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水墨不只是一种材料

举凡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有过水墨体验的人,尤其是具备一定传统修养和水墨创作功力的艺术家,大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就中国画创作而言,水墨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材料。笔者注意到,把水墨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材料,或者将其纯粹当...
书画史论 2018-09-26 19:44 0 2015
水墨不只是一种材料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作为国家美术馆,如何通过美术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人民对于世界文化的包容。这个展就体现了中国美术馆在对于人类共同创造美丽人生和价值方面高度的认同,充分展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一种气象...
书画天地 2018-09-26 19:41 0 2529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尊重不同文化的 共性与差异

如果要找出一种能够超越种族、宗教和文字的壁垒,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彼此理解与互信的文化形式,恐怕非美术莫属。蔡元培先生上世纪初所提倡的“美育代宗教”说,就是有感于当时“见彼国社会之进化...
书画广角 2018-09-26 19:37 0 2732
尊重不同文化的 共性与差异

《礼器碑》的经典性

《礼器碑》历来为古人所推崇,(明)郭宗昌《金石史》说:“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
书画收藏 2018-09-26 19:35 0 2773
《礼器碑》的经典性

《龙门二十品》的传播史

龙门造像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直至明清一千余年不断雕凿,在伊水两岸崖壁共开窟龛两千三百余座,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近三千余品,造像题记一般由“造像时间”“造像佛名”“...
书画收藏 2018-09-26 19:31 0 2338
《龙门二十品》的传播史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刚刚过去的几天,重新开馆的良渚博物院成了朋友圈的“打卡”圣地。 良渚古城遗址即将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热门”不在话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
书画收藏 2018-09-26 19:29 0 3218
良渚玉器真假之辨

黄易书札上的艺术人生

“天涯羁旅,惟良友尺素,可以慰之。”这是黄易致好友罗聘书札中发出的感慨。艺友之间,书札既是联系他们友情的纽带,也是安慰他们孤独的良药。 书札在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清代乾嘉时期,学术界产生了著名的“乾...
书画天地 2018-09-26 19:26 0 2507
黄易书札上的艺术人生

复原经典 激活千年

由中国美协壁画艺术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美协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重庆美协壁画艺委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壁画论坛——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
行业动态 2018-09-26 19:23 0 2379
复原经典 激活千年

南粤之光中国画作品展初评

复评注意事项:请初评入围作者在2018年10月13日前,将原作(附身份证复印件)寄至: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晓翠路揭阳岐山学校大门东侧揭阳市岐山书画研究院,邮编:522031,收件人:梁振法13822970398、...
书画新闻 2018-09-26 19:19 0 3630
南粤之光中国画作品展初评

再为“工艺美术”正名

《为“工艺美术”正名》在9月1日的《美术报》发表后,读者反响热烈且集中的是,文章将工艺美术(本文简称“工美”)和工艺美术品(本文简称“工艺品”)的联系与区分作了清晰的阐述:“‘工艺美术’是艺术,是美术,是造型艺...
书画艺术 2018-09-25 22:46 0 2360
再为“工艺美术”正名

一对巨印对章见证一段奇缘

近日幸睹吴昌硕先生所作“伯衡”朱文巨印。此印面4.3厘米见方,高11.5厘米。2007年浙江西泠春拍曾拍卖此印,当时因其边款“丁巳元宵大聋时年七十有四”未提及明确上款人而被定为吴昌硕刻给民国金石碑版考据专家、鉴...
书画广角 2018-09-25 22:43 0 2180
一对巨印对章见证一段奇缘

小器见乾坤 绞胎化山水

9月8日,“卢伟孙·大师小器青瓷展”在杭州书画社(杭州市斗富二桥33号)揭开面纱。出生于1962年的卢伟孙,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代表传承人。此次展览展出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小器皿...
书画广角 2018-09-25 22:39 0 2255
小器见乾坤 绞胎化山水

组画《大风》创作杂谈

老天爷大致上说还是个好脾气。 老天爷轻易不太发脾气。所以,我们吃喝拉撒,我们生息繁衍。 在老天爷发脾气的空里、的之间,我们才家庭、才社会、才酒色财气、才手机微信、高铁飞船、才发展观、才中国梦...
书画创作 2018-09-25 22:35 0 2525
组画《大风》创作杂谈

平湖幸有秋月映

西湖十景,各有各的故事,于我而言,平湖秋月算是一个能思古怀旧,借景抒情的境地。此名取得好,是将西湖这位美人的一种表情勾画出来了。 古人咏西湖,可见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亦可见到“黑云翻...
画里画外 2018-09-25 22:33 0 2619
平湖幸有秋月映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17

本图绘“商山四皓”的隐居生活。卷首写群山绵延,卷中山坡上有一策杖老叟,旁有童子侍立,二人松下对弈,一人倚树观棋。卷尾巨石峭拔,劲松苍郁。全卷以水墨绘成,山石用马远典型的大斧劈皴,笔法流畅淋漓。 “商山...
书画赏析 2018-09-25 22:31 0 3031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17

最美浦江文化常青

浦江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浦江县志》中载:“本县工书法、善绘画者颇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最美浦江,美在历史、美在人文。全国重点级文物保护单位浦江“上山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万年,是中国...
书画广角 2018-09-25 22:30 0 3430
最美浦江文化常青

浦江书画人才辈出

浦江,天高地阔,山水清华,民风淳朴,素有“小邹鲁”之称,人文荟萃,代不乏人。其中以书画知名者更是层出不穷,其流风余韵世代相传,遍及乡里,被人们誉为“书画之乡”。 《浦江县志》中载:“本县工书法、善绘画...
画里画外 2018-09-25 22:25 0 4980
浦江书画人才辈出

这一抹画韵 薪火相传

浦江历来书画之风昌盛,书画名家辈出使得当地有足够多的资源举办大小美术展览。早在1924年,浦江县通俗图书馆便展出了浦江县部分美术爱好者的美术作品100余幅。1938年,在学宫举办“抗战宣传画展览”。1947年,...
书画广角 2018-09-25 22:22 0 3267
这一抹画韵 薪火相传

吴山明教授师生中国画作品展

浦江籍吴山明教授是当代书画界的杰出代表。在2018年浦江第11届中国书画节之际,浦江县委、县政府邀请他及其学生在山明美术院举办“吴山明教授师生中国画作品展”,该展是今年浦江书画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nbs...
行业动态 2018-09-25 22:18 0 4136
吴山明教授师生中国画作品展

“出彩郑州”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征稿

线描是中国画的基础语言,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所有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画家须研究的课题。郑州于2008年-2012已连续承办了“三届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为了展示古都底蕴和现代郑州的活力,继续推动和繁荣当...
书画新闻 2018-09-25 22:14 0 2859
“出彩郑州”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征稿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