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收到《张新彦篆刻》这本小册子时,我感到很亲切,因为作者——我的朋友张新彦原来就工作、生活在青海,可以说他是从青海这块高原沃土踏上篆刻艺术之路、扬帆起航的。我反复品味这本小册子中的一方方印作,觉得新彦的篆刻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首先说说他的朱文印。“笔墨当随时代”(图一)率意大气,颇有齐白石遗风。其字体并非是常见的难以辨认的篆书,而是一目了然的楷书,较好地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主旨。印面为正方形,每个字的点画形态看似随意而为,其实是经过精心构思。如“时代”二字共用一点,“笔”字独占一行,都是他“谋划”的结果。其最后一点与边框粘连,起到了稳定全局的作用。

印边款更是独具匠心。字为阳刻,一点一画刚劲崎岖、格调高古,而且俊美有趣,意态跳宕,仿佛魏碑拓片。加之界格装饰,更提升了艺术品位。我想,他将此印安排在册子的开篇,一是说明了此印的代表性,二是表明他的艺术追求。

“知足长乐”(图二)虽然也是朱文印,但字体、形态、章法布白与上一印截然不同。该印呈长方形,字体为篆,字形活泼,线条生动,一行安排,气势贯通。尤其那“乐”字,天真可爱,充满情趣。面对此印,不禁使人联想到随遇而安、怡然自得的惬意,内心便平静了许多。

其次,关于他的白文印。“心痕”一印(图三)粗犷豪迈,厚重朴拙,颇有视觉冲击力。印面上那长短不一、粗细有变的划痕,不但增强了画面的美感,而且让人遐思。品赏此印,就好像在倾听一位饱经沧桑、历经风雨的人诉说他那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有人说:“善书者不择笔。”当看了新彦的白文印“一刻千金”(图四)后,我觉得他是“善刻者不择石”。正方形印面上那“一刻千金”四字,布白上疏下密,对比强烈,较好地体现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意境,而且每个字的点画厚重雄健,变化自然,耐人寻味。而且,他巧妙地利用了印材的裂纹与斑驳。他在边款中刻道:“此石甚劣,今能刻成是印,实乃万幸。”看得出,他对此印是很满意的。

其实,小册子中的每一方印都值得仔细品味。这里只举四例,略谈一下自己的个人感受。

张新彦多年不断地刻苦钻研、创新求变,终于得到专家的肯定,并先后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三、第五届篆刻艺术展,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中国文联举办的21世纪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以及西泠印社举办的第五届篆刻艺术评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他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河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天津印社社员、青海土楼印社社员。 

 张新彦之所以在篆刻艺术上取得可喜成绩,除了他的个人努力外,更离不开名家的指点和帮助。新彦曾感慨地对我说起他的一位老师郑涛:“英年早逝的郑涛老师,对我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他不仅教我从艺,还教我做人。我开始学篆刻时,印谱、印泥都是他提供。后来他得知我下岗、生活困难,又几次寄钱给我补贴家用。他的离去使我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师长。”新彦的话让我想到了“饮水思源”。我认为,人应该这样,不论在艺术上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栽培过自己的老师。同时,他对韩天衡、王云、傅嘉仪等篆刻名家都心存感激。一提起他们,新彦总有说不完的感念。

一次偶然让新彦接触到篆刻,又是这个偶然改变了新彦的人生,使我们得以欣赏到一方方匠心独运的印作,篆刻艺术道路上又多了一个虔诚的朝觐者。新彦在给我的信中说,正因为他对篆刻有浓厚兴趣,才坚持到今天。我坚信,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在兴趣之外,我还感到了他内心的责任与更高的追求。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