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李苦禅花鸟画中“鹰”题材建构探赜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13 10:24310
二、李苦禅花鸟画中“鹰”之继承 李苦禅在学艺生涯中,主要吸取了石 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家的中 国传统画法,并融入所学的西方画法和个人 的个性特点,从而形成了笔墨纵逸、气势雄 强且不乏意趣的个人风貌。在“鹰”题材的 作品中,可以看出李苦禅画风的前后变化。 李苦禅于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跟随齐白 石学习。1925年,...

二、李苦禅花鸟画中“鹰”之继承 

李苦禅在学艺生涯中,主要吸取了石 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家的中 国传统画法,并融入所学的西方画法和个人 的个性特点,从而形成了笔墨纵逸、气势雄 强且不乏意趣的个人风貌。在“鹰”题材的 作品中,可以看出李苦禅画风的前后变化。 

李苦禅于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跟随齐白 石学习。1925年,《霜柿秋鹰图》是李苦 禅现存最早的鹰题材绘画。该画以一棵枝叶 繁多的柿子树和一只蹲立在树枝上的鹰共同 构成画面,用墨浓重,构图饱满。其中的树 干、柿叶及红柿的画法与齐白石的风格近 似。此时,苦禅先生仅随齐白石学习了不到 两年,鹰图创作稍显稚嫩,个人风格还未形 成。然而,1926年所绘的《松鹰图》已被 齐白石夸赞:“苦禅之学余而能焉,见一而 能二也。”[10]这表明李苦禅能在前人的基 础上举一反三,有所变化。

随着李苦禅不断 地临摹和练习,他的鹰题材绘画逐渐脱离齐 白石的柔和温润画风,继而上追八大山人的 苍劲冷涩画风,并加以创新,融合了早年学 习到的西画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松鹰 图式。 李苦禅的松鹰图式中最生动的部分是 鹰的眼睛。在他笔下,鹰的目光锐利且坚 定,力量感十足。例如在《松鹰图》中,可 以明确地看到李苦禅运用两笔勾勒出鹰的眼 珠,眼珠朝上,呈现出一种冷峻严酷的气 势。这或许与他学习八大山人有关。从八大 山人的《枯木立鹰图》来看,画面效果孤傲 沉寂,高旷纵横。

鹰的眼珠与其他花鸟形象 一致,白眼上翻,透露出一种超世脱俗、傲 世孤立的意蕴。在章法布局上,二者同样有 相似之处。李苦禅的“鹰”以孤石为背景, 鹰的比例较大,占据主体地位;八大山人的 《枯木立鹰图》中,枯木作为鹰的辅助背景 出现。虽然这幅作品中鹰不占大面积,但八 大山人仍用更多的笔墨来描绘鹰的英姿,以 神写形,枯木枝干将鹰包围起来,以突出鹰 的中心位置。在笔墨运用上,李苦禅和八大山人都以写意笔墨表现雄鹰的壮美,尤其是 二者都喜用积墨法。鹰翅焦墨、浓墨并施, 使得墨分五彩,下笔潇洒爽快,笔情纵意。 

李苦禅的鹰题材作品与八大山人的鹰题材作 品如此相似,或许是由于李苦禅在各方面都 或多或少学习了八大山人,并在此基础上加 以创新。此外,李苦禅对八大山人的缘物 寄情大为赞赏。如1978年为《八大山人画 集》所写的序言中有言:“八大山人是要缘 物寄情的,而他画面的形象便是主客观统一 的产物。”[11]心慕手追,同样以神写形,借 物言志,这一特点在李苦禅的“鹰”图中最 为显著。

三、李苦禅花鸟画中“鹰”之意韵 

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画家。李苦禅的 鹰题材绘画顺应了时代潮流,但分析李苦禅 和八大山人各自鹰题材作品的内在意蕴,他 们通过“鹰”所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早在 南朝陈姚最的《续画品》中就有言:“立 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豪翰。”[4]315八大山 人作为明末清初的遗民画家,在其遭遇家园 沦陷后,创作的鹰形象展现出卓尔不群、超 凡脱俗的气质,以奇异趣味为突出特点。

通 过水墨渲染,朱耷笔下的鹰成为其心灵的寄 托,寄托了八大山人对前朝的深深怀念。而 李苦禅将鹰比作自己或伟人,借鹰言志,有 意将鹰的神情与个人的情感相融合,通过鹰 的形象将画者创作过程中想要传达的积极向 上的情感态度鲜明地呈现在画面上。

正如 《宣和画谱》中所言:“绘事之妙,多寓兴 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12]完全可以说, 李苦禅笔下的“鹰”形象承载着其乐观积极 的人生态度和浩然正气。 刚毅雄健的“鹰”形象俨然是李苦禅人 格的化身。正如张荣东评价李苦禅:“他不 仅把绘画作为工具,还让绘画成为他的精神 主体。”[13]李苦禅认为鹰可以表现大气派, 他笔下的鹰是一只眼神炯炯、昂首矗立的雄 鹰,散发出威严与桀骜的英雄气概。这种不 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正是李苦禅想要赞颂的 主题。他豪放大气、率真质朴的性格特点, 通过笔下的雄鹰得以体现,可以看作李苦禅人格在“鹰”意象上的体现。 

一方面,从鹰的眼睛看其内在意蕴。李 苦禅对鹰眼睛的刻画有其独到之处,他以两 笔勾勒出眼珠,并表现出锐利的目光,视线 随着脖颈的扭动向画外延伸。这种在脖颈动 势状态下,表现眼神的静穆,突出了独特的 鹰之神韵,给人以灵动而不僵硬、拙朴中含 巧思之感,其中更蕴藏着一种磅礴的气势和 撼人的力量,仿佛要冲脱而出。例如在《高 瞻远瞩》中,雄鹰傲世孤立于山峰之上,极 目远眺,若有所思。画中的鹰形态各异,它 们英姿飒爽,气势磅礴,综合了鹰、鸬鹚、 鹫等多种猛禽的特征,体现出坚贞不屈的高 尚品格。

鹰的眼神坚定,与作者题款“高瞻 远瞩”相互呼应,以鹰自喻,表达出对祖国 山河壮美的赞美,映射出李苦禅对祖国美好 未来的渴望,以及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另一方面,从鹰的姿态看其内在意蕴。 在众多以鹰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鹰的姿态 千变万化,许多画家热衷于描绘展翅高飞、 鹰击长空的雄姿,而李苦禅所画的“鹰”大 多是静态的、蹲姿的、远眺的。

因为他认 为:“画鹰可以画它直搏苍穹的飞翔姿态, 也可以画它以静待动、蹲视远瞩之姿。不 过我更爱画后者……表现它们的‘发前’, 更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3]104在《松鹰》 (图2)中,山石巍然屹立,瀑布飞流直下,松柏郁郁葱葱,三只雄鹰屹立于山巅, 虽形态各异,但都朝向一个方向,跃跃欲 试,仿佛时刻准备着翱翔于天空。观其画, 不免联想到李苦禅在抗日战争时期随时准备 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以及他宁死 不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强烈地展现出 李苦禅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iKuHuaNiaoHuaZhongYingTiCaiJianGouTa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