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香千古—钱杜的《梅花图》 嘉庆、道光年间,杭州的“松壶派”不为正统派画风所拘囿,形成了一种雅秀绝伦、似梦似幻的绘画新风尚。“松壶派”的创始人钱杜,生性闲旷,潇洒拔俗,屡掷千金,不为家计,随手散尽,还要为躲避债款而四处漂泊。他好游历,足迹... 书画广角 2017-07-26 13:11 0 2506
陆机:此生并不“平复” 如今,草书已是一种基本“死去”的字体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书法人还在关注它。不过,在汉、晋等朝,草书却是非常通行的常用字体。那时,文人们给朋友写信,都喜欢用草书。汉末草书大家张芝给朋友写信,偶尔没用草书,还要在信末... 书画广角 2017-07-26 13:02 0 2522
贝聿铭:此画传真又传神 1995年初夏的一天,北京炎黄艺术馆来了一行人。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的屠建基先生,陪同贝聿铭先生前来参观。作为炎黄艺术馆的秘书长,我到大门口迎接贵宾。 贝聿铭先生并没有立即迈上台阶进艺术馆大厅,而是让我... 书画广角 2017-07-26 12:58 0 1366
胸中丘壑任挥洒 徐三庚《隶书六言联》纸本 纵131.4厘米 横35.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下联款暑“己卯新秋袖海弟徐三庚将之里书之”。“己卯”乃同治五年(1879)。我们这里欣赏到的这件隶书六言联(见右... 书画广角 2017-07-26 12:49 0 1936
《张迁碑》结构(三) 此章节主要介绍结构布势,了解其结构规律和变化,掌握好单个字各部位间的搭配、呼应及其内在联系。这有助于我们对《张迁碑》字形结构特点的深入理解,下面介绍几种结构特征: 1.疏:笔画较少的字,空间布局稀疏,... 书画广角 2017-07-26 12:21 0 3115
自然之美溢笔端 “深得传统,刻意创新,纳百卉创作中;重神似,讲气质,满纸洋溢盎然生气,得自然之流美。”这是程十发先生生前对山东画家马世治国画作品的中肯评价。马世治1936年生于山东莒县,幼承家学,酷爱书画,毕业于临沂师范学院美... 书画广角 2017-07-26 11:56 0 1610
有节有香有骨 清雍正、乾隆年间,扬州是江南地区盐、布、麻、茶等产品的主要供应地。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艺术的飞速发展。一时间,全国各地有成就的文人画家纷聚扬州。罗聘从十六七岁起就“读奇书五千卷,通画学十三科”,以不凡的才... 书画广角 2017-07-26 11:47 0 2874
笔精墨妙气酣神耸 戴熙(1801—1860)字醇士(一作莼溪),号榆庵、松屏,别号鹿床居士、井东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后引疾归里。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太平军克... 书画广角 2017-07-26 11:35 0 1821
明清篇(之三十)(74) 吴昌硕安东一月官身弃,海上千秋笔墨闻。莫叹功深风韵老,平生石鼓赖辛勤。【阐说】 吴昌硕是大器晚成的巨匠,书、画、印三绝的大家! 吴昌硕的艺术道路,如同邓完白,也是从治印入手,进而学书。他尤其... 书画广角 2017-07-26 11:25 0 1852
摹古为贵 变化合道 陈曦的名字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不仅是在他的周围,而且更多的是在专业圈内。近几年来,他的书、印作品频频入选国家级大展并多次获奖,使他终于跨进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行列。从一名青年工人成长为新一代的书法篆刻家...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57 0 2244
放纵的外表 缜密的内涵 “扬州八怪”在中国绘画史上鼎鼎大名,但八人的名字有些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这是被普遍接受的说法。八人中,郑燮、李方膺、李鱓三人曾任过...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47 0 4345
宋元法乳传心印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李有来出生于安徽和县,早年受林散之、黄叶村等名家的影响,后从军游艺京华,又得到刘炳森、张荣庆、程大利等人的提携指点,渐入艺术之堂奥。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有来是幸运的。但幸运的背后是他的...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42 0 1537
神仙骨 古梅身 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一个夏日,郑燮来到通州。李方膺的仆人郝香山拿着李方膺的画梅长卷,请他题词。郑燮和李方膺同为“扬州八怪”,且是至交。郑燮十分佩服李方膺的画艺,尤为李方膺的墨梅画所倾倒,称“其画梅,为天下...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34 0 2286
明清篇(之二十九)(73) 翁同龢笔蹈平原继大风,刘钱何赵竞争雄。人书俱老风神阔,两代帝师常熟翁。【阐说】 杨守敬《学说迩言》有云:“松禅(翁同龢号)学颜平原,老苍之至,无一稚笔,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松禅书法,从南园上...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27 0 1589
审美的游离 南京博物院所藏郑燮行书《笔谈一则》(见上图)作于乾隆二十年(1763),纵49厘米,横75厘米,内容为:“苏学士用宣城诸葛齐锋笔作字,疏疏密密,无不如意。后至惠州儋耳,囊中笔罄,乃用三钱鸡毛笔,心手俱不相应,亦...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24 0 2538
沈尹默的帖学书法审美(完) 五、沈尹默书法理论和批评的高度 沈尹默在笔法、笔势、笔意等书学理论上同样有精深的造诣,写出了不少书论著作,撰写了一系列的书法论稿。他从微观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及其技法进行探索,建立了独特的书法体系,不断推...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20 0 3099
雕梁画栋 美在其中 中国古建筑彩绘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一种装饰艺术,它与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古建筑历史的延续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和玺彩绘、旋子彩绘、苏式彩绘等为代表的古建筑彩绘纹样图案,创造出格调古朴典雅的古建彩绘风...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16 0 3521
谱写海之歌 艺术家对某类题材的热爱,或许是有意识的主观选择,更多情况下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生活机缘等因素造成的。不管怎样,艺术家总是最先因为这类题材而感动,之后才把真实的精神体验转化成艺术的画面,继而与读者产生共鸣。黄树德...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12 0 2018
灵性与汗水的使然 钢笔画属西画类,派生于素描,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且十分有趣的绘画形式。与其他画种相比,钢笔画历史相对较短,它是同水彩画一道由欧洲进入中国的舶来品。由于它使用的工具简单并且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得到了美术家、设计家、...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07 0 2457
艺术上的一笔亮色 朋友告诉我学春画了一批新画,值得看看。就职业素质来讲,我阅画无数,对此我的期望值并不高。对于学春,我知道他是大老板,还有许多头衔,其他不太了解,只是认识,我想他不过“玩票”而已。 学春画的这数十幅画,... 书画广角 2017-07-26 10:04 0 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