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 每当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眺望浩瀚苍莽的千里林海,仰视雄然耸立的万仞奇峰,便会如醉如痴。天公造化的鬼斧神工使人惊叹、折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这种物我交融的精神观照,每一位山水画家在采风... 书画广角 2017-07-29 11:40 0 2698
书法的文化语境 汉字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历史前进的步伐一路走到今天的。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反映了广大华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文化积淀现象。从象形图案、甲骨记事,再到金文、汉隶、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等等,每一个历史... 书画广角 2017-07-29 11:33 0 2328
写意画的精神欣赏视觉欣赏 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中的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他还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画品”即绘画的品第,“气韵”即精神。中国历代画论中很少有专门探究“形”的。即使有,也是将... 书画广角 2017-07-29 11:16 0 1843
人物画用线核心-高古游丝描 中国画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技法。其中,勾法是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之一,指以笔线勾取物象的外廓,也叫描法,在工笔画中称为线描。高古游丝描是中国画中一种非常细劲有力的描法。六朝时期的顾恺之便是这种... 书画广角 2017-07-29 10:51 0 15029
谈田园山水画内容的积极意义 我国古代就有田园题材的山水画,现当代则更多,并出现了专攻田园山水的画家。但直到21世纪来临之际,才出现“田园山水画”这个提法。那么,田园山水画为什么会产生和发展?它的主题思想是怎样形成的?田园山水画存在的积极意... 书画广角 2017-07-28 21:44 0 5758
艺术的呐喊与思考 当前时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千百年来的汉字书写愈来愈显得单薄。无论是其应用范围还是使用群体,都呈现出萎缩态势。 特别是数码科技的进步,对许多传统的东西构成了冲击。可以说,传统艺术无一不受到现实的洗牌。... 书画广角 2017-07-28 21:19 0 2105
繁荣中国书画产业应做到八个“统筹”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所谓书画艺术事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书画事业的全面、... 书画广角 2017-07-28 21:14 0 1505
市场逻辑与当代书法创作 当代书法创作无法避免艺术人格和市场人格的双重影响。由于市场理性和信息不对称,书法创作生态势必会发生根本变化,创作目的和态度将得到必要修正。市场理性与艺术追求的矛盾,无疑会影响当代书法创作生态与美学阐述。&nbs... 书画广角 2017-07-28 21:06 0 1618
书坛呼唤诚信学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书坛呼唤诚信学历!今年7月,有“学术打假斗士”之称的科普作家方舟子指出被媒体称为“打工皇帝”的现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的博士学历为造假。反观当代书坛,虽暂未出现“学历门”的“蝴蝶效应”,但在...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58 0 1830
对“苦铁画气不画形”中“气”的理解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郎绍君先生在《吴昌硕的画品》一文中说:“‘苦铁画气不画形’,这是吴昌硕的名言,后人也以此评价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吴昌硕的题画诗中经常提到“气”。它具体指什么? 现代画家潘...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52 0 2679
中国当代美术认识二三题 9月8日,《中国书画报》第70期第2版刊登了记者采访中国当代美术评论家、画家丁雪峰先生的文章———《中国当代美术现状及其发展》。拜读后,我被丁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热爱和关切所感动,被他的宏观把握和冷静思考所折服...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49 0 1832
试论当代书法创作及审美参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和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书法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书法发展出现审美的多元取向也是必然的。通过对传统书法的系统、理性、全面的梳理和思考,整个书法界对经典书作...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44 0 2162
顾恺之与魏晋时期的竞技 顾恺之与魏晋时期的竞技性绘画创作在唐以后的历史中,竞技性的艺术创作一直是中国文人讳莫如深的话题。特别是在绘画、书法等行业中,“小技”的概念使文人们羞于被目为画家、书家,更不愿意在这些领域中与工匠、同行们展开技艺...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28 0 3723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时下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上,有关“特邀”或“特聘”之类,可谓铺天盖地,让人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就连江湖郎中卖药也要申明“经特聘专家推荐”云云,到底是不是事实?只有天晓得。现今书法展览同样也少不了“特邀”...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22 0 2108
“特邀作者”,其“特”何在? 曾几何时,全国书法届展的作者群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特邀作者”。这一现象已经成了每届展览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但细数历届的“特邀作者”名录、审视“特邀作者”的作品,我们感到,这一“特”字的个中消息值得... 书画广角 2017-07-28 20:15 0 3004
“特聘”、“特邀”现象之我见 书画界“特聘”、“特邀”现象非常普遍:书画院有“特聘画师”,美术院校有“特聘客座教授”,各种书画竞赛活动有“特邀评委”,各种各样的书画展览有“特邀作品”……很难想象,如果剥离了名目繁多的“特聘”、“特邀”,轰轰... 书画广角 2017-07-28 19:58 0 3099
“特邀”与“特聘”: “特邀”与“特聘”:非常道,不足道有朋友闲来无事,告诉我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准备将国内各类书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吹捧文章结集出版,立此存照。近来,他将十几年来各类大大小小展览中的特邀作品数量统计了一下,... 书画广角 2017-07-28 19:42 0 3082
中国画中的谦恭达仁思想 中国画自产生起走过了很长一段崎岖之路。岁月的流逝,让我们无暇回过头仔细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因为脚步匆忙,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认清自己的人生坐标。当我们如睡得寤后,是否该翻翻前人填写的人生乐章?是否该在是非争闹中找... 书画广角 2017-07-28 19:32 0 2481
欧阳询书法与书论之文化境界 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书体,又称真书、正书,始于汉末,盛行于东晋、南北朝。楷书用笔灵活多变,讲究藏露悬垂,结构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追求一种豪放奇伟的美。现存最早的楷书遗迹,有魏钟繇《宣示... 书画广角 2017-07-28 19:20 0 3042
画出你的原始状态 看画看多了,感觉最能打动人的还是那种朴实、真切的画。事实证明,凡是靠修饰、包装取胜的画作,只能赢得一时的称赞,绝不能持久。能持久的一定是那些内容真实可靠、用真情实感和虔诚的心画出来的作品。 谈到此,不... 书画广角 2017-07-28 19:09 0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