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冯燕平先生及其书法历程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18-05-26 18:3480030
冯燕平,号墨鲤, 别署听蕉轩主,九榕十 松斋客,世居台州临海 城关。他自幼生长于书 香门第,家学有渊源, 青少年时期即对中国传 统文化了悟甚深,涵养 深厚,于佛学、书法、 诗词、棋艺等方面均造 诣不凡、见解精深。冯燕平 草书 68cm×68cm 2006年 冯燕平又名济钵,号墨鲤。别署大尖山人、九榕十松斋客、枫华书屋主人。曾任浙江省书协理事、创作委...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其实,从燕平先生书风的变化规律看,大概还是可以了解他的 书法追求。在其前期,他有清雅可人的小行草,有精诣练达的行楷, 有流动自然的隶书。有一次到燕平先生一起插队农村的一位老朋友家 中,主人拿出了数幅书法,说是珍藏了四五十年,是燕平先生在20余 岁时所作。由于保存得很好,纸张如新。这几幅作品是燕平先生学习 二王帖学一路的行草,其字点画之精妙、结字之规范、气息之典雅纯 正,让人感觉不是那个年代学书之人可以写得出来。这也令当时座 中书友无一不啧啧惊奇、拍案称绝。先生常言自己不讳少作。于此 而观,或许可知他于书法上的天分,早年所学之精深,以及自信之所 来。后来,先生学孙过庭《书谱》,也是下了极大的功夫,以致能够 倒背如流。如通篇背临,对其位置经营,一字不爽,或可乱真。

冯燕平先生及其书法历程 冯燕平 中国书法 浙江书协 第1张

冯燕平 草书 136cm×34cm 2010年  冯燕平 隶书 225cm×33cm×2 2006年

当然,因其对书学之深察,自然是不肯斤斤于循人之后。于是, 帖学之后,魏晋碑版、两汉石刻、商周吉金、唐明大草,他见而喜 之,喜而涉之,涉而得之。其中用功最深者有《石门铭》《散氏盘》 《爨宝子碑》,王铎等。在那个时代,其最具其个人魅力的作品,却 是如前所述的,融合篆隶且飞郁跌宕的行草和草隶。

临《石门铭》感咏 

石门铭夺北碑工,跨鹤掺鸾气象雄。

朴茂开张豪侠骨,苍浑拙厚大家风。

法书

篆隶同炉行草熔,解衣般礴欲成宗。

胸罗星斗三千颗,笔带烟云一万重。

今古诗书蜂酿蜜,霄河志趣雾藏龙。

风情月韵流何限,人意天心透纸浓。

在先生的这些自作诗句中,有心人自然会读懂他妙契书理的思 索,领略到他以森罗万象的书学功底所建构起的那种纵横磅礴的书学 理想。

有时雅集,见先生作书,饱蘸浓墨后,稍作凝神即腕下 生风。墨花飞处,或篆或隶,或行或草,或持重,或天真, 开张有如天海云龙、精严恰似古佛藏真。数千年书法之诸般 妙谛,顺手拈来,皆为自我且不见生分。先生自言,其书法 是愈大愈妙。曾见其数尺径丈的擘窠大字,气纳须弥而力撑 金刚,精气内蕴则如贯霓虹,令人见之目眩。

冯燕平先生及其书法历程 冯燕平 中国书法 浙江书协 第2张

冯燕平 隶书 136cm×34cm 2005年  冯燕平 隶书 136cm×34cm 2000年

这几年,因为精研佛学,先生的书法理想与书法实践又 在风格与胸次的开张与融通中进一步升华。故其作品,大幅 的草书与遒逸高浑的古隶多了。其草书,并不受方笔圆笔、 孰门孰派之限,只是因为胸臆间所思,发而为笔底烟云。隶 书则是更加的脱略形骸,直取摩崖古字之浑朴高华。但细细 品味,或可知其已融冶了篆隶行草,化为自我的龙象之态, 纵横之际,似入虚空无人之境。

数曰前,先生约我,并谈及他对书法见解与所悟。

他认为,书法的学习应该有正确、精到、精微三个层 次,学书首先应有正确的道路,不可入手即进入低俗之道; 而后要仔细分析,格物致知,学以精到;再之后才进入精深 微妙的境界,“尽精微而致广大”。同时在具体的学习时, 要先精后博,从一个点、一本帖去突破,获得经验,啖出滋 味后,再横向拓宽眼界、采酿百花。学习书法,悟很重要, 首先是要有天份、有悟性,其次也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在勤 奋中不断地领悟。学习书法还有一个手眼相参,眼高而后手 高,手高又推进眼高的过程,所以在书法中,眼界之高低广 博,决定了一个人书法境界的高低。而书法的最高境界,则 应该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书法写到最后,那一定会是以最

