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的《木叶丹黄》(见右图)为纸本水墨,纵99.7厘米,横6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是龚贤山水画艺术特色的代表,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佳构。
龚贤(1618—1689),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江苏昆山人。龚贤工山水,宗法董源、吴镇。其早期的山水画多用减笔绘成,山峦用线条表现,简洁明快,被称为“白龚山水”。这种画法明显是受董其昌的影响。画史上,多数画家的画风是由繁入简,而龚贤却由简入繁。龚贤晚期常用积墨强化丘壑的厚重感,其时的作品被称为“黑龚山水”。或许正因为他晚期这种浑厚的画风,所以才使得他在柔弱清雅的清初山水画坛能独树一帜,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无疑是清代画坛上一匹勇猛的黑马。
我们现欣赏的《木叶丹黄》作于1685年,是龚贤晚期的精心之作。此作既不属于“白龚”画法的作品,也不属于“黑龚”画法的作品,而是两种画风融为一体的佳作。学术界认为,“白龚”这一画法是龚贤早年山水画的基本路子路子,但他四十多岁后,画风突然大变,笔法由简洁转为繁复。他用笔墨反复皴擦、层层积染,使画中的江山尽得浑厚华滋之气、深邃迷蒙之妙。在他晚期的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物象设墨浓重,有沉厚、板结之疾。这可能与其家中八口人死于清兵刀下和早年丧妻的悲惨经历有关。他通过涩笔、积墨表现物象,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痛和感叹悲惨的身世,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龚贤特别强调山水画要有“气韵”、“丘壑”、“笔墨”。我们欣赏的《木叶丹黄》就具有这三个要素。作品描绘的是萧瑟的秋林景象,透露出一种荒寂之气。画家通过对前景疏林的着力刻画,特别是对树杈枝丫的细致刻画,包括用浅绛赭石色点染树木和用丹黄色表现树叶,写尽了秋天那能激发自己诗兴情怀的自然景致,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龚贤所指的“丘壑”既有与前人作品的章法、布局相近的一面,又有不同于它们的一面,即自己拓展新的空间。在他之前的山水画家处理山峦溪流、丛林瀑布等许多景物重叠在一起时,构图多用虚实对比的方法。而他在《木叶丹黄》中,则把近景的坡石、中景的岸汀及远景的山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的上下左右,形成“之”字形构图,而且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而又不孤立。他没画林木之前,画中横斜的山势容易给人一种板滞感;而添加上挺直的树木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并且树木还把近景、中景、远景巧妙地连在一起。画面的留白与巨大山体之间用小碎石过渡,颇像素描中的黑白过渡。
不同的山水画家对山石外形的塑造是不同的。如“明四家”与“元四家”画的山石形态多为尖角、长方形,以突出一种挺拔感;而龚贤画的山石形态多为钝角、圆块或几何形,造型厚重,略显笨拙。恰恰是这种审美特点,构成了龚贤山水画的独特面貌。其实,在清代山水画坛,有一位画家与龚贤一样,都追求一种冷峻、拙涩的画境,他就是渐江。他们所画的山石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只是,龚贤画的山石浑圆、厚实,而渐江画的山石方硬、冷峭,这缘自画家不同的艺术个性。
《木叶丹黄》的左上角有题款,似乎是画家为使其与下方的疏林形成上下呼应之势而有意为之的。画的每一细微处也都笔精墨妙,正如龚贤所说的“画之妙处在笔圆气厚”,故“圆活可救板,浅淡可救刻,疏散可救结”。结合他的笔墨论欣赏这幅《木叶丹黄》,我们可以领悟到其笔墨的奥妙和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