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周臣《春泉小隐图》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04 13:4979570
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26.5x8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54.7x8.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26.5x8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54.7x8.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局部 ...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1张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2张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26.5x8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3张

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54.7x8.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4张

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26.5x8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5张

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纸本设色 54.7x8.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局部

       《春泉小隐图》左下方款署“东村周臣为春泉裴君写意”,钤“静远斋”印。显然,此图是周臣为一位号“春泉”的裴姓文人所作的别号图。这种以别号为画名的作品在早期吴门画家的创作中十分多见,是他们热衷表现的绘画题材。画面右方,巨石突兀硬峭,古松弯曲苍翠,下荫草堂。草堂敞亮,陈设简单,只有一椅一案而已。一人正伏案假寐,以示“小隐”之意。他正是那位裴姓文人,是画面的主角。堂外垂柳掩映,其下一小童正在打扫庭院,并不时地回头张望堂内假寐之人。门前有一座弯弯的板桥,桥下流水潺潺。板桥对岸,山石重叠。画家用小桥流水的江南春景来喻示“春泉”,可谓匠心独运。画面左边,两棵树的枝叶随风舞动,与右边的松树、柳树相呼应,意趣盎然。远处青山连绵,平湖幽美,正是文人雅士隐居的好地方。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6张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7张

明 周臣 春泉小隐图卷 局部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技法上,周臣继承了南宋“院体”画风貌,而有自己的特色。构图洗练紧凑,笔墨苍劲,人物线描细劲流畅,树石勾皴劲健硬峭。该卷体现了周臣的典型画风。周臣在描绘物象时,善于根据不同形象的质感,施以刚柔、粗细、轻重不同的笔法,状物准确严谨。在这幅《春泉小隐图》中,画家不仅将文人生活作为表现的主题,而且在继承院体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使作品于工整精细的笔法中透出清秀洒脱的韵味。图中,远山以淡墨染成,近景以重墨皴出,既形成了对比,又取得了协调,别有情趣。全图布局简洁、紧凑、疏密有致,用笔精到,墨色富有变化。此图最能体现周臣艺术风格面貌的是山石的皴法。他采用李唐创立的斧劈皴法表现山石,用毛笔横扫,犹如巨斧劈出,劲健峭利,颇有力度。他通过适当的墨色晕染和多变的笔法表现山石的外轮廓,使其刚中带柔。

周臣《春泉小隐图》 周臣 《春泉小隐图》 第8张

文二:

一般而言,书画活动能使人健康长寿。有人曾把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和同时代高僧的平均寿命做了个对比,发现前者的平均寿命为79.6岁,后者则为67岁,由此证明书画活动比参禅更能让人长寿。不过,这也不尽然。历史上夭寿的画家屡见不鲜。对此,董其昌解释道:“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里,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谨细,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此语是说,“以画为乐”的画家多长寿,而“为造物役”的画家往往夭寿。文人画家“以画为乐”,多长寿;而院体画家或职业画家往往“为造物役”,多夭寿。比如,作为院体画家的唐寅仇英,均是寿不过花甲。然而,他们的老师周臣虽也是院体画家,似乎是个例外。据中国书画史学者推算,周臣约八十高寿,这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明代可谓长寿之人。

臣认为自己读的书没有唐寅多,文化素养也没有唐寅高。然而,从我们现欣赏的周臣的《春泉小隐图》(见上图)来看,这应该是他的谦虚之词。周臣曾为声名后来居上、但又懒于应酬的唐寅代笔。老师为学生代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几乎是没有的。正是这种温和、豁达的品格,让周臣能够静下心来搞创作,从而达到了超脱自我的自由状态。创作的快乐让周臣达到了养生的目的,成为高寿的画家。他虽为院体画家,但又受文人画家的影响,其作品不同程度地带有文人画的气息,所以,也有人称周臣是非院派的“院派画家”。这幅《春泉小隐图》就明显带有文人画的一些气息。

《春泉小隐图》为纸本设色,纵26.3厘米,横85.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画幅左下方款署“东村周臣为春泉裴君写意”,钤“静远斋”印。显然,此图是周臣为一位号“春泉”的裴姓文人所作的别号图。这种以别号为画名的作品在早期吴门画家的创作中十分多见,是他们热衷表现的绘画题材。画面右方,巨石突兀硬峭,古松弯曲苍翠,下荫草堂。草堂敞亮,陈设简单,只有一椅一案而已。一人正伏案假寐,以示“小隐”之意。他正是那位裴姓文人,是画面的主角。堂外垂柳掩映,其下一小童正在打扫庭院,并不时地回头张望堂内假寐之人。门前有一座弯弯的板桥,桥下流水潺潺。板桥对岸,山石重叠。画家用小桥流水的江南春景来喻示“春泉”,可谓匠心独运。画面左边,两棵树的枝叶随风舞动,与右边的松树、柳树相呼应,意趣盎然。远处青山连绵,平湖幽美,正是文人雅士隐居的好地方。

周臣是一个既注重传统又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在继承南宋院体画的基础上又大胆突破院体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面貌。在这幅《春泉小隐图》中,画家不仅将文人生活作为表现的主题,而且在继承院体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使作品于工整精细的笔法中透出清秀洒脱的韵味。图中,远山以淡墨染成,近景以重墨皴出,既形成了对比,又取得了协调,别有情趣。全图布局简洁、紧凑、疏密有致,用笔精到,墨色富有变化。此图最能体现周臣艺术风格面貌的是山石的皴法。他采用李唐创立的斧劈皴法表现山石,用毛笔横扫,犹如巨斧劈出,劲健峭利,颇有力度。他通过适当的墨色晕染和多变的笔法表现山石的外轮廓,使其刚中带柔。

由此可见,周臣并非是匠气十足的院体画家。他自称“但少唐生三千卷”,确实是自谦之词。周臣在《春泉小隐图》中所表现出的高超绘画技艺正验证了这一点。

周臣字舜卿,号东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活动在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擅长山水画人物画。初师陈暹,后上溯南宋诸家,尤倾心于李唐、马远等院体画家。作品章法严谨,用笔纯熟,格调既雄劲又秀美。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ou-chen-chun-quan-xiao-yin-t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