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巨然 层岩丛树图轴 绢本墨笔 144.1x5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层岩丛树图》钤有明太祖时的点验印章“司印”半印,故学者都能接受该幅最迟不晚于元代。幅上尚有一印“宣和殿宝”,但此印与徽宗〈牡丹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之“宣和殿宝”印,风格不同,显然不是同一方印,但此印篆文古雅,甚值得参考。又因该幅与吴镇作品相较,并无元画之时代特征,故此“宣和殿宝”宜有其可信度。

       在《层岩丛树图》中,一场大雨过后,山峦间还漫延着些许的水气,只见曲折的小径,幽寂地穿梭于树林之间,路上没有任何活动的迹象,连立于一侧的树木也不见特殊姿态。左侧,高山堆叠的秩序井然,其表面肌理,在细长线条的描绘下,显得十分平缓与温和。在画家细致的描绘下,由这些层岩与丛树所建构起的世界,彷佛停止了运转,连空气中的分子也凝结于静谧之中。山顶,一粒粒的小卵石堆置其上,山体则布满了和缓迤长的线条,像是大雨打在山顶上,雨水顺着山坡所刷洗成的自然景观。这样描写山石的方式,后来在艺术史上有了特定的术语,分别称为“矾头”与“披麻皴”,根据这些特征,也让找到董源、巨然在风格上的承袭关系。[3] 

艺术赏析编辑

       《层岩丛树图》画山径曲折萦回,穿过树林深入重山之中。画树用点叶及针叶法,点、线笔墨间有拙意,树干大都笔直,而且一般高低,连一两株姿态稍特别者也没有。郭若熙(约活动于十一世纪中叶)评巨然云:“林木非其所长”可能即指此。其实该幅之树木所呈现的是纯化之美,宜整丛来欣赏,与一般作品近景常有数株姿美大树,或丛树中有杂木数种,强调变化之美,实相异其趣。

       山峦略成锥体之状,有近、中景二层,属于主题所在,远景仅见缥渺之山头。林麓间、峰峦上有俗称“卵石”或“矾头”之群石。山石以披麻皴绘成,除矾头外,多属长披麻,笔笔沉著而带润泽之意。用墨浓强部分少,而淡处多。山石造型无特意追求雄伟或奇险之体势,画中无烟云之形状,但笔墨浓淡与景物虚实间,饶有烟云之气氛,通幅有平淡之意,而无奇绝精巧之趣。郭若虚称巨然画云:“工画山水,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米芾云:“巨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两家之评约已道出巨然的风貌、神韵。

       董其昌在画幅上方的诗堂跋云:“观此图,始知吴仲圭师承有出蓝之能。元四大家之自本自根,非易易也。”吴镇师承巨然,是为史实,但两者相去近四百年,风貌虽相近,而各有不同之时代特征,如吴镇受元代文人画潮影响,其线条或皴法,书法笔趣之意较浓,而〈层巖丛树〉用笔较有渲淡之处,“写”的意味尚不强。至于画树,吴镇受宋元画影响,其近景常有数棵略有姿态之大树,也与该幅异趣。

著录: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上册,642页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26页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99-100页

巨然,江宁(今南京)人。生卒不详,五代宋初画家。南唐亡,至开封为开元寺僧。善画山水,深得佳趣,知名于时。笔法师董源,早年着力刻划形象,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金画矾头,晚年逐渐趋于淡泊,追慕自然。与董源并称“董巨”,为江南山水画派重要一支。并与五代荆浩、关仝和董源并称五代至宋间四大山水画家。其作品有《夏景山居图》、《夏日山林图》、《秋江晚渡图》、《溪山渔乐图》、《云岩萧寺图》、《秀峰图》、《遥山渔浦图》等,还有《秋山问道图》、《层崖丛树图》、《万壑松风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烟浮远岫图》(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等传世。

此图与巨然其它传世作品相比较,更突出地体现出“烟岚气象”这一特色。高旷润远,秀润而又苍茫, 《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等中亦多见烟岚之气但比较而言,刻画的痕迹过重,且画面总体结构有些迫塞,山石略显散乱,故“烟岚气象”较此图逊色。巨然师法董源,但本于董源的“平淡”而讲求真趣、野逸与爽气,所谓“趣高”。综合运用皴、染、点取得气韵,似乎比董源更加熟练,更能体现南方山水画的特征。在此图中巨然对“点墨”笔法的运用,更是超出前人,主要表现在“点苔、点叶”两方面。在此之前的“点苔”,尚具有画的痕迹,满山遍野的点,只能作为画树或画草的一种笔法。而巨然在此图中的点墨,以几乎接近单纯的绘画语言,存在形式上的审美价值。在淡墨的被麻皴上,有意无意地点缀着大小不等、有疏有密的浓墨苔点,洒脱不拘,富有节奏感。点叶不为树的具体枝叶所累,点按自如,突破了前人的笔法,开创出破笔点墨法。其破笔点墨。用笔有疏密,用墨有深浅,有些墨点出枝叶之外,更觉态势生动。在整个画面上,破笔浓墨,与染晕浅墨形成对比,更显秀润苍茫。此画题跋上有明人董其昌书“僧巨然真迹神品”,下跋“观此图始知吴仲圭师承有出蓝之能,元四大家之自本自根非易易也”。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时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后主李煜欲用韩熙载为相,派画院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情景,绘成此图。会画分五段。分别画出韩熙载与其宾客舞伎们听琴、观舞、休息、调笔等情节。夜宴睥人在静听演奏琵琶,有坐有立,有的侧耳,有的倾身,有的回眸,有的抱膝,都集中在“听”字上。韩熙载眉尖耸起,注视着演奏着,在沉醉中又显露出忧郁之情。全画运笔精熟,色彩绚丽,显示出画家杰出的写实能力和五代人物画的水平。

五代南唐绘画。作者顾闳中。绢本,重设色,纵 28.7 厘米,横 335.5 厘米,藏故宫博物院。全图以五个既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描绘了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夜晚宴请宾客时的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等情景,图中反复出现 10余人,合 46 人次。史载,该图是作者奉后主李煜之命,去刺探韩熙载不仕南唐的缘由而潜入韩宅,暗中观察,目识心记,归后创作的。因此,人物形象准确、生动。对韩熙载的复杂神态刻画尤为传神。作品用笔劲健、流畅,色彩浓丽、典雅,各种器具及服饰花纹等描绘精微工整。

《万豁松风图轴》

   五代画家巨然作,是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桥,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 

 画家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稍有不同,虽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画中屋宇,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的绘画技巧。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