出来了。黄养辉先生也擅长山水,他谨记悲鸿老师的教导:下刻苦功夫,勿取巧,勿赶风头主义以取悦不识者。勿玩弄笔墨以小品自足,勿仅仅于小桥流水上取题,宜珍惜生命价值,应从大处远处着眼,黄养辉先生笔下山川,浑沌太朴,静穆崇高。“尽精微,致广大”,从宏观上 把握,控制全局。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长江渡船口 137cm x 68cm

黄养辉先生同时擅长书画和篆刻。书法主攻汉魏唐宋名碑佳帖,上溯商、周,下及晋、 唐,造诣精深;箓隶楷行,无不挥洒自如,用笔雄浑朴拙,博古强健:篆刻则习秦汉,在北京执教艺院时,深得白石老人纵横平直之要,力刻千方,所制之印,刀法精妙、印风古朴。黄养辉先生说过:“篆刻印章以方寸为天地,在此天地之间,长短、大小、轻重、疏密任作者运用之。” 黄养辉先生对于印章边框的处理,也精心设计, 或造成痕迹残缺,或使边框线与文字的线条相融合,增强了印面的美感。黄养辉先生能书善画, 内功深厚,故而游刃有余,刀下的线条或圆润丰满,或凝练含蓄,或挺劲苍茫,或如春蚕吐丝,或似斩钉截 铁,刀笔浑融,令人称绝。傅抱石曾为之书跋称道曰:“著 名书画家黄养辉先生以所治印章见示,兹承惠赠我名印,实 使我非常惊异,他精于素描、油画,而独嗜篆刻、书法。谁 说中西艺术如水火不相容呢?对每一艺术家来说多搞点‘副 业’触类皆通,我认为是只会有好处的。篆刻这门艺术是书 法(篆)加雕刻(刻)的艺术。就中均分配而论,篆法的重 要,也占百分之五十,而且刻又是服从篆的,此册诸印,有汉印的基础而转法白石老人,假以岁月,定可形神两足。过去我曾酷爱过这一套,今日回忆起来,收获不多,毛病在不敢解放思想,白石老人则是三百年来第一把手,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天真烂漫,气魄雄伟,我想养辉同志手指皆健,将来的成就一定很出色的。”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云绕峰峦  68cm x 92cm 1984年

黄养辉先生生平酷爱名山大川,曾3次登上泰山,畅游桂林、庐山、峨眉山等国内名胜古迹,题写了不少楹联,撰写了大量游记,在国内外各大名胜碑林题字不可胜数。为太湖鹿顶山阁联题“阁倚两湖水,面对三重山”。为陕西省题写“八百里秦川沃土,三千尺华岳高峰”。为厦门鼓浪屿题写“波涛澎湃,岛屿峥嵘。” 为秦兵马俑题写“埋藏未觉精神旧,出土重观日月新。”为九华山撰写極联“钟声有韵绕佛地,山色无边出云霄。”为张家界撰写極联“奇特俊俏张家界,浩荡缥缈洞庭湖。”笔力强劲,气势雄浑。黄养辉先生游览名山大川时, 总要做大量文字工作。游泰山,读《泰山志》;游黄山,读 《黄山志》;……游徐州时,他不仅借阅有关徐州历史地理的书籍,而且还读了《苏东坡全集》。因为黄养辉先生披阅了大量史籍,因而他笔下之联,融合地理历史,诗情画意,读来使人回味无穷。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玉洁冰清   66cm x 87cm

黄养辉先生的求学游历使他对中国画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 在《谈中国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中写到:徐悲鸿早在30年代之前,对中西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就有精确的论点。他说“古代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黄养辉先生对徐悲鸿的现实主义绘画的透彻理解,使得他注定了在艺术界要开辟一片天地,黄养辉先生认为:“国画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这个‘继承’是有目 的的‘继承’,不是单纯为‘继 承’而‘继承’。”概括地讲就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 出新,但并非革故鼎新。黄养辉 先生始终坚持有生命的艺术才是 真正的艺术,推翻那种认为过去 的,年代久远的大师绘画都是 “旧”的,新人新作都是“新”的说法。

黄养辉先生在南京的生活 经历基于徐悲鸿在国立中央大学 艺术系(现东南大学)授课时,那时候南京四牌楼的国立中央大 学艺术系聚集国内艺术大家,黄 养辉先生受到徐悲鸿的提拔,在 这种纯正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感受 良多,当时他正值二十几岁的青 年学生,受到徐悲鸿、宗白华、吕凤子、张书旗、潘玉良、陈之 佛等先生的指导,以半工半读的 形式铸造了后来黄养辉先生的成 就。在黄养辉先生的书稿中也写 到,对于这一段经历,他本人深 感幸运。笔到此处,我不觉一阵 感悟,作为东大艺术学院毕业的 我也深感敬仰,敬仰我的恩师的 老师。回想起东大的六朝松、大 礼堂、梅庵,黄养辉先生应该当 时也是在那久久伫立。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香雪海

