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23 15:2771520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黄道周中进士。和他同时中进士的还有王铎、倪元璐等。这一年黄道周37岁,王铎29岁,倪元璐只有25岁。这三个人都爱好艺术,于是他们格外谈得来,交往比较频繁。他们三人“相约攻书”,共同致力于书法创新。他们远离元、明以来赵、董的甜俗书风,游艺于汉、晋之间,各逞绝技。在他们的书风中,有着十分相似的焦渴与挣扎。由于放任自适,情感投入大,所以...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黄道周中进士。和他同时中进士的还有王铎、倪元璐等。这一年黄道周37岁,王铎29岁,倪元璐只有25岁。这三个人都爱好艺术,于是他们格外谈得来,交往比较频繁。他们三人“相约攻书”,共同致力于书法创新。他们远离元、明以来赵、董的甜俗书风,游艺于汉、晋之间,各逞绝技。在他们的书风中,有着十分相似的焦渴与挣扎。由于放任自适,情感投入大,所以他们的笔下充溢着力量与速度,与当时的书法时风大相径庭。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张

 在书法上敢于对“老祖宗”说“不”,说明黄道周有头脑、有胆识,是个有艺术精神的书法家;而在官场上敢于对皇帝一次次地大声说“不”,说明他有骨气、有担当,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张

黄道周《赠高仲兄丈文语轴》冷金笺 行书 143.2×53.8cm 崇祯十五年(1642)上海博物馆

释文:赵歧有言,入海而探珠者,非不知山之高。陟山而探玉者 非不知海之深。其志尚所托,则精神从之,晋人亦云,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故立志之劭,渊岳贡其精微,体就之安神明谢其璞琢也。 

壬午五月十七日,似高仲兄丈正。黄道周。

 此书为作者五十八岁时期的作品,其书风峭万方劲。

 读清人所修《明史·黄道周传》,感到黄道周活着好像就是专替他人打抱不平的。中进士后,他几次上疏天启皇帝朱由校,专替倒了霉的大臣求情。他这是自寻倒霉,屡调屡降,其中有几年还被削职为民。崇祯十一年,他又向皇帝朱由检上疏,弹劾大学士杨嗣昌。杨是崇祯皇帝的“红人儿”,黄道周不是不知道,可他专拿这样的“红人儿”来说事。皇帝认为他这是和自己过不去,火了。黄道周也压不住火气,当面与皇帝顶撞起来。如此“藐视朕躬”,且又接二连三,崇祯帝顾不得他是“言官”(明太祖朱元璋规定,言官必须知无不言,皇帝不得杀害言官),将他连贬六级,下放到江西按察司当个小小的“照磨”。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3张

黄道周《答孙伯观疏林摧倦翮诗轴》纸本草书 177.5×49cm 崇祯十五年(1642) 

释文:疏林摧倦翮,泥雨涩归雲。道趁龙蛇屈,人随虎兕群。开山惊谢客,奇兽访终军。风鹤中原事,宁无岭外闻。黄道周。 

资料参考《中国书法全集》第56 黄道周卷(荣宝斋)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4张

黄道周《鹏鸠岂有五言诗轴》 行书 1642年

释文:鹏鳩岂有常,各自喻适意。当其控榆枋,亦具一天地。羽生负文藻,澹然足真致。不 过侯鯖门,不改翟罗义。举世事荐举,鸣蜩共鼓翅。朝為草泽游,暮為廊庙器。羽生独掉头,云 非吾所事。捉鼻*名花,牵船远摇曳。掷赋闻宫商,还山得年肆。同心一两人,戛咏数百字。不 乐為诗名,不着江湖气。寄语老侯嬴,毋乃失高寄。壬午五月廿日。黄道周顿首。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5张

黄道周《赠康流兄出大滌山诗轴》绫本 197.4×50cm 崇祯十七年(1644)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蹔作兴朝寄,权将管乐推。吾生馀掌蹠,斯道少旌旗。凿户临天牖,褰裳避国池。此行能几日,采葛念新诗。

