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何水法眼中的恩师

陆门弟子对恩师的判断,大抵是一致的,那就是陆老真的太全面了。研究近当代中国花鸟画,必然面临两个课题:一是从纵向看,传统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画家如何继承与求变;另一个是从横向看,域外文化与艺术强势介入,学人如...
书画艺术 2018-10-04 21:45 0 2604
何水法眼中的恩师

创作者对青瓷价格构成的影响

符合现代审美的青瓷作品,不一定要像传统审美那样讲究对称、完美、圆润,很多都是表达一种山水、自然的空间,需要偏向于雕塑的、异型的造型。这种异型其实不容易塑造,拉一个圆罐很容易,但是把圆罐变成另一种形状就复杂很多。...
书画收藏 2018-10-04 21:42 0 2028
创作者对青瓷价格构成的影响

青瓷价格高峰还没有到来

相对于前几年青瓷消费市场的火热,现在有一些回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好事,是市场理性的表现。 优秀的藏家可以发现最好的作品,我的建议就是,藏家要多看,特别是多看好的作品,才知道什么是最优秀的。青瓷...
书画收藏 2018-10-04 21:40 0 1782
青瓷价格高峰还没有到来

徐州驮篮山汉墓的乐舞俑

徐州地区共发现有陶俑6000余件,依陶俑的性质来分,可将其分为兵俑、仪仗俑、乐舞俑、侍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军队、宫廷、礼仪、乐舞、生活等各个方面,完全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和再现。 陶俑,是中国古...
书画收藏 2018-10-04 21:38 0 3864
徐州驮篮山汉墓的乐舞俑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4 0 2429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吴昌硕与石鼓文

吴昌硕(1844-1927年),是我国近代书画印诗史上的全能艺术大师,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特别是篆书,被沙孟海称为“名世绝品”(沙孟海论《吴昌硕先生的书法》),他的篆书“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2 0 4174
吴昌硕与石鼓文

浅谈南派传拓艺术

我国的金石拓片艺术历史悠久,有据可查的资料可以追溯到魏晋之际;国外的博物馆中还有唐代的拓本存世;传拓的发明甚至还要早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 传拓艺术是古代文物之美的进一步塑造,是自然之物与人工...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19 0 2992
浅谈南派传拓艺术

郭绍虞自学成典范

我常和学生讲:一个中国人,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国的文学,假使要被困难吓倒,真不免过于脆弱了。研究学问,向科学进军,第一步最要紧的就是要有勇气和决心,不向困难低头。第二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就是要抓紧时间...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15 0 3649
郭绍虞自学成典范

勺园

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楼、阁等建筑。从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看,园林中建筑物的密度愈来愈高,生活居住气息愈来愈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12 0 3125
勺园

美术创作探讨慎谈“学术”

一篇文章,内容才是核心。创作经验谈到位,我看也是学术。学术论文,最怕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如今这样的文章,实在太多了。 看多了美术理论家的文章,突然有这么一种感觉——中国美术界的学术文章,许多是吓...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10 0 2133
美术创作探讨慎谈“学术”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后现代的思潮,一直在诟病现代主义时期形成的流水线般的日子。不驻足,就不能凝望一朵花的美好。匆匆间,我们似乎遗落了什么。程园园(山西) 光年距离 中国画 200×187cm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nbs...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07 0 2223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在品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徐邦达指出乾隆认为是真迹的“子明卷”是假的。这令在场者都大吃一惊。徐邦达经过仔细考证,发现乾隆御笔题跋多次的“真迹”上的题款不合元代的规范,实为后人的仿作。而被乾隆判为赝品的“无...
书画收藏 2018-10-03 19:05 0 2741
徐邦达半尺辨真伪

加德满都的见面礼

离开印度那天,又一次在凌晨5点半起床。 我们计划乘坐早上9点多飞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航班,再换乘下午1点半的航班飞往博卡拉。次日将在博卡拉举办的“南风西游——广州画院岭南民俗风情画展”,当地政府已安...
书画广角 2018-10-03 19:02 0 2317
加德满都的见面礼

惊艳的织绣服饰艺术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苗族文化源自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史,涿鹿大战后,九黎部族惨败,其首领蚩尤被杀,战败后九黎余部开始从华北大地南迁,过黄河,跨长江,渡洞庭,进武陵山,唱着祖先们留下的古歌前行。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
书画收藏 2018-10-03 19:00 0 2119
惊艳的织绣服饰艺术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谈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主要有挑花、刺绣、编织、布贴、蜡染、银饰等,因地区不同,手法不同,繁简不等,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不同风格。一套装饰精妙的服饰,往往要花费一个姑娘几年甚至少女期的全部时间。 苗族刺绣类型...
书画收藏 2018-10-03 18:58 0 2464
贵州苗族服饰装饰工艺谈

2667万元 “天外飞仙”不算贵

和2017年一样,2018年的佳士得亚洲艺术周拍卖前夕,大雪纷飞。“瑞雪兆丰年”,也带来了新年拍卖市场的新一轮成长。苏富比“洁蕊堂藏康熙瓷器”专场拍卖,数量多,品种丰富,估价合理,引来众多关注。其中的一件清康熙...
书画收藏 2018-10-03 18:55 0 3346
2667万元 “天外飞仙”不算贵

天下第一帖 《平复帖》赏析

一千七百多年前,一份问候友人的手札诞生在古朴的麻纸上,它就是被现代人誉为天下第一帖的《平复帖》。没想到现存最早的墨迹竟是草书,为什么陆机要用草书这种浪漫诗性的书体来给朋友写信札呢?这说明陆机的朋友也会草书,在那...
书画赏析 2018-10-03 18:53 0 5550
天下第一帖 《平复帖》赏析

胡铁生铁画银钩

郭沫若曾为胡氏所创作《工业学大庆》印集扉页题词“铁画银钩,古为今用”,引用宋朝皇帝赞誉大书家米芾的“铁画银钩”四个字,高度概括赞扬胡铁生的书法篆刻成就。 胡铁生出生于一户书香门第,为胡家这一支的长房长...
书画天地 2018-10-03 18:50 0 3852
胡铁生铁画银钩

沈尹默民国时期的书展

一 对于沈尹默先生的书法,评价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两点谁也无法否定,一是沈尹默举起了书法帖学的旗帜,开一代风气,二是他致力于书法的普及教育,让书法从私相传授变成了社会公益。沈尹默无疑是...
画里画外 2018-10-03 18:48 0 3881
沈尹默民国时期的书展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见人见物见生活”,人是最为关键的。祝汉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在人身上、手上,长在传承人的脑子里,这是一种技艺、手艺。”无论哪一种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主体都是代表性传承人。 每一项非遗项目,都是靠...
书画广角 2018-10-02 21:51 0 2422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