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 除了杂念,这样的书写能 直指灵府,内心的微妙变 化也能自然地反映到书写 中去,是一个炼神炼心的 过程。
个性与创造
个性与创造是艺术 的根本。秦始皇能统一文 字,但能统一到全国人民 长一个模样吗?不行吧。 所以,艺术就同人的长像 一样,是多元的多样的, 发现和表现你的内心本身 就是一种创造。而这种个 性创造的好与坏的衡量最 终取决于它的品格和自我 完成的程度。
拙与巧
曾翔 行书
“凡书要拙多于巧, 近世少年做字,如新妇子梳妆,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黄庭坚)。 关于巧拙的品评暂不赘言,且在“拙”后再添一字——“傻”,即把自己置身于不会写字的境地,此我心之所向。
游于艺
做艺如做人,有一种人最见高明:“放下”和“自 适”,不为钱累,不为官累,不为物累,不为心累。所以, 艺术就是玩的,别把它太当回事。越在放松的情况下,可能 越能够看清自己。相反,如果带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来写 书法,会离书法越来越远。
书法理论
“半部《老子》治天下”,古代书论是历代书法思想的精华,不可不读,而且里边的文字多是“理”多于“论”, 体悟多于说教,更见珍贵,宜常读常新,自证其正误。
被欣赏
艺术首先是要愉悦自己、打动自己、服务自己的,然后再谈服务社会。如果受外界干扰太多还想着取悦于人,肯定 不是纯粹的艺术,也找不到纯粹的自己。与过去文人士大夫 的精英书法不同,我们现在书法的门槛很低,你的字写完之 后给谁欣赏、怎么欣赏,你要判断;艺术是“寂寞之道”, 如果你的艺术受到没有经过审美教育和实践的人的称许,你 要警觉。在欣赏者面前,你可以架设一座桥梁,找到欣赏与 被欣赏的互动,但未必要认同。
教与悟
法可教,书法不可教。要从精神的层面理解书法,要思 考、琢磨,要悟,悟是最重要的。赵之谦很早就说过了,写 字写得好的有两种人:“三岁稚子”与“积学大儒”,前者 在于心性的本真,后者在于内涵的厚重。所以,书法家是教 不出来的,可以自学,教和不教,交流很重要;古人讲“屋 漏痕”、“船荡奖”,大自然和生活也可以教你,夕卜在的一 切都可以教你,关键在于你的心能不能敏悟。
如果觉得欣赏意犹未尽,请关注:书画艺术网 获得更多书画好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v-qing-lv-xing-de-zhong-guo-shu-fa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