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4 第十四讲 吴昌硕篆书极具金石味,最大特点是率意,但率意不是随意而为,也不是唾手可得,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1、“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勤奋。图七十为25岁临作,图七十一为46岁所作,图七十二为65岁所作,...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23 0 287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3 第十三讲 吴昌硕独特的《石鼓文》风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磨砺、吸收、锻造和升华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一家为主,百家为辅”。除对《石鼓文》精研外,吴昌硕还吸收了相当多其它篆书的精华,如图六十五临...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7 0 316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2 第十二讲 吴昌硕对《石鼓文》学习临摹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常用多种形式来书写《石鼓文》,创临结合,似临似写,非临非写,通过各种形式的应用,对《石鼓文》烂熟于胸。图六十二的对联作品,是吴昌硕创作的最主要形式。《石鼓文...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2 0 246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1 第十一讲 这一讲主要是相同笔画、部首以及相同字形处理分析。 1、笔画处理。篆书笔画较为简单,主要有点、横、竖、弧。当有很多线条同向并立时应避免雷同,可分为四类: ① 竖线同向朝上,一般是中间缩进,两边...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0 0 458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0 第十讲 这一讲主要是疏密关系和空间分割分析。 1、 疏密关系。图示中以阴影部分表示密,以空白来表示疏,可分为五类: ① 图四十一,上密下疏; ② 图四十二,下密上疏; ③ 图四十三,左密右疏; ④ 图...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8 0 287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9 第九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中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三十八,中部宽而上下窄; 2、 图三十九,中部分窄而上下宽; 3、 图四十,上中下三部分等宽。 从第四讲到第九讲...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6 0 3229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8 第八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中右结构分析,可分为六类: 1、 图三十二,中部上下端伸出,左右两端对称缩进; 2、 图三十三,中部和右部平齐,形成一个整块面,整体上较左边高; 3、 图三十...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4 0 166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7 第七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二十九,上宽下窄。虽然字形上下宽窄悬殊颇多,但最终化险为夷,体现出生动性。 2、图三十,上窄下宽。和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因为上窄下宽,...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6 0 1830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6 第六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高右低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二十四,字形右边下半部分伸出超出左边,形成错落有致的字形; 2、 图二十五,右半部分上下两端皆短于左半部分; 3、 图二...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4 0 1980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5 第五讲 商周时代金文特征是结体的生动性,吴昌硕篆书吸收金文特点,体现出这一特征,使静态篆书有了飞动之势,有巨大的包容量,也是本讲座所要阐述的重点。吴昌硕《石鼓文》中结构大多的是左低右高型特征,但也不尽如此。 这...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2 0 3274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4 第四讲 这一讲主要是基本结构处理分析。 1、独体字。一类是不对称型,如图十五,在吴派石鼓中数量颇多。吴昌硕依据各字的特点,通过用笔提按,用墨轻重和结字造险来保持平衡对比。另一类是对称型,可再细分为四类...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0 0 2785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3 第三讲 这一讲主要是用墨和繁简处理分析。 1、用墨。原版《石鼓文》因为是石刻本,用墨之法无从知晓。吴昌硕《石鼓文》用墨酣畅淋漓,血肉丰满。虽大多用墨厚重,但其中有细微的动作和差别。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7 0 3083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2 第二讲 这一讲主要是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1、起、收笔。吴昌硕《石鼓文》中起笔和收笔都是自然落和提,很少有刻意逆锋的动作,从图二中所列诸字不难看出。一般说来,篆书圆弧线条可一笔写就,也可两笔完成,“...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4 0 181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 【第一讲】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原载《中国书画报》) ◆ 薛元明第一讲 《石鼓文》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个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每石有一首四言诗,内容是咏秦国君游猎事,所以又称“猎碣”文字。原石高...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1 0 2649
工笔人物画技法8 技法技法的探求直接关系着艺术形式的完美及出新。艺术必须有表现的技法,重视笔墨功夫,强调长久训练实践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但技法必须表现精神,使绘画成为精神的载体。方薰云:“有画法而无画理非也...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30 0 1524
工笔人物画技法 9 肌理肌理是用主观意向创作出来的一种“形式语言”。肌理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使用,现已渐渐为人们所熟悉,其画面效果也已被大家所认同。肌理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使描绘的客观对象更具质感,刻画能...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22 0 1708
工笔人物画技法10 线条 线的本身就是艺术,书法即是最好的证明。对中国画来讲,线直接作用着造型,线条的组合是艺术形式美的体现,线的千变万化是画家情感的表达。 古人的“十八描”、“十八皴”已经远不适应当今艺术...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21 0 1603
工笔人物画技法11 形成画家个性语言的灵魂是线的组合形式,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历代画家留下的“吴带当风”、“曹衣出水”、“高古游丝”、“春蚕吐丝”、“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等等,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组条组合形式...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20 0 1583
工笔人物画技法14 造型是人物画之首要,没有造型,人物画就不能成立。那么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式的呢?这得首先研究认识一下传统人物画的造型观念,比较它与现实人物画造型的不同之处。传统人物画造型强调的是“以形写神”、“意象...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18 0 1620
工笔人物画技法13 工笔画教学 如何再认识、再理解工笔画,是当代工笔画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观念问题,对工笔画教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盛唐、五代、两宋的工笔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永远辉煌的遗产,而且是我们学习、研究的...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15 0 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