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新国画呼唤“人民的力量” —蒋兆和《人民的力量》图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25-09-16 08:163370
1949年,蒋兆和激情绘制《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表达他思古变今的喜悦,也表现了他 艺术观念的更新。自此,他创作了《鸭绿江边》 (1950)、《领到土地证》(1951)、《小孩与鸽 子》(1954)、《母亲的希望》(1954)、《给爷爷 读报》(1956)等一系列歌颂新中国人民大众的 新人物画作品,成为“新国画运动”中新人物画 的代表。蒋兆和...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抡铁锤的人的左臂弯曲抬起,右 臂自然下垂,另一张草图则改为右臂弯曲,左臂 则被身体遮挡住。两条腿的姿态也有所调整, 完成稿身体的重心明显转移到了右腿,这细微 处的调整更贴合“抡”铁锤的动态,为下一个发 力的动作做足了准备。中间一组人物,年轻的女 学生弯腰用铁锨往箩筐里装土,她旁边的男青 年则向左前方俯下腰身以利于女生的动作。

左 边戴眼镜的那位知识分子近乎正面的弯腰姿 态,既很卖力,却又有些力不从心的情状,格外 耐人寻味。他们的这些动作在传统的中国人物 画中极少见到,蒋兆和对这些细微的态势的体 察、调整和修改,正是建立在他对西方造型艺 术深入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 笔墨的掌握上的形神关系的艺术再现。

左二一 组青年男女,心情愉悦,挑着装满土石的箩筐, 后脚翘起,动作和谐,步履一致,配合默契。 他们劳动的姿态如歌如舞,充满了韵律和节奏 感,也使全图为之活跃起来。整个画面的笔墨也都比较简练,浓墨并不太多,都是用在可以体 现身体结构和动作的关键部位。在人体肌肉的 表现方面,将西方绘画的光影引入,以淡墨皴擦 区分明暗,这些细微的描写丰富了画面的质感, 也完美地将“人民的力量”进行了生动诠释。

由 此推想,蒋兆和习惯地沿用了对照模特写生推敲 的习惯,使人物结构切近了真实准确,特别是符 合劳动姿态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应该说 这种动态的活跃的“力量感”,与20世纪三四十 年代的静默的悲剧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蒋兆和参融西法结构运笔施墨的课题早 在绘制《流民图》时期就已经解决了。

新国画呼唤“人民的力量” —蒋兆和《人民的力量》图析 蒋兆和 《人民的力量》 第1张

蒋兆和 添车买马 纸本设色 1954年

他对人 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有赖于他对解剖学的理 解、娴熟的素描技法,也有赖于他深厚的书法 基础,以及他对“六法论”“形神论”等传统中 国画理论的再认识。在《人民的力量》这幅大 型叙事性历史主题绘画的创作过程中,他对中 西艺术技法与理论的集合体现出了优势,助使 他对造型艺术加深了本质的理解,从而顺利解 决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使中国水墨 人物画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变有了突破,并达到 了又一高峰。 

支付0.2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蒋兆和在艺术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与他的 “真、善、美”的艺术观息息相关,并体现在美 术作品人物的造型、情绪、笔墨诸方面。同时, 他的主观情感与审美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也 有了根本的转变。他希望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 建设要求的好作品,他对自己的艺术创作越发 严格。这种心理从他的儿子蒋代明那里也得到了证实。

蒋代明说他父亲对自己的艺术要求很 高,首先自己就经常不满意,同时又非常重视夫 人萧琼的意见,如果萧琼那里通不过,蒋兆和 那里自然也通不过。就像《人民的力量》这幅 作品,也许他们还不满意于那位知识分子的表 情,而担心被人误解。其次,据蒋代明讲,这张 画很明显不完整,貌似还没有画完。

他说他父 亲很可能是想再完成一张像《流民图》那样的 鸿篇巨制,作为姊妹篇,通过新旧两个时代的 鲜明对比,来讴歌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对蒋兆和彼时创作心路历程的剖 析,他对待艺术创作的高标准,以及对当时政 治生态的谨慎态度,可能就是这幅作品被尘 封几十年、秘不示人的主要原因吧。《人民的 力量》彰显了那个时代的节奏,成为新中国画 史的又一代表作。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JiangZhaoHeRenMinDeLiLiangTuXi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