甲申出大滌山羲兆、吉*、偕生湘芷、木上、于呈、梦文同送至湖上小作奉别康流兄并似正,腊月朔後二日黄道周顿首。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6张

黄道周《赠眉仲戴蓬莱即事诗轴》绢本行书 192.5×49.5cm 崇祯十七年(1644)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信有断鳌足,遂来无定山。蛟何为水氵裔,犬欲吠雲间。海客负图出,珠人入示还。群峰应抚掌,为我故潺湲。

甲申端阳蓬莱赋即事似眉仲戴兄。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7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8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9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0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1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2张

黄道周《明诚堂自书诗十章卷》行草 崇祯十七年(1644年)韩天衡氏藏

《自书诗十章卷》,未署年,仅署三月廿七日。考黄氏明诚堂,建成于一六四四年之三月,故知此为甲申(1644)年所书。又考, 黄氏于是年正月初一,首次与弟子聚集于将近竣工的明诚堂,在是日或稍后有“赋五律甲申元日集诸友分赋明诚堂用陈宣子‘山川分动静,云汉合昭回’为韵,伏枕遂成十章”的诗篇。此卷法书末之题记与史载正合。这一年黄氏六十岁,距南明弘光朝召用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仅半年。此卷法书圆融精严中毕显冷峭方刚之气,高华奇古而尽见濯古来新之格,是黄氏书作中的佳构。

 此卷作于三百六十年前,距今整六个甲申,藏者既众,劫难亦夥,旧题皆失。而正本品相甚好,大幸。今钤记仅存张芹两印。张氏号香圃,曾任国民政府福建省财政厅厅长,诏安人。与黄氏为同乡,兼记及。 ( 韩天衡)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3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4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5张

黄道周《舟次吴江诗册》纸本行书(局部) 20.6×36cm,崇祯十七年(1644年)首都博物馆藏 资料参考《中国书法全集》第56 黄道周卷(荣宝斋)

过了两年,江西巡抚解学龙在评价所属官员时,偏偏对黄道周推崇备至。崇祯大怒,说他俩“党邪乱政”,下令削夺解学龙官籍,将黄道周逮送刑部论死。幸好刑部尚书同情黄道周,对皇帝争辩说,只有封疆大吏、贪酷大臣才能以党邪乱政论死,其他人以言论得罪,最多只能判处充军。审来审去,最后判黄道周“永戍广西”。

还没走到广西,圣旨又下来了:赦罪复官(是一位宰相为他求的情)。至此,黄道周已不再做“治国平天下”的梦了,一获赦免便告老还乡,在家乡盖了一座邺山讲堂,开坛讲学。这时的黄道周已是公认的儒林领袖、一代宗师,被时人推崇为“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徐霞客语)。全国各地前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他的打算,就是以传道授业了此残生。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6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7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8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19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0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1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2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3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4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5张

黄道周《张溥墓志铭》纸本楷书 28.7×193.8 cm 弘光元年(1645)北京故宫博物院

 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此铭是黄道周为张溥撰并书。这篇墓志铭撰书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用笔挺拔遒劲,风格清新刚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 

 此铭卷前有清何绍基楷书题首,后纸有清周永年、梁章钜、何绍基等人题跋。曾经清高士奇、梁章钜、钱大昕、罗振玉等人鉴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这时,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进清兵,大明的国土尽落清人手中。“国难”当头,黄道周的官运却突然好了起来。福王在南京即位(南明弘光帝),命黄道周赴南京任吏部侍郎(侍郎类似“副部长”)。黄道周本不愿出山,但他想到了文天祥。于是,60岁的黄道周到南京报到去了。到了南京,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弘光小朝廷在醉生梦死中只残存了一年。当多铎的铁骑杀到南京,钱谦益冒着大雨,率领百官跪在城门口恭迎清兵之时,黄道周恰好被派到浙江祭奠大禹陵去了,无意中又躲过了一劫。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6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7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8张

