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画花头或蔬果时,大多以点、染为主,虽然偶有轮廓的描画,如菊花花瓣和本作中的桂花,但皆用与点染同色的细笔写出,若非捧观,笔痕几不可辨。枝叶的筋脉则直接用色笔以小写意笔法写出,使得画面“超乎法外,合于自然”,宛若天工。
画作题款为“甲子新秋在青溪莲华水榭临宋人本,南田寿平”。印章两方:恽正叔、寿平。甲子新秋为1684年秋,也就是清康熙二十三年,恽寿平时年51岁,正值晚年没骨山水画创作登峰造极的时期,无论是造型、设色,还是立意、传韵,都达到了心手合一的境界。
图4 明 朱瞻基 花卉草虫(局部)
画作裱边上有清代柯有榛跋语:“兔,一也,然驯于山野,腾于月宫则有异,阳坡日暖,芳草春眠,眼迷离足扑速,雌雄宛颈相随,跃跃爰爰状与凡兽殊,而传神则与凡兽例也。明傅珪有画兔诗云:捣药年年住广寒,琼浆时吸桂花丹。何人最慕仙家景,移取霜毛画里看。此家物非飘飘有仙气,下笔未有不落尘想者。南田翁家法出崇嗣,且逸品性生,故意象指挥,视他家不啻,仙凡之隔,观此谅然仙。景乔大兄嘱题。因书所见。何有榛,云虚。”印章两方:柯有榛、云虚散人。
图5 清 恽寿平 桂花三兔图(局部)
由跋语可知,柯有榛是受景乔兄(左宗植,左宗棠次兄)之托品评该画所作,故此画可能被左宗植收藏过。柯有榛是活跃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人,生于1814年,广东南海人,字云虚,号里木山人,又号有辛、云虚散人,别署迂道人。画山水、花卉、人物,各体皆工,精刻印。
图6 清 佚名(龚吉款) 三兔图 67.3cm×40.6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他在跋语中认为,兔虽然野居住山林,但腾于月宫则仙气飘飘,不同于以往凡兽,明代傅珪便有《画兔》诗一首,大意为:月中捣药仙兔吸食琼浆玉液,与桂花仙丹为伴,谁最向往这仙家的景象?可以披上白兔的霜毛去画里看看。柯有榛借前人之句盛赞此兔画的鲜活灵动,仙姿绰约。但是兔子这种动物是凡间家禽,本非仙物,一般画家下笔时难免落入俗套。恽寿平的画则大为不同,他师法北宋画家徐崇嗣,且画艺由心所生,已达超凡脱俗的品第。
宋 崔白 双喜图(局部) 193.7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他人还在状物写形中摸索时,恽寿平已经开始追求传神传韵的境界。他认为,花鸟画不应囿于描摹自然、写生物象,而应成为画家传情达意、抒发性灵的载体。恽画融洽客观物象与主观心灵,自与他人有异,此种云泥之别,实乃仙凡之隔,观此画就能体悟其仙灵脱俗之处。
清代书法家、鉴藏家王澍也曾评价恽寿平的作品“飘飘有仙气,非食烟火人所到”:“南田先生忠孝之性出自天然,兼以仙姿秀骨夐绝一世……石谷老人在当时虽与齐名,然恽本天工,王繇人力,仙凡高下,正自有别。”[5]从画作中三只兔的形态来看,可以追溯到五代黄筌(?—965)的兔画,北宋崔白(1004—1088)的《双喜图》(图2),元代钱选(1239—1299)的《玉兔小鸟图》(图3)。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pxs-yqtsgghsttsx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