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丞(1904年—1996年)原名德坚,别名之淳,晚号听蛙翁, 1904年10月出生于浙江嘉兴。先生早年就职于上海中华书局,受名人 雅士所染,身上自有一股文人的清逸之气,后又主持图画部事宜, 眼界大开,艺术积淀深厚。然这种特有的气息是性情所致、学养的 积累、岁月的积淀,更是艺术家自身一生的孜孜追求和磊落风骨的显 现。这种不拘师法、自出新意的艺术风范,正是艺术家本身的天性所 致。艺术的真谛就是要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风格即人”。先 生书画成就和造诣很高,书法更是老笔纵横,天真烂漫,恣肆率真, 气格流逸。这种特有的文气和情怀,耐人寻味,令人称羡。下面举几 例先生的书法作品,以此探究和评析其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勤奋耕耘,自我锤炼,彰显精雅、清逸、充实的楷书笔墨形态 

书法创作技法高度,有两层意思:一指技术的过硬,二指有 艺术创新或者叫转化之后的演绎能力。好的书法作品更讲究学习有来 路,承传有序,“取法乎上”。沈子丞的楷书写得非常有特点,兼有 魏碑以及隶书的某些用笔特征,做到了精到、凝练、空灵、静谧、充 实,独具大家风采。谈及沈老楷书所学的成就,首先要承认他治学严 谨的风范和朴实无华的精神追求,以及所呈现的艺术情趣。他楷书的 第一个特征是精到、精炼、朴厚、庄重。说到严谨,这是和艺术家刻 苦、坚韧不拔的品质分不开的。沈老的楷书来源于三国钟繇的用笔, 笔笔精到,结体搭配贴切自然,且骨力洞达,朴实醇厚,笔到可谓心 到,达到了心手双畅之艺术境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沈老对传统的用 功之勤奋、体察之细微、感受之深切、表现之到位。另外,沈老从不 囿于法度,善于吸收和借鉴,法外求法。

沈子丞 楷书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67cm×17cm 20世纪60年代

通过对北魏《张黑女墓志》 等结体的兼收并取、很好地吸纳与融合,形成了可观的、精炼的、 耐人寻味的楷书面貌。从其楷书代表作四条屏之一《毛泽东词<忆秦 娥·娄山关>》可以品尝到他的楷书用笔之特有的味道,用笔在钟繇 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改观,结体宽而扁、肥瘦适宜、自然适 度。沈老楷书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空灵、静谧、空明、超脱。空明的觉 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我们观赏沈 老的楷书,可以由外而内地体会到艺术家独有的精神操守和艺术所追 求的旨趣,即风骨所在和精神气韵的泛化。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心 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宗白 华先生又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 缘。”艺术上要做到心无旁骛、心无挂碍,决然于尘世,确实要有很 高的境界。

沈子丞 行楷 陈维崧《酷相思·冬日行彰德卫辉诸处马上作》 81cm×51cm 1981年

沈老命运多舛,然命运中的挫折和苦难的经历确是产生伟 大作品的沃土。砥砺和磨难共存,坚守和期望同在。不凡的人生经历 造就了一颗为艺术、抗命运、求真谛的不屈的心灵。可是沈老的这颗 心灵显然又多了一些纯净、散淡、清雅、空灵、自在,显然是因入了 境,作品里就吐露出了人性的光辉。沈老楷书的第三个特征是充实、 静穆、雄浑、自如。从沈老的行楷作品《陈维崧<酷相思·冬日行彰德卫辉诸处马上作>》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用笔坚实有力、朴厚 凝练、简约恬静,做到了“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反虚入 浑,积健为雄”,万毫发力却呈现出生命的恬淡与充盈、清雅 与超脱,彰显了沈老的从容不迫。

沈子丞 行草 柳宗元《江雪》 67cm×35cm 1983年 释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