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是元代书坛的一面旗帜。在理论上,他号召复古、尊帖,力倡古法,为使元代书法摆脱宋人“尚意”书风的影响,纳入尊崇晋唐古法的轨道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的篆、隶、真、行、草书,无不以古为法,“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草则法逸少、献之,不杂以近体”(元杨载《翰林学士赵公状》)。他“天资高而学力到”(元虞集《道园学古录》),“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明宋濂《元史》),成为有元一代书坛盟主,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匾其燕处曰“松雪斋”,自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德芳后裔。仕元,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自幼聪明,未及弱冠,出语已惊其里中儒先。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音律。诗赋文辞,清远高古。尤擅书画。画入逸品。书法之妙,名冠一代,影响波及明、清两朝。

  元代的大都和杭州是两大文化中心,又是公私书画转手收藏的集散地。赵孟頫奔波南北,有机会博览历代法书名帖。他本人就收藏有相当可观的书画名迹。在他的周围,不仅有擅长书画、诗文的鲜于枢、邓文原、仇远、高克恭等高雅人士,还有周密、王子庆、郭天锡等有名的鉴赏家、收藏家。赵孟頫时常与他们一起切磋、揣摩、探究书艺。赵孟頫不仅临摹晋唐,而且钻研篆、隶、章草,成为书法史上的全才。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汲取众长和融会贯通,赵孟頫最终形成了以“二王”为风范,又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赵体”。

  赵孟頫《归去来辞》卷(右图为作品局部),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146.2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卷末署“子昂”款,钤“赵氏子昂”朱文印,无年款。《归去来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据明、清著录记载,赵孟頫曾写过陶文五六卷之多。另有一件赵孟頫作于大德元年(1297)的行书《归去来辞》藏于上海博物馆。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行书《归去来辞》卷原为清内府秘藏,《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此卷取意晋唐,运笔间架出自王羲之,有《兰亭序》和《圣教序》的法度。此卷书体以行书为主,兼有一部分草书。其姿态矫健,体现出作者当时行笔的气概。其结体方整挺秀,笔势沉稳流畅;运笔以中锋为主,间用侧锋;笔画转折圆劲迅疾,粗细多变,顾盼生姿。此作通篇布局疏朗,走势连贯,一气呵成,如有瑟瑟秋风生于毫端。

  我们将赵孟頫传世行书作品排列对比可以看出,此卷《归去来辞》与《送秦少章序》和《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的风貌非常接近。尤其是卷中的“也”、“赴”、“童”、“铁”诸字,与《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中的几乎完全一样。《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虽然无书写年款,但铭前有“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赵孟頫”的字样,据杨载《赵文敏公行状》可知,该铭文为大德己亥(1299)至至大己酉(1309)时期所书。《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在结体劲健方面不如《归去来辞》,而且个别字体略为方阔肥厚,因此,《归去来辞》的书写时间可能略晚于《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

  从整体风格上看,此卷《归去来辞》既游离于赵氏中年行书的虚实华美、圆活遒媚,又有别于其晚年行书的姿韵挺拔、雄秀刚健。在赵孟頫有年款的行书中,《归去来辞》的风格似处于至大元年(1308)的《止斋记》,至大二年的《跋定武兰亭帖》、《望江南净土词十二首》,以及作于皇庆二年(1313)的《跋国诠〈善见律〉》之间,也就是说,赵孟頫此件行书《归去来辞》卷应是其55岁至56岁时所书。这正是他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探索、追求的重要阶段。

  赵孟頫在书法上堪为一代宗师。他摒弃唐宋,直追两晋,虽然不无偏颇,却是为元、明书法一开新风。他个人的书法成就以行书为冠。其行书展现的风雅情致,为同时诸公所望尘莫及。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