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折衷中西融 汇古今 岭南逸韵妙合自然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25-08-29 10:25570
二、赵少昂的花鸟画 赵少昂擅长花鸟画,他提倡“默契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笔下的禽鸟机灵活泼,游鱼自得其乐,花儿分外妖娆,可谓意趣横生,与自然相妙合。他的花鸟画,题材广泛,色彩明丽,其“一笔之功”“以色赋形”是其绘画中的一大特色。他注重观察对象,专注描绘对象的姿态神情,特别善于捕捉禽鸟的瞬间动态,同时善于营造诗意美的意境,将中西技法运用其中,画...

二、赵少昂的花鸟画 

赵少昂擅长花鸟画,他提倡“默契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笔下的禽鸟机灵活泼,游鱼自得其乐,花儿分外妖娆,可谓意趣横生,与自然相妙合。他的花鸟画,题材广泛,色彩明丽,其“一笔之功”“以色赋形”是其绘画中的一大特色。他注重观察对象,专注描绘对象的姿态神情,特别善于捕捉禽鸟的瞬间动态,同时善于营造诗意美的意境,将中西技法运用其中,画面肆意洒脱而不失细节,结构严谨而颇具韵致。 赵少昂早期的作品有“二居(居巢、居廉)”的影子,这幅《双色杜鹃》是他1930年创作的,时年25岁,此时正是他中规中矩学画的年纪。

他师从高奇峰,高奇峰主要跟随高剑父学习,而高剑父的老师是居廉,这幅图见证了他们的一脉相承。“双色”即为红、白两色,白色杜鹃花的枝干主要是纵向走势,而这枝红色杜鹃花将势拉向左方而后迁回,画面呈s形构图。在描绘枝、叶上也是采用了“二居”惯用的“撞水撞粉”法,以斑驳水渍描绘枝干肌理与花叶向背,让画面更显润泽灵动。从款识中可知,杜鹃花为赵少昂所作,把握了整体动势;画中鸟为罗仲彭所写。罗仲彭与陈树人、黄祝渠相交好,他与赵少昂有多张合作画,这是其中一张。整幅作品工谨细致,为赵少昂早期清秀雅致一路。

shys20250313-1-l.jpg 折衷中西融 汇古今 岭南逸韵妙合自然 书画艺术

赵少昂 晓来微雨蕉花紫纸本设色 186cm×89cm 1962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赵少昂的《孔雀图》也是他的早期力作,为两联屏形式。因赵少昂得名是从《白孔雀》获奖开始的,因而他的孔雀图被人熟知,可以说是中国花鸟画坛上的画孔雀能手。此幅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的《孔雀图》将两只蓝孔雀安置其后,衬托出了前面白孔雀的洁白,通过颜色对比拉开了前后空间。孔雀的细节描绘精致,羽毛层层渲染、勾勒叠加。三只孔雀动作各异,眼神锐利。对形体把握准确,可见其写实功力。赵少昂对自然生灵十分喜爱并体察入微,细节处理上均点到为止,并没有被形体束缚。每幅作品均追求对美的意境的营造,彰显了他追求艺术纯真至善的理念。 

赵少昂早年就对物象的形态有精准的把握,这幅《萱草》寥寥几笔,即可见其风姿,这是他长期观察并意会于心的结果。款识中题“迅强吾兄以国事小休,南飞抵粤,…制此页用纪母爱,予亦有同感也,遂振笔为之”,可知其友黄迅强母亲去世托他写此页,而触发了他的思母之情。这幅《萱草》带有比托之意,用萱草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1943年,他抵达桂林,1944年母亲在家中去世,因还处战乱他未及时得知消息,未能返回为母送终,因此十分遗憾。为了纪念母亲,他请好友徐悲鸿题写了“梦萱堂”字幅横轴,挂于广州及后来香港的寓所画室内,并曾邀多位篆刻家为其治多方“梦萱堂”印。 

image.png 折衷中西融 汇古今 岭南逸韵妙合自然 书画艺术

赵少昂 枝头小鸟惊初雪 纸本设色 63cm×67cm 197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中晚年是赵少昂花鸟画的创作旺盛期。他的花鸟画在写意上有了极大的提升,用笔连绵,气息流畅,粗狂中有细节,水墨中见功底。这件《晓来微雨蕉花紫》即是代表。粗壮的芭蕉经过一夜雨的洗礼,蕉叶与焦花低垂,凋零中尽显破碎感,而蕉花颜色红润,在颓势中彰显出生机。清晨初醒,粗壮的枝干上一只轻巧的鸟儿来回跳跃,一米八多的尺幅,观之犹如立在真的芭蕉树前,画面充满了气势和力量。

麻雀是赵少昂喜欢描写的对象。它们机灵活泼,充满天真之趣,时常三五成群地出现,也有利于画家观察。《枝头小鸟惊初雪》这幅作品就形象描绘了在枝头聚集的五只圆滚滚的麻雀。初雪已至,冷风萧萧,麻雀们不畏寒冷,聚集于枝头,犹如这萧瑟冬日里的音符,摇摆跳跃。赵少昂写枝劲健有力,简单几笔将画面分割开来,却不显呆板,反而有奇崛之气。大片留白给予观者想象的空间,既可以是天空,亦可以是远处如镜的湖面。观此幅空疏中有意境,萧瑟中有生机,形神意俱佳。