黄道周《後死吟等三十首诗卷》纸本小楷(局部)23.7×240.4cm 隆武二年(1646)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注:明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资料参考《中国书法全集》第56 黄道周卷(荣宝斋)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29张

黄道周《日上东城扇》纸本 行楷 35×63.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弘光小朝廷倒台了,黄道周“平天下”之志却更强烈了。他准备去追随潞王,不料潞王监国才三天就向清兵投降了。然后是唐王监国,郑芝龙兄弟拥戴着唐王往福建跑去。黄道周深知皇帝进了福建万难恢复故土,便写信劝阻唐王入闽。信还没寄到,唐王已进入福建。黄道周只好也去福建。唐王在福州登基,封黄道周为武英殿大学士(宰相),兼吏部、兵部尚书。黄道周就这样做了“大官”。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30张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31张

黄道周《王忠文祠碑文》纸本楷书(局部)30×261.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黄道周 《王忠文祠碑文》字如其人,笔划刚劲有力,了无妩媚之气。点划出笔疾而露锋,收笔缓而蓄势,重笔势不讲究结体。是卷有樊增祥题跋,曾经宝熙、郑氏澹团、赵宋臣等收藏

 清廷在江南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屠城惨案,江南百姓奋起反抗,并向隆武朝廷求援。但实权人物郑芝龙不发一兵一卒。黄道周有名无实,只能到家乡发动子弟兵了。隆武帝给黄道周几百张空白文书,黄道周每到一地,就用它写奖状,谁参了军就送一张亲笔书写的奖状,最后竟也拉起一支几千人的队伍。隆武元年(1645)九月十九日,这支以锄头、扁担为武器的家乡子弟兵,在黄道周的率领下,去跟清兵做最后的决战。结果不难猜想,他们失败得壮烈而又彻底。被俘后,黄道周拒不投降,只求速死,不久就义于南京。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32张

黄道周《宓衍堂铭》 楷书 15×47.3cm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北山堂捐赠)

释文:有皆备者,何滞于物?有一贯者,何滞于事?安虑乃得,不滞于理。经纬以生,大业以起。 凡是大业,载于经史。不尽由经,史因心则经, 因物则史,经以制心。史以制事,以约御 博,静修曰仁, 动应曰知。得其不动而动者从之。李之诚明,朱之格致,皆出于此。石斋。

 从以上几点,可以概括黄道周的一生有“三不妥协”:面对死气沉沉的书坛,他不妥协;面对手握无上权力的首辅、皇帝,他不妥协;面对比自己强大千倍万倍的清军,他还是不妥协!历史上出名的书法家大都是养尊处优的高官显宦,而像黄道周这样“私心较少”、“人品为海内第一”的书法名家,古来共有几人?

黄道周书法“不坠佻靡”(高清) 黄道周 黄道周书法 第33张

 书法之中见性情。黄道周的一生,在与时势、权势、“外敌”的抗争中不平静地度过。“三不妥协”的人生态度,换来的是他“一生未得开心颜”。表现在书法上,他的书法自然不可能雍容华贵,不可能甜俗妩媚,不可能蹈常袭故。正如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所说:“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书法家,就有什么样的书法况味。


 黄道周的行草书撇开唐、宋,深入魏、晋,如飞鸿舞鹤,豪迈不羁。他的小楷取法钟繇,用笔生辣,点画峻折浑厚,结字奇崛,夸张得体,受钟繇约束而又率意不羁。他的行草书还流淌着汉隶的血液。其圆润的隶意、扁横的隶势,正说明了黄道周融隶于行草的创造精神。在当时,书作或纤秀或板滞,已经成了两大痼疾,而黄道周却独持“书字以遒媚为宗,加以浑深,不坠佻靡”这样的书法理论,正与他的人品相似:刚正不阿,不落凡俗,奇而不肆,古而不怪。

 真性情成就了黄道周千古不朽的人格风尚,也酿就了黄道周独步书坛的书法况味。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huang-dao-zhou-shu-fa-bu-zhui-mi-gao-qi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