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抱一的留日经历及学艺之路
据川端画学校《记名簿》记载,陈抱一于1913年 东渡日本,最初进入白马会的葵桥洋画研究所研习西 方绘画技法。1916年重返日本继续深造,进入由藤岛 武二主持的川端洋画研究所,随后考入东京美术学校 系统学习西洋画艺术。在日本留学期间,陈抱一积极 参与艺术交流活动,与其他研究西画的中国留学生共 同组织了中华美术协会。
1921年,陈抱一顺利毕业于 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并在归国后为中国现代美术 的发展贡献了新的活力和视野。 陈抱一就读的川端画学校和东京美术学校的油画 专业,由日本著名的西洋画家主持,其教育的核心是 将“写实基础”融入印象派的革命因素。[1]川端画学校作为日本私立美术教育的先锋机构,以严谨的绘画 技法训练而闻名。
学校强调基础素描与油画写实,并 以法国印象派为核心理念,注重光影与色彩的表现, 并鼓励学生在扎实的基础上探索更加自由和生动的艺 术表现形式。东京美术学校则是当时日本唯一的国立 美术学府,其西洋画科课程更加系统、严谨,强调以 欧洲经典写实技法为基础,同时引入现代艺术的先锋 思想。 陈抱一、王道源与卫天霖等人几乎同期赴日本研 修艺术,并有幸师承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的著名导 师藤岛武二。在藤岛武二的艺术观念与教学指导下, 陈抱一深入钻研西洋绘画的写生技法与造型基础,系 统掌握了透视、解剖、光影等西方绘画的核心原理。
与此同时,他将创作理念扎根于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 文化,融和东方“师法自然”的哲学精神,并巧妙结 合西方后印象派的表现形式与色彩探索,最终形成了 极具独创性的“东方印象派”油画风格。这种艺术风 格既不同于纯粹的西方后印象派,也迥异于传统的东 方山水画,而是在中西艺术交汇中探索出了一条全新 的道路,标志着陈抱一在西方艺术熏陶下的自我革新 与文化再造。
近代日本美术家在学习西方美术的同时,也在思 考如何表达自身世界并实现艺术创新。[2]在日本间接 学习西方美术的陈抱一同样也在思考这一问题,即西 方艺术语言的民族化、本土化转化问题。这种对文化 认同与艺术表达的双重探索,使陈抱一在学习和创作 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自觉和文化传承使命。他意识 到,西方艺术技法的学习虽然提供了新的创作视角和 表现手段,但艺术的核心仍在于表达内在的文化精神 和民族特色。
这种意识和态度,印证了吉田千鹤子在 《东京美术学校的外国学生》中关于留日中国艺术家 的记载,“被接收的留学生学习非常勤奋,这可以从 西洋画科(油画科)学生毕业创作的自画像、图案科 学生的一部分平时作品和其他科学生毕业创作的照片 看出。
他们毕业创作的照片,充分展现出意欲表达的 本国传统、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中国留学生画了 身穿中国服装的人物和中国的风景。他们虽然受了长 达5年的西欧画法和世界观的熏陶,但是在毕业创作这 一显示留学成就的关键时刻,仍想把自己的全部人格表达出来”[3]
由此可见,陈抱一的学艺经历在彼时的中国留日 艺术家群体中具有共通性。他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强 调系统性的技法训练,使其在艺术创作中既重视技法 传承,又不断探索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更倡导 通过艺术创新推动中国美术向现代化发展。这段留学 经历加深了他对西方美术的理解,赋予其开创中国现 代美术教育新局面的使命感,为归国之后的艺术风格 与教育理念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三、在赓续传统中走向现代的中国美术教育
陈抱一的留日经历凝聚了当时中国美术学子的艺 术热忱与探索精神,见证了中日艺术交流的深厚渊源 与中国现代油画教育的起步和演变。正是通过东京美 术学校的培养与传授,以陈抱一为代表的多位中国艺 术家,在归国后大力推动现代油画的发展,奠定了中 国现代油画教育的基础,并促进了中国艺术与世界艺 术接轨的历史进程。
陈抱一对中国洋画运动的首次影响是在1914年 回国后,他应刘海粟之邀担任上海图画美术院西画教 员。在教学中,他积极介绍日本的西画练习方法,并 倡导采用石膏模型以加强基本训练。1915年春,他与 上海图画美术院的西洋画教师乌始光、汪亚尘、俞寄 凡等人共同发起创立“东方画会”,旨在借鉴国际美 术理念与实践经验,通过画会这一组织形式深化对西 洋绘画的系统研究,并推动西画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1916年陈抱一赴日继续学业,其间接待了到东京参展 的刘海粟、陈国良、汪亚尘一行人,还陪同众人参观 了多所美术院校,并对上海美专的学制提出改进意见。正如刘海粟在怀念陈抱一的文章中指出,“上海美专建立履行写生制 度,和抱一的建议是分不开的”[4]。 1922年归国后,陈抱一相继在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神州女学美术科及 上海大学美术科任教,致力于系统化的西洋绘画教学,强调以人体写生为 基础的造型训练,深化了现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 代,陈抱一相继参与创立了多个艺术机构和团体,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 的专业化发展。1925年,陈抱一与陈望道、丁衍镛等共同创办中华艺 术大学,并担任主任委员。1930年秋,他被任命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西画科主任,期间他进一步完善了西画课程体系。
1936年6月,他与汪 亚尘、潘玉良、朱屺瞻及徐悲鸿等艺术家创立“默社”,并组织策划 “默社第一回绘画展”,展现了其在艺术团体建设和艺术实践推广方 面的卓越贡献。这一艺术团体旨在突破传统艺术观念的束缚,探索具 有现代特质的绘画风格。此外,陈抱一还积极倡导写生制度,鼓励学 生深入自然与现实,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思想在上海美专 及其他艺术院校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在中华艺术大学等高等学府推 行人体写生等课程,将西方写实主义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构建了富 有创新精神的艺术教育体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ongGuoMeiShuJiaoYuLingYuDeLiuRiLangChao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