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原风范老金陵 ——魏紫熙艺术新论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8-30 10:11250
二、魏紫熙艺术的时代属性与跨时代的恒定我们总说“新金陵画派”的时代精神,这既是对历史传统风格的 突破与创新,也是对现实的体验和反应,而魏紫熙等老先生在传统笔 墨基础上确实非常巧妙地把时代中亟待需要表现的物象以中国画的语 言形式表达出来。 我们看到的魏紫熙的山水没有传统文人意趣中出世、避世的孤芳 自赏、吊形吊影,尽管他也画了大量古人诗意画...
 

二、魏紫熙艺术的时代属性与跨时代的恒定

我们总说“新金陵画派”的时代精神,这既是对历史传统风格的 突破与创新,也是对现实的体验和反应,而魏紫熙等老先生在传统笔 墨基础上确实非常巧妙地把时代中亟待需要表现的物象以中国画的语 言形式表达出来。 我们看到的魏紫熙的山水没有传统文人意趣中出世、避世的孤芳 自赏、吊形吊影,尽管他也画了大量古人诗意画,但其呈现的画面却 充满了家国情怀的积极力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想象。这既是画家 现实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画家生活情境的客观折射,更是画家艺术 取向的自觉实践。 对于时代的表达,落实于创作,离不开写生。

image.png 中原风范老金陵 ——魏紫熙艺术新论 书画史论

魏紫熙 云起千峰动 泉飞万壑鸣 143cm×358cm 1992年

特别是20世纪以 来中国画的变革似乎都离不开写生的方式与成果。实际上早在20世纪 30年代魏紫熙对于写生就有超过很多同辈中国画家的实践。他早年美 术师范的学习,成就了他在中西绘画写生方式的转化与融合。从近年 披露的魏紫熙30年代写生稿我们可以看到,魏紫熙很早就掌握了写生 的方法规律,并把写生作为收集创造素材和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 他简略的线条和淡彩赋色,不同于傅抱石记录式的速写,也不同于李可染现场的笔墨写生,而是以中国画的语言非常 写实性地描绘他写生时的真实感受,具体刻画物象 的结构和形式关系,甚至以明暗调子表现光线、色 调和质感,但构图的取舍和整体布局却是地道的中 国画位置经营。

而随着赵望云对魏老的诤诤箴言, 两万三千里写生中与傅抱石、钱松喦等同道的密切 交流,在新中国成立后魏紫熙的山水画中对中国画 以笔墨为核心的传统架构如何运用到表达新事物、 新社会、新时代有了自己独到的感悟和实践方式, 而形成了在特定语境下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画家心 声、契合时代精神、发扬主流审美的一种山水画样 式,并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和社会大众的喜爱。 

image.png 中原风范老金陵 ——魏紫熙艺术新论 书画史论

魏紫熙 天堑通途 105.8cm×179.2cm 1973年

与山水画相比,魏紫熙的人物画更是历史环境 下的产物,更直接地表达画家所处的时代风貌。从 艺术语言来说,魏紫熙的人物画朴实无华,人物的 神貌状态都带有叙事性和情节性,没有夸张个性的 造型表现,却在主题上无不折射出历史背景下重要 社会事件和政治风气的变化。他的工农兵题材具有 非常现场感的描绘,除了典型化的人物造型和服饰 装束,结合山水画的笔墨去营造空间的戏剧化场景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一段时期的客观要求, 魏紫熙不得不大量创作带有宣传属性的人物画,但 在大量人物画的画面上却能反映出画家对山水画的 执着与热爱。而这些珍贵的画作是魏紫熙对时代最 真切的表达,是他对时代新事物加入传统秩序的艺 术新造,而传统国画因吸收时代的因子和创造而成 为超越时代的新传统,这是魏紫熙对中国画价值系 统的一大贡献。 

三、魏紫熙山水营造出的外雄内秀、 大朴不雕的审美境界

在山水画的审美中,历史上的过往常常在 壮美与优美之间有所取舍,也有所融合。我们看 到魏紫熙的山水之所以受众之广、感人至深,其 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为20世纪的山水画发展奉 献出一种外饰沉雄阔达而不张扬,内具沉厚古拙 又不失灵秀的正大气象,我把它概括为“外雄内 秀、大朴不雕”。

这种审美意趣既是画家个人性 格的展露,也是贴合传统中国文人所追求的一种 境界。 我们在魏紫熙代表作品《天堑通途》《黄洋 界》《云起千峰动》等中,可以感受到大山大水中 雄视万物、气贯长虹的气魄,而其背后还隐匿着画 家至真至诚、俯仰天地的气度、识力。同时,与之 阔大雄浑的气势之外,魏紫熙还保持着内敛含蓄、 理性坚实的一面,把个性内化成大众接受的图式而 形成自我的风格。所以魏紫熙的画耐看之处就在于 山水气势的开张完足,而细节上的巧思灵动隐匿于 敛约、裁损、除霸气的过程中,形成了魏紫熙特有 的“外雄内秀”的审美反差感。

魏紫熙在《自序》中特别提到“宁拙毋巧,拙而不丑, 宁朴不华,虽华不媚”的观点,以此作为自己创作的审美取 向和态度。这种观念源于传统文人画以敛约为雅以及中和之 美的思想,是明代书家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 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观念的延伸与演化,强调出艺术 真、善、美的统一。

我们确实在魏紫熙的作品中看到了画家 所表达的那种“去伪存真”的艺术价值取向,看到了满怀激 情地对祖国河山的讴歌颂扬,看到了真情实感地描绘各种劳 动、生活场景……这些表达尽可能地摒除了技巧的修饰和卖弄,展现出“大朴不雕”的传统审美境界。 总之,魏紫熙先生以自己的天赋和勤勉在20世纪中国画 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新金陵画派”代表性画家之一。他为 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创新、形式出新、传统化新贡献出自己的 智慧和力量,无愧于近现代山水画的大家。 (作者:黄戈,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研究 馆员、艺术学博士后)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ongYuanFengFanLaoJinLingWeiZiXiYiShuXinLu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