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对时代场景的聚焦。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 的新事物,不断融入当代水彩画创作,体现出时代新 变及人民生活的新面貌。董哲煌《都市蓝色幻想》、 范争争《百年历程》、叶经文《绿色动脉 高铁筑梦》 等工业题材作品,表现出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显著变 化。
此类作品在形象塑造上更为注重场景的氛围营 造,新的工业产品在入画的同时,彰显了时代发展所 带来的现实变化,引起观者的共鸣。 艺术对当下时代的深入观察与表现,区别于新闻 报道式的记录,前者的重点在于发掘与留存时代长河 中的闪光点。平凡的人民大众在艺术的表现下,从生 活的真实走入艺术的真实。
中国当代水彩画逐渐走向 成熟,同时也迎来新的转折点,那就是如何超越以景 喻情式的创作方法,形成更具艺术特色和当代意味的 绘画面貌。水彩画的当代演进首先还是要回归到对艺 术本体的思考上来,要有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生命存在 价值的追问。也就是说,水彩画创作不能只在技术上 下功夫,而忽略更为重要的“艺术转换”;此外,当 代水彩画创作不能轻视艺术形式、艺术媒介、艺术语 言的实验,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态度与价值判断。
结 语
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作品展”中 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一直稳步前进,其中 既有从“重抒情”向“重叙事”的延展,也有媒介材 料与艺术语言上的实验探索,更重要的在于以水彩画 艺术观照社会现实、彰显对“人民性”的坚守。水彩 画家应该意识到,水彩画不应仅局限于写生习作的练 习、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应该反映社会议题、表现人 民生活。作为每五年举办一届的全国美展,一方面, 展现了不断发展的当代水彩画的视觉建构和丰厚的艺 术表现力;另一方面,淘洗出一系列符合时代命题及 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具的水彩画作品,标志着中国 水彩画从“画种自觉”向“问题意识”的转变。
注释
[1][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 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