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赵少昂的走兽画
走兽画虽属花鸟画的大范畴,但对于岭南画派来说,走兽画是他们下功夫深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猛兽的描绘,这不仅是那个时期对革命精神的寄托,更是在绘画上代代相继的表现。从赵少昂的老师高奇峰处可见,狮、虎等题材描绘独有一套技法,且风格鲜明。赵少昂的走兽画生动有趣、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可谓得高奇峰之真传。
赵少昂 荔熟图纸本设色 29.3cm×36.8cm 1976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但他也有其独特面貌,在老师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十分注重刻画对象的性灵,曾强调:“画走兽要威而不凶,猛而不恶。” 《长啸》图是他走兽画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尺幅不大,但威严不减,可见其精准的写形能力。图中只画一虎头,却让我们感觉到了画面的张力,虎张口的那一刻仿佛有震耳的长啸声传来,颇有“一声长啸乱孤惊”的气势。
画面如同放大的细节,尖锐的獠牙,#格 建坚挺的胡须,瞪圆的眼睛,在赵少昂自如的运笔下栩栩如生。画中有许多不易被察觉的细节处理,如虎脸上的每根毛发、胡须,好似在声浪中游动。皮毛色彩的递进,虚实的处理,让整幅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
赵少昂 俪影图纸本设色 29.5cm×37.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赵少昂擅于营造画面氛围,将自然之趣巧妙地融入画中。这幅《月夜猿啼》即是代表。月圆之夜,一只猿猴单臂攀附在藤蔓上。猿猴的绒毛纤毫毕现,眼神专注。他用极其工谨的用笔描绘猴子,无论是毛发还是整个动作形态,均惟妙惟肖。枝干藤蔓则意笔写出,洒脱遒劲,衬托出了猴子的主体地位。
赵少昂 小庭秋色淡纸本设色 30cm×38cm 1969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作品大量使用渲染技法,既凸显了猿猴毛发的质感,又烘托出了上部明月的清亮,整体营造出了月圆之夜林中空蒙的意境。赵少昂乐于描绘诙谐可爱的对象,特别是对于毛发质感的处理上,他都有针对性的适配方法。如《小憩》中的卷毛狗,《狡兔夕阳中》肥硕可爱的兔子等等,他都找到了合适的笔墨语言表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eZhongZhongXiRongHuiGuJin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