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1585—约1666),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武林(即钱塘)文化积淀丰厚,是蓝瑛画风形成的策源地。蓝瑛绘画的启蒙老师都是武林城里以画谋生的画工艺匠。他学画从宋代院体画入手,后主要临写黄公望的传世画迹。另外,他也从距武林仅百余里的吴门画派和松江画派汲取营养。

  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称:“画之有浙派,始自戴进,至蓝为极。”此言一出,史家翕然风从。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家著述的中国美术史、绘画史和画论著作中都将蓝瑛归入“浙派”,称他为“浙派殿军”。然而,蓝瑛的山水画与浙派戴进、吴伟的画截然不同:蓝瑛的山水画并不是以南宋院体画为师法对象,而是由元人黄公望而渐入门径、登堂入室,然后上溯唐、宋。中年时的蓝瑛已对宋、元各家笔墨技巧了如指掌,并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图绘宝鉴续纂》载,蓝瑛“画以黄子久入门而惺悟焉。自晋唐两宋,无不精妙

妙;临仿元人诸家,悉可乱真。中年自立门庭,分别宋元家数”。在明末清初,受蓝瑛影响的画家很多,除他的儿孙之外,还有不少从学的弟子,其中最有名的弟子是明末画家陈洪绶和禹之鼎。蓝瑛是浙江武林人,按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所论,“蓝瑛似为武林派”。

  蓝瑛绘画涉猎很广,有山水、花鸟、人物等。他的山水画风格很多,其中有两种画法特别突出。一是“没骨重色法”,即画中的树、石、山、云均用浓重而极艳的色彩直接抹出,而不用勾(如《丹峰红树图》),也有完全的没骨画法(如他晚年创作的《白云红树图》)。蓝瑛一直称此法出自张僧繇,其实完全是他的独创。二是近于浅绛法的水墨画法,设色清淡,用笔细秀而淡雅、柔和而潇洒,如《云壑高秋图》(见右图)、《秋山红叶图》、《云壑藏鱼图》等。

  《云壑高秋图》为绢本设色,纵168.8厘米,横84.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此画采用高远法构图,高峰群聚,几乎呈垂直状,峰下云雾缭绕,近处有几株杂树,树后溪流潺潺。山脚下,远景孤亭,令人联想起倪瓒山水画中常常出现的秀木幽亭。显然,蓝瑛把倪瓒山水画中幽亭图像的象征性含义巧妙地融入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早年的长途旅行生涯,并未使晚年生活在江南的蓝瑛局限于对江南缓坡小丘的表现,北方的高山阔水也时常出现在他的画面中。如《云壑高秋图》表现的完全是一派北国风光。蓝瑛此画深受荆浩、李成、范宽全景式大山大水构图的影响,取其壮阔雄强之态,但又融入了南方画家清简秀润的笔法。坡石先用干笔、中锋勾线,再以干笔、侧锋皴擦,以浓墨点苔,复以淡赭石或淡花青轻轻一抹,极为随意自然。画中的坡石行笔多方折、短促、迅捷,雄健、刚劲而不尖峭;林木用笔得古厚、苍劲之趣。在这里,黄公望、董其昌等人的笔法不是具体地渗透在笔痕里,而是演化为与先贤画作相近的意境———宁静淡泊。画左上方有作者自题:“法关仝《云壑高秋》,画于米山堂,为图南老先生寿。蜨叟蓝瑛。”下钤二印。此图融会了历代诸家笔法,画风宏伟秀逸、明快苍润,“深融柔逸之气”(清代秦祖永语),堪称画家艺术成熟期的佳作。

  高超的模仿能力和广博的艺术语言是蓝瑛画风形成的基础。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并超越艺匠之群,蓝瑛一生刻意追求黄公望空灵疏秀的笔意,求取吴镇粗重浓厚的用笔和淋漓华滋的水墨。他还热衷于效法王蒙繁茂细密的线条和倪瓒老枯简淡、荒寒幽寂的意境。但遗憾的是,他的艺术格调始终没有达到淡泊、清远的文人境界。虽然如此,像蓝瑛这样能娴熟地把握各家艺术语言的画家在画史上还是很少有的。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