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郑簠隶书陶诗轴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秉承家学,以行医为业,终身不仕。精篆刻,尤以八分书擅名。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对《曹全碑》用功尤深。以行...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40 0 2872
 郑簠隶书陶诗轴

刘度的《山水楼阁图》

       刘度字叔宪,一作叔献,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其为蓝瑛的入室弟子,擅画山水,亦精通人物画和楼台界画。刘度遍摹宋、元各家名迹,楼阁亭台,构图精...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39 0 2924
刘度的《山水楼阁图》

朱彝尊节临《曹全碑》轴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清代朱彝尊节临《曹全碑》轴(见左图),纸本,隶书,纵104厘米,横32.5厘米。作品之末有一行题跋,记录了碑石出土经过及书...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37 0 2317
朱彝尊节临《曹全碑》轴

项圣谟的《山水图》

        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多表现老庄意趣,明末画家项圣谟的这幅《山水图》(见右图)也是如此。此作为纸本水墨,纵56.5厘米,横31.3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35 0 4516
 项圣谟的《山水图》

冒襄行书《自书柴门诗》轴

      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有“明末四公子”之称。冒襄一生著述颇丰,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33 0 2311
冒襄行书《自书柴门诗》轴

陈洪绶的《仕女图》

       乍看陈洪绶的这幅《仕女画》(见右图),像是一件没骨人物作品。“没骨”为中国画技法术语,指不用或少用线描而多用色彩、水墨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采用“没骨法”描绘...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31 0 4218
陈洪绶的《仕女图》

查士标行书轴

       作为“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之一的查士标,主要是以画家身份受到世人推崇;而对于其书法,历来关注不多。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29 0 2130
查士标行书轴

蓝瑛的《云壑高秋图》

        蓝瑛(1585—约1666),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武林(即钱塘)文化积淀丰厚,是蓝...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28 0 2628
蓝瑛的《云壑高秋图》

文从简的《池边吟句图》

          中国山水画自成一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与在人文主义思想光辉和工业革命实践推动下...
书画赏析 2017-05-20 16:26 0 0
文从简的《池边吟句图》

傅山草书诗轴

  在如何写字、写好字的问题上,傅山一直强调要先做人,如“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霜红龛集》),“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同上)。傅山论书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宁四...
书画赏析 2017-05-20 15:03 0 2737
傅山草书诗轴

文从简的《池边吟句图》

        中国山水画自成一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与在人文主义思想光辉和工业革命实践推动下独立成科并日渐...
书画赏析 2017-05-20 15:01 0 1983
 文从简的《池边吟句图》

傅山临王羲之草书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真山、朱衣道人、石道人、松侨老人等。其颇多的字、号皆有独特含义,与八大可有一比。不过二人相比之下,八大选...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59 0 2677
傅山临王羲之草书

王铎隶书《三潭诗》卷

      作为明末清初艺坛的杰出人物,王铎博学多才,在诗、书、画诸方面成就卓著。他以超越古人的胆略和魄力,构筑了明清时代草书的高峰,进而标榜书史;其楷书和隶书也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57 0 2837
王铎隶书《三潭诗》卷

丁云鹏的《观音图》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曾言:“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亦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55 0 3477
丁云鹏的《观音图》

王铎行书五律诗轴

        此件行书五律诗轴(见下图)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所书。作品纵234.7厘米、横50.2厘米,钤有朱文印“王铎之印”、白文印“宗伯学士”。  王铎书法入古很深...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53 0 2837
王铎行书五律诗轴

冯起震的《墨竹图》

       以竹入画,始自唐代,初系着色,五代时用墨染,北宋开始流行画墨竹。自文同、苏轼而至赵孟頫、“元四家”,墨竹大行其道,成为单独的画科。墨竹的内蕴与哲学义理融为一...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51 0 2642
冯起震的《墨竹图》

《枯兰复花赋》卷

王铎草书杜律并行书《枯兰复花赋》卷        王铎,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以书画名于世,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传世,《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明季书坛流行姿...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48 0 3037
《枯兰复花赋》卷

陈继儒的《云山幽趣图》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松江华亭人。他自幼颖异,能文章。《明史》称他“通明高迈,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46 0 3435
陈继儒的《云山幽趣图》

王铎《琅华馆崇古帖》卷

        王铎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在朝代更迭的特殊时期,历史赋予了王铎独特的生命体验,同时王铎也为书法史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44 0 3406
王铎《琅华馆崇古帖》卷

董其昌的《设色山水图》卷

        明朝后期的一天,著名书画家袁伯修、袁宏道兄弟与董其昌会晤。其间,袁伯修问董其昌:“近代画苑诸名家,如文徵明、唐伯虎、沈石田辈,有古人笔意否?”董其昌答道:...
书画赏析 2017-05-20 14:41 0 2565
董其昌的《设色山水图》卷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