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孟伉的书法 篆刻在巴蜀大地上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刘孟伉在书学理论上也有一定建树。最有名的当数其 “一收一放” 的辩证方法,他把书法的结字与章法的关键要 领都浓缩于一点,取精用宏,化繁为简,这对后世学习书法 颇有借鉴意义。他认为,古人论书虽卷帙浩繁,常常千言万 语,纵横论述,不过却尽在“一收一放”之中。比如,学习 书法,深入继承传统为“收”,学习之后创作要“放”;正 书一类书体结构要偏于“收敛”,要紧凑,而行草书则要偏于“放纵”;一字之中的结构变化要讲求“收与敛”,大 小字之间的变化也要收放合度;包括用笔之道的“藏”与 “出”,“起”与“伏”,章法的疏密、长短错落等,其诀 窍也全在“一收一放”的对比。
从他的笔下看,他善于将字 的撇、捺等笔画极力开张,如很多左撇的极力撇出,而且善 于变化,形成纵横恣肆、开合自如、奇迹生发、跳宕奔放的 节奏感,都是其“收放论”的精彩实践。 (作者:王兴国,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 师、博士。丁元,成都大学2018级书法专业在读研究生)
注释:
[1]王兴国.论刘孟伉书法演变的几个时期[J].文史杂志,2005(5).
刘孟伉 行书对联 176cm×46cm×2 1959年
[2]何应辉.二十世纪四川书法名家研究丛书(刘孟伉)[M].四川出版集 团,2010.01.
[3]王兴国.书贵瘦硬方通神——试论刘孟伉书法艺术及其审美特征[J]. 中国书法,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