赵少昂在禽鸟画上下了较大功夫,从最初的较为工细一路到后期的小写意,他笔下的禽鸟无论从毛羽的质感到动态,都被生动精准地呈现了出来,从他绘制的小品中可见一斑。如《开口仰天食》中的黑鸡,毛羽的墨色变化,大跨步的仰头姿势,都被精准地抓住了。他创作的每幅画,鸟的姿态都不尽相同,有回眸的,有俯瞰的,有独立枝头的,也有成双成行的。色彩的表现也是赵少昂关注的点,他尊重物象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环境色的影响,这也正是他观察写生的结果。他笔下的每一种鸟既让观者一眼识别,又不拘泥于对象的固有色。

赵少昂笔下的草虫尤为精妙,涉及对象甚多,比如蝉、蝴蝶、蜻蜓、天牛、纺织娘、瓢虫等。他的代表作之一《荔熟图》,是一件对岭南风物描绘的作品,透露着他对岭南地域的热爱。这幅图简洁、清新,图中荔枝树只取一枝,果实也只绘一个。粗壮的枝干上,一只蝉在低吟,这极简的近乎对角出枝的形式,让画面空灵而充满了禅意。黑红色的极致搭配,让两个描绘对象更加鲜亮分明。蝉翼薄而透明,果实红润饱满富有肌理,还着重对分芽小果实进行了刻画,可见其观察极微。图上题写“蝉鸣催荔熟”,催生出浓浓的季节感。这幅图作于1976年,是他晚年时期的成熟代表作。至晚年,他依然可以将蝉、荔枝果的细节描绘得如此精细逼肖,可见其技艺之精湛。赵少昂喜爱画蝉,他认为③ 赵少昂开口仰天食纸本设色 29.7cm×37.4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蝉只饮清露甚为高洁,比肩“四君子”。他的蝉也曾被齐白石推崇,齐白石曾致信帅铭初“请代索赵少昂君画蝉寄来”[3。

《小庭秋色淡》中的天牛为作品添色不少。天牛正在花蔓上攀爬,花叶色彩淡雅,背后如同被一束光照着。款识中题:“小庭秋色淡,凉月夜痕疏。”可知赵少昂描绘的是秋日月夜之景。小小庭院中光线柔和、清冷宁静,散发出一种淡然的秋意之美。 他的另一幅作品《秋信图》也是描绘草虫的佳作。

image.png 折衷中西融 汇古今 岭南逸韵妙合自然 书画艺术

图中对纺织娘细节的处理做到了极致,每一根触须,每一条腿,不仅形体准确、结构严谨,还将小昆虫蹬腿的神态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赵少昂擅长的就是捕捉描绘对象的瞬间动态,为我们描绘的都是充满生命力的草虫,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逗趣。宋画的写实着意精神在他画中得以延续,不仅讲究画理,形与神的关系在他的笔下也得到了平衡。 

image.png 折衷中西融 汇古今 岭南逸韵妙合自然 书画艺术

赵少昂 鸟纸本设色 30cm×37.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赵少昂一生画蝴蝶无数,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关于蝴蝶的作品就有近一百件,其中大部分是他画给学生的课徒稿。这幅《大地春暖留俪影》是其中较为完整的一件,诗书画印完备。虽然画中只有两只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但并不影响这幅图深层情感的表达。大片的留白加晕染,营造出了如梦似幻的意境。在这之前,他先后被邀请去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几个月的忙碌,匆匆而过,如今“又已春回大地”,带着回忆与感慨,画了这对“烟雨空蒙”中的“俪影”,右侧大段题识中也有提及。他的书法起初与高剑父、高奇峰十分相似,注重气势,外扩张扬,然而至中晚年他在行草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较为收敛含蓄的个人风格,字如藤蔓缠绕,悠长绵远,与他工写结合的画面相得益彰。

赵少昂也同样喜欢画鱼,形态各异的鱼他都有画。《悠然自得》与《群鱼逐落花》即是两种不同的鱼。在《悠然自得》这幅图中他题写道:“人生多苦辛,劳形亦劳役。何如水中鱼,悠然各自适。”赵少昂从少年起就一边打工一边学习;青年时要避战乱同时要养家糊口;中年终于可以安顿,找到了坚定的艺术方向,于是便发出此感慨,向往鱼儿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同时作为岭南人,画鱼更是图个好意头,鱼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因此便成了他笔下的常客。《群鱼逐落花》描绘的是碧水澄明的湖水中,波光瀲滟,花瓣飞落到镜面般的湖面上,引来群鱼追逐的场景。此作为他忆写之景,可见他通过平日观察积累素材,目识心记后内化心间,需要时即可随时提取创作。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eZhongZhongXiRongHuiGuJi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