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岚 字义德,号披云轩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八届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书法家协 会副主席,黔西南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黔西南州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全国第五届中青年德艺双馨 文艺工作者,贵州省第三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书协2012、2018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作品 获第三届康有为奖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等,入展第三、五、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九、十届全国 书法篆刻展,第二、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展览30多次。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齐白石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在《中国书法》《贵州书艺》等发表学术文章多篇。
岑岚 行书 瓦当题跋 延年益寿 爱山《【越调】小桃红 消遣》句 40cm×40cm 2024年 释文:世间惟有酒忘忧,酒况谁参透?酒解愁(肠)破僝僝愁。到心 头,三杯涤尽胸中垢和(颜)润色,延年益寿,一醉解千愁
书法之为艺术,发展至今不应该受到质疑。书法的第一属性当然是文 化属性,其次才是艺术属性,因为,它首先是基于实用的不断发展衍变的中 国文字。“六艺”的提出,也只是着重于文字书写的技能而已,并非是“艺 术”层面的考量。直到东汉草书诞生,书法被视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地抒发 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到魏晋时期,书法被赋予艺术审美的自觉。 自此,书法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艺术。但当下一些文化学者对此 产生怀疑,认为书法不是艺术,他们更多从实用的文化属性去思考。
造成对书法的艺术属性与文化属性认知的割裂,主要是因为专业的分 化和细化。过去搞文字学研究的都是书法大家,而当代尤其是当下,搞文字 学研究的人,大多数人书法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都不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 文字学家对书法艺术不甚了解,对书法的“美”无从感知。而搞书法研究的 人,对文字学的研究也不够,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这就是导 致“两张皮”的主要原因。 既然书法是艺术,我们就应该从艺术的规律、艺术的本体进行研究。 汉字从实用的角度已经完全成熟,并已输入电脑运用,实用已经没有任何障 碍,并且各种规范汉字字体都已非常完备。
岑岚 小楷 陆羽《茶之源》 50cm×36cm 2019年
那么,以毛笔书写的书法艺术, 已基本退出了实用的历史舞台,而逐步朝“纯艺术化”方向发展。这样,书 法艺术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遵循书法传统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 丰富笔墨表现形式和展示观赏形式,当然任何创新创造都不能脱离书法的本 体,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几要素依然是书法的核心内容,展览展示和欣 赏的形式可以多元化、现代化。 艺术需要创新创造,但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所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更多的是需要继承,或者说继承的成分大于创新的成分,而且创新也多是渐 进式的。我不太认同“书法的继承就是最好的创新”的说法,这样会影响书 法作为艺术应有的发展前景,从而禁锢书法家的艺术想象。但我也反对那些 违背艺术规律,搞光怪陆离的所谓创新创造,尤其是破坏汉字的笔墨杂耍。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国粹,它有其唯一性、 特殊性,在追求书法艺术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守其文化属性,守住根 本,做到文化属性与艺术属性的统一,这样书法艺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才更 具时代意义。 现在,“笔墨当随时代”被一些人简单化了,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 极端是从服务大众的角度和大众对书法认知的角度,要求书法必须要让大众 接受,让书法艺术迎合大众,这是目前书法面临的最尴尬的境地。可以说除 了诸如晋唐楷书,少部分相对规范、平稳、工整的隶书和行楷书大众能识读 外,其他的是根本不能完全识读的,更别说艺术审美了。另一个极端是部分 书法家不甘于现状,说什么与国际接轨,他们把西方的艺术理念,简单移植 到书法艺术创作中,搞所谓的创新创造而忽视书法艺术本身的特殊性,破坏 汉字基本形体,完全脱离了书法的文化属性。
岑岚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5cm×30cm 2020年
这样就会把书法艺术引向穷途
末路,书法也许会因此而走向消亡,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其实,“守正创新”就是书法艺术发展最好的途径,守正不是把书法艺
术“规范化”“工艺化”“庸俗化”,不是简单地“迎合大众”,而是坚守
书法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的底线,把握正确的导向,引导大众审美,提高大
众鉴赏能力才是上策。艺术永远都是高于生活、高于实用的,我们不能因为
看不懂篆书、魏碑、摩崖、简帛书、草书而否定它。当然,创新创造也不是
凭空胡来,必须立足书法本体、艺术规律,造型夸张也好、布白视觉冲击也
罢,都需要度的把握。我们可以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现代建筑特点、展
览展示场景等需要,在笔墨风格走向、表现形式、幅式、材料、色彩、灯光
上进行探索,唯其如此,书法才能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