简约的表现方式,以最为简洁简单的笔墨,来表达最为典雅 蕴藉的艺术。

冯燕平先生及其书法历程 冯燕平 中国书法 浙江书协 第3张

冯燕平 小楷 46cm×33cm 1986年

书法艺术,胸次、眼界、格调、格趣都要高,要有一眼 扫过几千年的修为,在这里,他提出了书法应该是“格趣高 华”这个概念。这格趣,既是格调与情趣,同时又不仅仅是 格调与情趣,而是在相当高度的格调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高 妙的致趣。

他说:艺术家必须要有举头作天外之想的想象力,眼 界与心灵一定不能够被束缚、被局限。艺术是自由王国的产 物,经过必然王国后,必须进入自由王国才可以产生充分的 创造力。所以说到佛教,他提到,佛教并不是如常人所认为 的,是内敛保守的。佛教是一个体系,在普度众生、教人向 善的同时,也给人超脱的智慧,佛教原典中有两句很有意思 的话,一是“勇猛精进”,一是“活泼泼地”,这些都有境 界、有生命、有思想,并且鲜活向上。

在书法品评上,他提出自己独立的观点:书法应以格 调为第一标准。王僧虔在其《笔意赞》认为:书之妙道,神 采为上。燕平先生认为,在书法中,如果格调不高,甚至是 庸俗的,再飞扬的神采,层次也并不为高。只有格调高了, 气派才大,再讲神采飞扬,那才是高层次的东西。所以第一 是格调,第二才是神采。第三则是用笔,格调与神采的基础 是用笔,用笔要丰富多采,要典雅蕴藉,古人也有讲书法用 笔为上的论断。燕平先生说,书法是点线的艺术。用笔的第 一阶断是要做到挺,如《圣教序》的笔法,既细又挺,犹如 初发之新篁,风吹过时,摇曳中挺出风姿;用笔的第二阶段 是遒劲,因遒劲而产生钢筋般的韧性;第三阶段是由遒劲而 进入圆的境界,因为圆而使得下笔有立体之感;圆之后为苍劲.再到苍厚.然后再由 苍老而进入用笔的最高境 界:“苍浑”。他说.苍 浑者,有似天地,浑浑沌 沌.不知其所高也不知其 所深.摸不着其边也摸不 着其底.这才是线条自人 书俱老之后最高的境界. 具备一种正大气象。第四 是章法.章法如交响乐. 既重整体的宏大气象也重 韵律起伏把控.之后再是 结字的协调意趣.而后还 有用墨用水的格调.最后 是其款识是否妥帖得体. 能否为整体增色。

冯燕平先生及其书法历程 冯燕平 中国书法 浙江书协 第4张

冯燕平 行书对联

燕平先生以为.书法 的评判因为风格不同.不 可能决出孰一孰二。但作 为艺术.诸书体中还是以 草书为第一书种因为草 书最自由、最无拘无束. 但其中可以包容的元素却 最为丰富。草书中可以融 入甲骨金文、可以融入秦 简汉简等等.但融会之际 须要化为自家血肉.这就 难上加难;另外草书是最 能体现书写者性灵的.它 可以是艺术感觉、艺术天 分.以及哲学思想、对美 的见解认识、人生的感 悟、文学艺术等等各方面 综合修养的表达.也可以 是瞬间情绪的宣泄.可以 说是无所不容.所以董 其昌也提出“草圣最为 难”。作为第一书种.也 是理所当然。

至此.大家或许可 以理解冯燕平先生当下书 法的奥赜之所在。他是要 在一眼扫过千年之后.把 他数十载于笔墨间的心得 体悟.化为自家血肉.然 后用他的天分、胸次、性 灵、学养.以至瞬息的情 怀感受.“活泼泼地”. 以解衣磅礴之态.苍浑之 姿.龙蛇之象竞诸笔端。

更多精彩的书画内容 更多的书画人物介绍 请关注:书画艺术网 也可以搜索“书画艺术网”有意外收获的哦。

书画艺术网 您身边的字画专家 欢迎互动,欢迎投稿,欢迎加入书画人物栏目!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feng-yan-ping-xian-sheng-ji-qi-shu-fa-li-cheng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