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征明雪景山水画的创作 基于关山积雪图和雪山图的对比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25-09-09 18:34280
三、文征明雪景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唐代画家王维在《山水论》中认为 山水画的表现应该体现出一年四季的变 化:“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 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 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 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 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 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7]北宋 画家兼绘画...

三、文征明雪景山水画艺术表现手法

唐代画家王维在《山水论》中认为 山水画的表现应该体现出一年四季的变 化:“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 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 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 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 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 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7]北宋 画家兼绘画理论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 志》中的“论制作楷模”章节中论述道: “画山石者,多作矾头,亦为凌面,落笔 便见坚重之性,皴淡即生窊凸之形。

每留 素以成云,或借地以为雪,其破墨之功, 尤为难也。”[8]对于“借地为雪”的画法同时得到了两位画家的一致认可,被大雪 覆盖后的山水风景在远处观望呈现出一片 白茫茫、银装素裹的景象,只有少数耐寒 的植物和竖直空间上没有被积雪覆盖的山 石裸露着原本的面貌。“借地为雪”的概 念是在原本应该皴擦点染的地方用“留 白”的方法将大雪的洁白和厚重表现出 来,这与中国传统水墨绘画中“计白当 黑”的概念不谋而合。 

雪景山水画在创作与表现中要突出 冰雪世界的主题,文征明首先是以“借 地为雪”的方式对山体和地面上的雪进行 了处理,然后在白雪覆盖之外的画面位置 以淡墨色进行渲染,画面中渲染后较深的 背景颜色更加突显了雪的洁白、纯净。 

《关山积雪图》和《雪山图》在画面整体 意境和细节表现上各有千秋,《关山积雪 图》在绘画创作中体现了对画面细节更加 深入的把握,对于画面中的树木、建筑和 景观、人物等都做了细致的勾勒和渲染。 有学者认为,两幅作品中的用笔和细节处 理反映出了在绘画功力上的悬殊,并认为 《雪山图》可能并非是文征明的亲笔创 作,而是后人的仿作。

笔者认为《关山积 雪图》在绘画的细节和认真程度方面要优 于《雪山图》,但是在表达雪景朦胧、氤 氲的意境方面,《雪山图》要优于《关山 积雪图》,如两幅作品同样是表现“结冰 河面上的行人”,《关山积雪图》在勾勒 人物与渲染人物服饰,以及对冰面上的 冰裂纹(图1)的刻画上要更加细致,而 《雪山图》(图2)中的人物和冰面裂纹 在处理上略显潦草。 

文征明雪景山水画的图示语言可以 归纳为:山石、树植、建筑装饰物和人 物的组合。文征明雪景山水中对于山石的 处理较为简单,大部分山石都是以纸的颜 色为背景色,借助烘托的表现手法将白雪 突显出来。他的两幅雪景山水画都细致刻 画了种类繁多的冬季耐寒性植物,这些植 物穿插于山石之间,呈现出密集生长的态 势。

苍茫的大雪笼罩着山石树木,将河水冰冻住了,但是山间隐约可见的村落房屋和河岸上的桥梁以及靠近河岸的船舶为冷 白的雪景增添了一丝丝暖意。冬季虽然天 寒地冻,但仍有在山间经过的行人,他们 或骑马、或步行,从画卷的开始处便有行 人的踪迹,并且人物的活动贯穿了画卷的 始终。文征明画笔下的雪景山水是祥和、 安静、美好的山水生活空间的再现。

此 外,这两幅雪景山水并非是写生创作,而 是基于草稿和文征明记忆的再创作。在众 多的图示语言中有些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人 物活动,有些可能是为了填补画面空白而 增添的画面人物活动的“程式化”图像语 言,换句话说这些出现的“程式化”图像 可能是画家想象出来的,并非画家看一眼 雪景山水的景色就可以像照相机一般将所 有的空间信息全部记录下来,这些“程式 化”的图示语言主要是为了使画面在整体 连贯性上更加协调。

历朝历代的画家都用 自己的画笔记录和表现着自己心中理想的 雪景山水画面,或白雪皑皑,或苍茫荒 凉,或洁白纯净,或凄寒萧条。而文征明 的雪景山水给观者的是一种温和、孕育着 春天无限生机的憧憬感受,这是因为他在画面中对整齐分布的树木和充满人间烟火 味的房屋以及生活在这大好河山之中的人 进行了细致描摹刻画,有烟火气和有人在 其中活动的山水景色总是给观者以温柔的 感受,这也是文征明雪景山水创作区别于 其他画家所绘雪景的艺术特征。 

结语

文征明雪景山水绘画看似少了在山 石上进行笔墨皴法的步骤,但是“借地为 雪”需要画家以更高深的绘画技法将雪的 厚重与绵软通过笔墨语言呈现出来。特别 是村落建筑、房屋和树木,都需要将大雪 落在物体上的空间感描摹于纸上。文征明 雪景山水画作品整体视觉呈现淡雅、柔和 的画面景象,各种丰富的图式语言也是他 雪景山水画个人创作意向的选择性表达。 

透过他的雪景山水创作,观者可以感受到 文征明是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画家,他 画笔下的雪景是安静的、祥和的,让人有 着憧憬雪景过后云消雪霁,天空放晴,春 暖花开的期待感。他另辟蹊径地将观者带 进他营造的美好冰雪世界,作品传递出了 自然世界的美好与生活空间的幸福感。即使画面描绘了萧条、沉寂的寒冬,但是依 旧可以通过画面的图式语言表达感受到自 然界在暗自积蓄力量的内在生机与跳动的 生命力。 

注释 

[1]华嘉宁,《曹知白雪景山水造境 理念及风格成因》,《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2期。 

[2]张雅娜,《传统雪景山水画中的 审美意象探析》,《艺术教育》,2018年 第13期。 

[3]佚名,《〈关山积雪图〉与文征 明的师友情谊》,《青年文学家》,2017 年第1期。 

[4]尹临洪,《历代著录中记载的王 维雪景山水画作品》,《美术界》,2011 年第2期。 

[5]乔楚,《范宽〈雪景寒林图〉绘 画语言研究》,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3年,第6-8页。 

[6]韩宏宇,《浅议黄公望山水画的风 格与图式》,《国画家》,2022年第4期。 

[7]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精读》,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56-259页。 

[8]同上,第22—25页。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enZhengMingXueJingShanShuiHuaDeChuangZuo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