由于我出生较晚,因而无缘得见黄养辉先生风范,而我的恩师惠永康先生,却是养辉先生的关门弟子,朝夕相侍,所以从我恩师那里,也经常会听到当年黄养辉先生的一些故事:先生气质不凡且平易近人。黄养辉先 生富于文藻,恩师常侍他左右,说黄老每作书画必有长题。 如赠恩师所作《案头小景》图绘,青灯残卷,破砚墨香,画 毕意犹未尽,遂拈笔题记曰:“青灯残卷磨志气,枯笔破砚 出才人。斗室自有无尽意,落纸云山万千层。 ”读书尝念前 人生活艰苦,条件困难,而条件太好者不知物力非易,反常陷于安乐享受,终其身庸庸无所成就者比比皆是也,读有 “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之说。

而借物喻境,借境生文,亦是黄养辉先生所擅长。其 1980年所写黄山图,群峰耸立,气势恢宏,所题跋文引人入 胜,曰:“黄山居五岳前列,集众山之大成。此余初咏黄山 纪游句也,明徐霞客尝两次登黄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 山归来不观岳,实是确切评语。深得吾心之同然,余亦两登写生,黄山回忆归游,由温泉至玉屏楼,经天都峰十坳,回顾上下左右,髙山深谷惊心动魄,及抵北海观始信峰,石筍矼群山罗列,万峰插天,如桂林之俊秀,泰山之宏伟壮丽, 天目之葱茏,皆可在黄山见之。吾故曰:集众山之大成赞之。”从而达情文并茂之境。而1997年春恩师随黄养辉先生的一次故乡之行记忆更为深刻,应吴文化公园之邀,登西胶 山,黄养辉先生时以86岁高龄健步登顶,时值天朗气清,南望锡惠群山,即席挥毫成联“南望锡惠众山秀,北绕扬子涛 声清”至今镌刻悬挂在公园最胜处。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崇山峻岭入云霄 69cm x 45cm 1998年

听闻黄养辉先生回到故乡,时值无锡正重修祥符禅寺, 筹铸灵山大佛。政府有关部门派专人迎请黄养辉先生到马 山,汇报筹建情况并参观了月亮湾,龙头渚等风景名胜。下 榻绿波湾度假村,晚餐后,宽敞明亮的会客大厅早已拼好案 台,铺纸研磨。黄老稍作沉吟,饱蘸浓墨,挥毫写下“大佛 高千丈迎十方善士,太湖广万顷接五洲硕彦。”满座抚掌称 善,接着又分别写下了“佛光普照全球,惟愿人民幸福。圣 水遍流大地,但求世界和平。”“佛光湖水照日月,钟声涛声震山河”二幅丈八巨联。黄老不但在书画金石均有造诣, 对佛学也颇有心得,茗山法师、圆霖法师等大德高僧都有诗词唱和,而后来竟和茗山法师同日驾鹤西游,至今思来也是蹊跷,莫非前定尔,此是后话。

而让黄养辉先生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的是发生在 1944年的那件惊心动魄的事情。1944年日寇攻下长沙后,又 确立新目标湖南衡阳。而当时,衡阳到桂林是有铁路直通 的,那么倘若衡阳失利,桂林也将陷入困境。徐悲鸿急电在 黔桂铁路局工作的学生黄养辉,拜托他赶紧抢运存在七星岩 洞中的数十箱书画。当时危急的情况下,黄养辉先生为了解决运费,想尽办法找到桂系军首领李济深,将徐悲鸿的亲笔 信递上,李先生慨然拨款2万元,召集民工抢运书画。黄养辉等人徒步跋涉,途中阻碍不断,冒着敌机的轰炸,日夜兼程赶往桂林,拿到书画箱后立即转运四川。徐悲鸿得知顺利运送抵后,十分感叹。黄养辉的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令徐悲鸿大为赞扬,并作书画褒奖。悲鸿先生曾半开玩笑地对黄养辉先生说:“每当我危难的时候总是得到你们黄家人的帮助! ”(指上海的黄警顽和星洲的黄孟圭兄弟)此事让徐悲鸿终身感激不尽。廖静文先生在纪念黄养辉先生诞辰100周年时也专门讲到过此事。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华岳西峰  100cmx69cm

在黄养辉先生回忆抗战期间在桂林的美术活动点滴里写 到徐悲鸿老师常教导他们的一句话:“作画须有吃苦耐劳的 精神与毅力,把‘吃苦耐劳’养成习惯。作品才能深刻,有 感人的魅力。”这也正是他做人之道,并因此成为徐悲鸿人 生中重要的私人秘书。

