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潘天寿

八大山人“写”的精神内涵

一、艺术成熟的标志 八大的“写”不同于“画”。八大题“画”的作品一直持续到六十多岁,他通过“画”体验生活,观察物象,锤炼笔墨,滋养画功。画画需按部就班,小心谨慎,且耗费时间,不适于乘兴挥毫,缺少文人的...
书画艺术 2017-08-20 21:07 0 4177
八大山人“写”的精神内涵

潘天寿钟爱八大和石涛

1928年,潘天寿被林风眠聘请到杭州艺专任教。翌年春,上海举办了一个唐宋元明古画展和八大、石涛主题画展。这时,潘天寿还兼着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的课,所以参观画展很方便。他不止一次看了画展,特别是八大、石涛的作品,...
书画艺术 2017-08-20 20:40 0 2593
潘天寿钟爱八大和石涛

诗家潘天寿

潘天寿是诗书画印皆工的大师。在现当代的中国书画家中,除了齐白石、黄宾虹外,在学养方面能与潘比肩者,几乎寥寥无几。特别是他作古体诗,不论长歌或短吟,或状物,或怀人,或咏事,既有高古清奇的一面,也有平易上口的一面,...
书画艺术 2017-08-15 17:24 0 2825
诗家潘天寿

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

对于一个未曾经过专业训练,或对中国画未曾有过长期接触和了解的读者来说,写意中国画的鉴赏和评价是一件困难的事: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某位名家的作品好在何处?赏析画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等等,都是观者想弄明白又不易弄...
书画技法 2017-08-07 17:33 0 2136
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

潘天寿风格(附高清作品图)

潘天寿风格        中国画,自唐人物·山水·花鸟画分科后,经五代之徐(熙)黄(筌)二体之变,到宋徽宗(赵传),工笔花鸟达到第一个高峰,明代陈淳(白阳)、徐谓(青藤)...
书画广角 2017-07-31 18:03 0 10722
潘天寿风格(附高清作品图)

名家笔下画荷花

潘天寿从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且大气磅礴,雄浑奇掘,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他的作品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而自成一家。潘天寿荷花作品 潘...
书画广角 2017-07-23 14:10 0 4160
名家笔下画荷花

看许学明书画有感

我认为:看一位传统中国书画家的功力,只要看他的书法功力便知;看一位传统书画家的修养,只要看他作品上的题款便知……许学明书画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使然。“六法”的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
书画赏析 2017-06-25 23:53 0 2444
看许学明书画有感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作品非洋非土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作品非洋非土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贫血的原因何在?缺文化,所以叫文化贫血症。贫血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四肢乏力,头昏眼花,干什么都没劲。但奇了怪...
书画赏析 2017-06-23 18:14 0 1554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记潘天寿北京办展

1962年,潘天寿65岁。此时的他正处在精力充沛、艺术日臻成熟、阅历和见识都有独特之处的时期。这一年的9月30日至10月20日,中国美协和浙江美协为他在北京帅府园美术展览馆举办了“潘天寿书画展”。为了办好这次展...
书画赏析 2017-06-22 18:23 0 3210
记潘天寿北京办展

潘杰其人其画

山东的潘杰好酒,故取艺名曰“壶公”。壶公的酒瘾上来,亦能入定成佛,好画连连。他的画如一篇耐读的文章,经得起人们反复的咀嚼和欣赏。他的画既狂野奔放,又严谨凝重;既老辣沉稳,又怪诞不羁。他的画是能醉人的。《醉里乾坤...
书画赏析 2017-06-16 18:02 0 3143
潘杰其人其画

潘天寿与白社

1923年,经人介绍,潘天寿来到上海,在民国女子工艺学校教授图画课。不久,他又兼了上海美专的课,每天忙着教书、撰文、写字、作画、治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小天地里。1928年,林风眠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于杭州创办了杭州...
书画赏析 2017-06-13 23:13 0 3023
潘天寿与白社

丢不下画笔的赵丹

 赵丹(1915-1980),山东肥城人,寄籍江苏南通。自幼喜爱戏剧,中学时即与顾而已、钱千里等组织小小剧社演话剧。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诸名家,专攻山水,兼习花鸟...
书画赏析 2017-05-26 13:50 0 3432
 丢不下画笔的赵丹

赶时尚的另类之人朱琳

图为朱琳画作《三余图》 初识朱琳是在一次笔会上。见他四十开外年纪,中等身材,圆脸庞,脑后拖着一条马尾辫,颌下一绺胡须,着道袍,束方巾,可谓合中西为一体。那样子是没法更前卫的了。有人说,他徜徉于闹市里,...
书画赏析 2017-05-23 23:49 0 2195
 赶时尚的另类之人朱琳

潘天寿锐意求新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天,潘天寿和从北京来到杭州的著名画家蔡若虹一起吃茶闲叙。聊着聊着,不知因为什么由头儿,两人聊起了爱和恨的问题。潘天寿说:“爱和恨不是抽象的东西,人们是从具体的感情里认识它的。如‘五四运动’...
书画赏析 2017-05-23 23:39 0 2470
潘天寿锐意求新

一件海外飞来的珍品

《紫藤海棠》 我是一位业余书画爱好者,酷爱国画收藏。尤其是对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师生之作更是情有独钟。为收集这些佳作,我十几年如一日,苦苦求索,曾先后珍藏原国立杭州艺专方小石、张光宾、杨...
书画赏析 2017-05-23 22:48 0 1970
 一件海外飞来的珍品

潘天寿游记

1963年初,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多次给山东省美协打招呼,要他们约请潘天寿等人由杭州到山东讲学,再做一些艺术上的交流活动。当时的山东省美协主席、花鸟画大家于希宁是潘天寿的学生,他当然很希望老师能来。他给老师...
书画赏析 2017-05-23 20:29 0 1970
潘天寿游记

潘天寿与指墨画

  指墨画(又称指头画)是潘天寿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潘天寿走过了辉煌的艺术人生。1971年,刚进9月,潘天寿的病情忽然奇迹般地转好了,他的大儿子潘炘要为他修剪指甲,他说:“留着吧,好起来...
书画赏析 2017-05-15 23:50 0 1845
潘天寿与指墨画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