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晓君的相识纯属偶然。

 2008年秋,我应山东临沂书协和王羲之故居之邀,去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犹记得开幕那天,可谓人山人海。开幕式之后,有位青年被引荐到我的面前。当她自报家门,称自己是我的小老乡时,说实话,我并不太在意。然而,待稍坐定当,粗粗读得她所携来的一件书法条幅时,我顿时认真起来。

 她就是虽然年纪轻轻,却让我不能小觑的日照籍女书法家李晓君。

李晓君书法

 据李晓君说,她自幼就喜欢写字,最初受蒙于父亲,继而拜师学基本功,之后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拜师深造。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条看似寻常人皆可以走向理想之境的通衢,但事实上却是有的人走通了,有的人偏走不通。究其原由,除了属于技法上和自身性格的一部分有限因素外,其关键还是由实践者对于传统书法精髓的本质性认识,并由此而生成的审美思想的准确与否所导致。

李晓君书法

 从李晓君的作品看,她的创作大致具备了既不悖传统格辙,又富时代气息的书写特征。客观地说,能做到这一点已属难能。她的创作最能让人称道之处,正在于由堪称熟稔的合理合度的用笔、结体之妙而汇成的通篇气息。这是一种难能描摹、唯能感悟的别样境界。古来书作一向以雅、俗做泾渭两类分。由此可见,至雅至高之境,岂轻易能得!

 有道是,作书如坐禅。为艺者大多盼望个人艺术风格尽早形成,然而风格之谓,则断然是水到渠成的修炼,而不是靠刻意追求所能获得。在创作上,就算是功力相当不错的,也还是需要识见、学养以及年龄和阅历等这些必不可少的合成之项。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许,最终能起作用的,往往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在羲之故居洗砚池前,跟李晓君曾再三说过的关于“面对古人”的话题。古代文化是一面镜子,她的存在意义当然不只是创作上的。悠悠五千年的古国文明所留给后代的,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所在。生逢其时、颇具天分且勤奋异常的李晓君应该说是幸运的,她有着千百条走向成功的理由。更何况,她还有林岫这位具有多方面学问、修养的师长前辈。因此之故,在实践和体悟书法之道的同时,李晓君还跟随林老师学习古代诗词,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不辜负“炎黄子孙”这个神圣的名称,让我们面对古人、面对未来,互勉互励吧。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