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

金石

之庐

和田

在新疆书画界,许多人的作品上用的都是王砚华刻制的印章。虽然如此,砚华却从不张扬炫耀。砚华自幼喜欢书法艺术,手摹心追,临池不辍。他起初将书法视为写字,通过临摹,潜心追求汉字书写的技法、法则,进而懂得书法是一门艺术。通过广泛涉猎篆、隶、楷、行、草诸体,他探寻到了书法的点画质地美、结构造型美和章法布局美。后来他渐渐懂得,书法不仅仅是写字,不仅仅是艺术,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有了这种认识,他便由技入道,博览群书,着力在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上下工夫。在书法诸体中,砚华对篆书用功尤勤,功夫最深。

1991年,砚华开始研习篆刻,并且因爱好而一发而不可收。他大量摹刻秦汉玺印及封泥、钱币、古镜、砖刻铭文,常年乐此不疲。在博览历代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他又受到吴昌硕、邓散木、来楚生豪放、浑厚、苍茫、朴拙印风的吸引,手追意会、颇多感悟。同时,砚华又得到众多名家的悉心指导,印艺日进。2007年5月,他去了魂牵梦绕、神往已久的篆刻艺术圣地——西泠印社。在那里,他饱览了历代书法家、篆刻家的碑廊、印廊,沉醉其间,流连忘返。他对笔者说,这次朝圣般的旅行,更加坚定了他学习古人、继承传统、厚积薄发的艺术信念。

砚华制印,用刀笃实,体势圆融,初看朴实无华,细观回味悠长。他使刀如使笔,执刀从容,下刀狠辣,石屑飞溅之时,也是艺术灵感迸发之时。砚华在章法上不追求大开大合,而是着意于虚实变化、大小错落、疏密有致、和谐自然。

2005年,为了纪念《中国京剧》杂志出版百期,该杂志社举办创作“中国京剧百美图”活动,并以简介、剧照、诗词、书法、篆刻相结合的综合形式,将“中国京剧百美图”隆重推出。砚华应邀制印19方。半个多月后,他在收到的《中国京剧》杂志“中国京剧百美图”中找到了自己篆刻的14方作品。其中三方印与梅兰芳、周信芳、李军、张建国等人的剧照配在一起,并由欧阳中石、范曾书题……他说,方寸之内天地宽,能与众多艺术大家同“台”献艺,那份成就感和快乐的心情是他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为了对丝绸之路文化保护申遗工作尽一份心意,砚华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一幅4.1米长的“丝绸之路”精制印屏。印屏起首有甲骨文“丝绸之路”的字样,接着是丝绸之路22个重镇的名称组印。这套组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印文中,甲骨文、金文、小篆一应俱全,且均有个人特色。印屏还附有“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及作者对丝绸之路的阐释。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向人们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道出了砚华对“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美好愿望。

砚华不仅擅长篆刻,而且精于刻字。书法是刻字的基础,刻字是书法的再创作。刻字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力,还要从篆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他的木刻作品,构思巧妙,刻工精细,造型自然。他刻字选材宽泛,木、竹、石、玉、砖、兽骨、葫芦、鸵鸟蛋均有涉猎。一般人不选用的材料他选着用,一般人不能刻的材料他敢于去尝试。坚硬的兽骨,经他精心刻制,一件件质朴的“甲骨文”便跃然眼前。在两毫米厚的鸵鸟蛋上操刀雕凿,深不得、浅不得,重不得、轻不得,稍有不慎,则前功尽弃。但砚华却能沉稳自如、举重若轻。从浮雕到镂空,许多妙趣横生的作品在他刀下诞生了。

人生归有道,艺术足千秋。砚华已步入不惑之年,凭着他的人品和艺品,以及对艺术的痴爱和执著,一定会创作出更多匠心独运、异彩纷呈、妙造自然的篆刻、刻字新作。(附图均为王砚华的篆刻作品)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