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篇(之十九)(63)
翁方纲柔毫裹足笔尤苛,考据精严题跋多。金石重光碑版见,覃溪撩动起微波。【阐说】 清代汉学的繁荣直接导致了金石之学的兴盛,进而带动对北朝碑版的重视,催生了碑学的中兴。翁覃溪虽然不是碑学的旗手,却是金石学...
书画广角
2017-07-24 16:41
0
1859
偶尔的“放纵”,成就一世精品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官至内阁大学士。喜收藏,精鉴赏,对著名碑帖考证、题跋甚多。擅长行书、草书和小楷,亦能隶书,人多评其书“...
书画广角
2017-07-24 14:36
0
4294
从一份清末试卷说开来
这是一个窄小而又有趣的视角。自这儿透视出去,会让我们得以窥见晚清时期两种社会思潮是如何激烈地在教育领域内碰撞,以及其时师生双方的写字水平或者说书法水准都各自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我说的是一份清末陕西三原...
书画广角
2017-07-24 14:24
0
1782
浅谈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照(完)
浅谈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照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生产与消费、休闲、娱乐等共同构成了商业文明。商业文明既诱人,又吮吸着人的灵魂。当代一些艺术家迷恋红尘,在商品经济的滚滚洪流中消...
书画广角
2017-07-24 14:12
0
1408
我和邹德忠老师的翰墨因缘
相交12春秋始谋面,这就是我和邹德忠老师的翰墨因缘。 我与邹老师通过电话相识于1996年,2005年我搬来北京,距离邹老师更近了。不过,前后12年的时间里,我们虽然一直没有断过联系,但却始终未曾谋面。...
书画广角
2017-07-24 13:15
0
1716
明清篇(之十八) (62)
梁同书余杭丽水枉幽居,笔底无奇俗有余。任有高名还鹤寿,一般模样清人书。【阐说】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梁山舟出仕为官的时间并不长,大半生则幽居在余杭的老家。江南的灵山秀水,在他的笔底被消磨成甜熟的风气。然而...
书画广角
2017-07-24 13:08
0
1547
“晋取韵,唐取法,宋取意”(完)
为什么说还是用董其昌的”晋取韵,唐取法,宋取意”为好呢?董其昌自画像 首先,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极有影响的大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
书画广角
2017-07-24 11:44
0
3045
中国民间美术著名传承人
皮影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华县皮影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作。华县皮影的制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刮、磨、刻、染、熨、缀等24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影人的造型小巧玲珑,身...
书画广角
2017-07-24 11:34
0
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