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成立20周年,我们策划了“陕西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展”等系列活动。西安市书协名誉主席刘浩然为此特从深圳回到西安。见到我,他高兴地说:“西安是滋养我书法艺术走向成功的一片热土。我这次回来,是向家乡人民汇报的。”虽然浩然先生这些年远离西安,但我对他的书法及其艺术思想并不陌生。

在“临”和“读”中寻找真谛

早在1983年,刘浩然便在西安举办个人书法展。1984年,他被选调西安市文联,从事专职书法工作。1985年,他考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是我国第一批书法专业大学生。1987年毕业后,他调任西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创作及理论研究。1990年,他当选为西安市书协主席。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浩然自幼受父辈熏染,十多岁开始学习书法。魏碑中的《张猛龙碑》、《爨宝子碑》、《石门铭》,颜真卿《勤礼碑》、《争坐位》,欧阳询《九成宫》,汉隶中的《张迁碑》和“三颂”(《石门颂》《西狭颂》、《阁颂》)以及“二王”的行草书等,都是他的临习日课。他认为,临书贵在取神写意,唯以神会者,方可得其中奥妙。师古在于师古人创造之心,当静观其变,了然于胸。若目唯所见,心无所悟,不解其意,不晓其理,则徒费年月耳。书法临习首先要学会“读帖”。“读帖”就是与古人“谈心”。真正意义的“读帖”是心临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帖可以不“写”,但绝不可不“读”。这些理念,我们从他先后编著出版的《浩然小楷范帖》、《颜真卿行书探寻》等12种图书中,均可以感受得到。

在“破”和“立”中实现飞跃

“知其法,不循其规;求其神,不模其形;取其美,不袭其饰;探其源,不蹈其辙;通其意,不悖其宗。”这不仅是浩然先生的学书心得,更是他追求的境界。他时常扪心自问:一个书家,到底应该表现什么?什么才是艺术家最大的快乐?

1985年的一天,他似带玩耍地倒着画了几个字,翻过来一看,别有一番感受。之后,他依此方法试写了几幅,突然觉得身心得到了空前的解脱,获得从未有的创作快感。于是他冲动了,发疯似地反复实践,走上了一条常人未曾走过的创作之路。

在书法刚刚复苏的上世纪80年代,这种产生在“正书”基础上和“逆反心理”背景下的“创意”,已彰显出浩然先生的创新勇气。文艺评论家令狐彪曾评论说,浩然先生“逆书”的发现与文人水墨画的产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是他长期思变意识的升华与结晶,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著名作家贾平凹欣赏了“浩然逆书”后评价说,他的逆书是他对习惯思维的反叛,目的在于更自由、更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心性。

谈到对于“逆书”的认识,浩然先生感慨地说:“古人常讲:‘十分学七要抛三。’书法亦然。不破则不能立,更谈不上创新。”

在“教”和“育”中传播思想

浩然先生在他的《心斋感言》中写道:“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自我历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学做人的过程。进入书法艺术这个奇异的世界,会使你终生受益。”他到深圳之后,便大力开办书法专题讲座,多次应邀为深圳大学、深圳教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深圳分院、深圳书画艺术学院等院校讲学,接受辅导的人数逾万。《享受书法品味人生》、《在书法中寻找美》、《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书法临习、创作与欣赏》等书论和教材,都是他这一时期书学理论思想的总结。

浩然先生还用三年时间刚刚完成了《浩然行草大典》的编写工作。该书收录了五千多个汉字,每一个字都有三至五种写法。他说,这是他献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礼物。我们期待这部著作早日面世。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