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画中,见 胆、见气,且皆突 出。但愿他继续借胆 以生其气,继续努 力,再多读书,多学 理论,多研究传统, 以充实自己,则其画 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所谓“突破”,是进 古人之门,再破古人 之门,突而出之,则 独立一家也。 ——陈传席(中 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 员会副主任,中国人 民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 存刚学画有年, 且起点颇高,早年从 师于津门孙其峰先 生,其花鸟的格局和 对中国画精微的识见,早在他青春的时段,就已经渐露端倪,之后,他又转益 多师,请益于刚从国外归来的吴悦石先生。吴先生对传统文 人画的真知灼见以及纯正的笔墨实践,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 术祈尚,从而也确定了他坚定、一以贯之的绘画理想。尤其 是在他任职荣宝斋之后,浏览与鉴别间,那些经他过眼的历 代书画精品及其精神风貌,也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内心与记 忆中。

范存刚 不负蕉叶一片凉 纸本设色 136cm×34cm 2022年    范存刚 菊花 纸本设色 136cm×34cm 2022年

因此,存刚近年的绘画的确在笔墨与格局上,皆有惊 人的变化。当然,这并不完全来自他的技法和经营,好像是 天生气质的出落,又似乎是出于上一个年轮的沉淀,至简中 而多味、朴茂里却风情…… 存刚的绘画,正是一直沿着经典与纯粹的步调,不慌不 忙、从容淡定地展开着,一如他气质中的清相。文人画的传 统 ,事实上不是一种风格的递进,因为风格是个性的产物。 这传统,是一种观察和品味生活的方法和态度。如陈淳、徐 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乃至王铸九、吴悦石先生,他们个性有别,因此风格迥异,但对于笔墨精神的解领却是一致 的。 

所谓笔墨精神,是指笔情墨趣间所呈现出的人生况味。 瞬间生发的、带有先验意味的直觉书写,“笔软则奇怪生 焉”的外化形式,使得笔墨中充盈着生命的气息。而这种气 息又是源自生活智慧与人生中的诗意,于是笔墨间写就氤氲 的便不仅仅是线与斑驳的表象。

这其间,还有生活的态度与 精神的品质。在此,笔墨显然成为一种情怀的寄托。笔墨的 修炼生发而成为人格与气质,人格与气质的陶冶与养成又转 而流出于笔墨间。这正是文人画传统,尤其是大写意绘画所 展示出的文化特征。 存刚的花鸟绘画也正是在对前贤的承继中,如煲汤的嫩 火,渐渐地散发出含和的味道与沁人心脾的幽香。 在继承的路程上,存刚几乎是完美地上路。他从未因为 视觉的强调而盲目地造型与描绘眼前的事物。恰恰相反,他始终以概括的语汇、简约的笔墨状括心灵的体验。

范存刚 荷花图 纸本设色 68cm×134cm 2021年

因此,他 笔下的家禽、蔬果、花卉与生活道具,无不删繁就简,极尽 写意之能事,充满灵性地跃然在纸上。如果说西画传统中的 速写可以称作是对事物的概括的话,那么,存刚的写意画, 可谓是对生活细节与场景的升华。一抹胭脂、两笔花青,西 瓜于夏暑中的凉趣便扑面而来。其所作的《冬瓜小鸟》《紫 袍山人》《依样》《老玉米》等小品,都给人留下了难以 磨灭的印象。他们像一首首哲理小诗,又如同置之座右的箴 言,带给你视觉快慰的同时,又在你心灵深处经久不息。 存刚用笔简捷,用色明快,其作品中绝无拖沓与烦琐的 俗病。而且写处率真,意间空灵,在对大写意花鸟传统承继 的同时,渐至呈现出自家的面貌与风格。这是存刚能够特立 于当代花鸟画坛而引起广泛关注的过人之处。 ——王登科(历史学博士、文化学者、中国书协楷书专 业委员会委员范君存刚花鸟画属于大写意一路。

“大写意”一说, 为近今称谓,溯源上自吴道子、梁楷、牧溪,近世则称吴 昌硕、齐白石为翘楚。范君堪称是出色的后继。“大写意” 顾名思义,“大”是首义。大“非指尺幅之大,而是醉眼向 天,解衣磅礴,直抒胸中块垒,虽盈尺之画,具百寻气象。 老杜有句“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似可况之。 “大”要具雄闳气格,气格注定大小,雄闳自生大气, 除却范君的天生笔性,其背后是弃小巧、拒雕凿、汰烦琐、 求洗练的由心智到笔墨的长期艰辛历练。技进乎道,道助乎 技,道技相长,方能意气勃发,天风海涛,涉笔即至善处。 真正的雄闳,堂正、朴茂、敞亮,是胆与魂的黄钟大吕般的 交响。舍此则“大”必失当,“大”必空乏,“大”必坠于 妄荒,则不足以“大”称之。

范君的画好在得 “写”字诀。六法贯 通八法,画艺与书艺 相辅,如此始有信笔 得趣的独特书写性。 通笔法,善使转,则 无论粗细、方圆、渴 润、浓淡、畅涩、虚 实,皆能篆隶行草交 替生发,得耐人咀 嚼的滋味。故而, “写”在大写意画风 中始终具有“脊梁” 的意义。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