这次苏珈美术馆展出作品中让我最有感触的当为《岱宗瞻仰》《冰清玉洁》和《云绕峰峦》。黄养辉先生的作品如同他本人一般,气质不凡。《岱宗瞻仰》为黄养辉先生1984年所创作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誉,蕴含着悠悠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黄养辉先生多次游历泰山,在他笔下将泰山的气势 雄伟磅礴用淡墨绘出,松石蓊郁,琼阁掩映。画面中重叠的 山势,敦厚的形体,远景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画面 中的五岳之首兼有雄浑且略显明理,风光旖旎又静穆神奇。 东方鸿儒季羡林说过:“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 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黄养辉先生将 这泰山文化记录在此幅《岱宗瞻仰》中,以此形式弘扬艺术 之美,弘扬中华文化。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佳蔬图  68cm x 34cm

而作于1981年的《冰清玉洁》系1982年南师大纪念中央 大学建校80周年画展中展出的作品,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十年画集》出版。画中题写:“今年春节后游徐州, 登云龙山,观云龙湖苏堤。宋元丰初东坡公曾宰,是邑多遗 迹,惠政至今人称道之。余向居杭州西湖与孤山梅花为邻, 居傍,西湖苏堤,亦子瞻公所筑也,当应彭城主人陶公属写 孤山梅花,为其补壁。梅花冰清玉洁,枝千挺秀,且开于深 冬早春,冰天雪地之中有傲骨,古今诗人画家屡歌咏描写之 不已。”

《云绕峰峦》是黄养辉先生73岁时所作,画中题有: “晨云霞光千峰秀。黄山阴晴雨湿,晨光晚霞烟雨。变化极天地之奇,叹为观之矣。黄养辉并题。”而另一件隶书作品“隶宗汉魏,楷法晋唐” 用笔平和,结体饱满,内蕴大巧若拙之气度。读黄老的画,往往令人情不自禁,因为黄养辉先生作画时的情感 状态,自然地从腕底笔端流 露出来,使观者产生感情共 鸣,让人久久回味。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隶书对联  104cm x 35cm x  2

上世纪50年代以来, 他遵循徐悲鸿所倡导的现实 主义创作道路,以其深厚的 西画功力与东方传统绘画艺 术相融合,风貌清新,格调 俊逸,意境渊雅,具有浓厚 的生活气息和明朗的时代 精神。希腊美术评论家索菲 亚女士看了黄养辉先生的画 作展览,曾作评论:“在他 的画里,充满着诗意和梦 境、力量和感情、现实与存 在,引观者入于幽深美妙的 境界。东方与西方的艺术本 来就是对立着的,他却能把 两者紧密地揉合在一起,巧 妙地,天衣无缝地结合着, 给人以高度美的享受。”在 当代艺术家中书、画、印三 者皆精者已属寥寥,而黄养 辉先生还精鉴识,擅诗文、 楹联,更显难能可贵。无论 其艺术论文、画作题句,还 是其跋文、名胜撰联,皆议 论精辟,见解独特,文藻隽 永,情趣盎然,益见其学识 才华之丰富。

观看黄养辉先生的作品,使人感受到了一种积极 向上的精神,一股春风般的 魅力;黄养辉先生在书画创 作的同时,又以极大的热情 致力于画史画论研究与金石 碑刻的考据评论,具有精深 的造诣。他致广尽微,去芜 存精,探本溯源,参今酌 古,整理出一系列的重要理 论,对中国绘画美学研究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出版有 《黄养辉书画集》《黄养辉艺术文集》《黄养辉书画辑》 等6种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也是我们研究黄养辉先生的重要参考著作。英国和美国亦分别向黄养辉先生颁发了 “世界文化名人称号” “世界 文化名人终身成就金奖”“美 国金钥匙奖”。

 谈谈著名书画艺术家黄养辉 书画史论

黄养辉 益寿图 1986年

黄养辉先生是徐悲鸿的嫡传高足,是继悲鸿大师坚持 “艺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但是,先生并不是全盘翻版、原套衣钵,死守师法,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参随时代变化,他 既花大力气打进去,又能花大力气打出来。因而,黄养辉先生能成为卓有成就、自立门户的艺术大家。黄养辉先生一身勤劳躬耕于艺苑,半个世纪以来创造了无数件精美艺术品, 培养了一批批美术人才,他的 姓名生平业绩多次列入国内外 《中国现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美术年鉴》等巨刊。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所以能自立自强、战胜外侮,就因为我们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黄养辉 先生如是说。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tan-tan-zhu-ming-shu-hua-yi-shu-jia-huang-yang-hu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