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札释读(四月九日花笺,3 张全,图 6):
小谷吾婿近好,连次接途中所寄书, 知布帆安稳为慰,季春中旬计抵江省,府 中年伯母大人以下想俱纳福,为我问安。 东溟兄刻下未知回省否?并念。六儿一切 生疏,吾婿省中熟悉,诸得照应,我甚放心。 但渠心境素不开展,每因之生病,望时时开导之,勿过以科名得失萦念也。长官读 书照常,身体亦好,唯四妹怕雷比前更甚, 每遇阴雨,致废眠食,殊不可解耳。乘顺 寄达,余续布,不宣。四月九日,宗瀚手寄。
按: 此 札 写 于 道 光 十 年 庚 寅(1830) 四 月 九 日。徐之珸约三月中旬返回南昌,李联珂多次进士 考试失利后回到南昌,闷闷不乐,甚至因此而生 病。而四妹好似得了怪病,更加怕雷,阴雨天甚至 不眠不食。笔者曾学习过数年中医,怕雷为肝气虚 弱或肝郁气滞所致,阴雨天不眠不食为暑湿之症, 江南湿热多雨,宅大人稀则女性易得此症。
第六札释读(五月十日,3 张全):
屡次接吾婿信,皆以忙病交迫,致疏 答复。归节前,六儿携外孙女入署,见其 长成,酷似其母,我见他即如吾女常在侧 也。外孙女在此,汝夫妇诸可放心。惟念 身旁只此骨肉,一边团聚,一边寂寞,我 甚难以为情。但望四妹胎气安稳,得一外孙, 既慰我望,兼解汝两人愁怀也。我痰嗽年 余,总未脱体,日形衰瘦。现试竣谢客静 养,或可复元。吾婿亦失红一次,闻之增念, 须加意保重为嘱。此处难得粤使,兹有家信一总封,烦觅妥便寄达。即问汝夫妇好。 五月十日,春湖手寄。
按: 此 札 写 于 道 光 十 年 庚 寅(1830) 五 月 十 日。端午节前李联珂携外孙女长官入浙江学政署 中,李宗瀚甚为开心,并希望四妹胎气安稳能得一 外孙,然四妹此时已是四十一岁的高龄产妇。李 宗瀚信中另说“我痰嗽年余,总未脱体,日形衰 瘦”,可见身体已极为不佳,此时距过世已不到一 年。其亲家兼好友陈用光在《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 李公墓志铭》中也记载道:“庚寅(1830),闻公以 校士劳,得嗽疾,至失音。公体素充硕,及是而闻 公瘠逾于常人。”而《清代学者象传》中的李宗瀚 确实是微微发福有点胖,但晚年由于试学辛苦,甚 至比常人还要消瘦。
第七札释读(五月廿七日,2 张全,背原编号 4—5):
小谷吾婿近好,四月中着李福带去信 件,月之初旬定以接览。日内得吾婿书, 知阖宅咸吉为慰。闻四妹近以有喜,饮食 亦加,我夫妇多年盼望,务须加意调摄, 若得举一男,实慰我心矣。江省房屋总须 原价取赎,房价责其现交,恐拖延也。盐 俸虽未可长,本年既已送来,不知为是。 我现考罢五府四省歇伏,身体尚无恙,然 精神疲乏,大有衰景。四省尘杂无少暇, 草草数言,诸不多及。曹、董二处信望代致。 五月廿七日,春湖手寄。
按: 此 札 写 于 道 光 十 年 庚 寅(1830) 五 月 二十七日。信中除叮嘱四妹有喜注意饮食外,还提 及南昌出租的房屋须原价收取费用且须现交,可见 李宗瀚在南昌并不缺房。关于盐俸方面李宗瀚认为 不可涨价,今年既已送来装作不知收下为是。此时 刚刚考罢五府四省正在歇暑,虽身体无恙但精神疲 乏,已露衰败之相。考罢有监考或考核完毕之意, 此处的五府或为出考宁绍杭嘉湖五府,四省尘杂指的是两广等处的盐业仍须李宗瀚主计考核,另李家 所管控的盐务亦涉及广西五府,如桂林府、南宁 府、太平府等。
第八札释读(六月廿三日,2 张全,图 7): 不见多年,相聚无几日又复远去,令 我情绪黯然。月之廿二日得吾婿书,知近 体安善,场期在迩,又添一番辛苦。尽其 在我,得失可无庸心也。四妹及长官身体 俱单弱,须加意调养为要。漆姊服闵先生 药得愈,想丸方定能奏效。我到京后光景 前家信中已详及,宦情本萧索,而时局又 非昔比,只有委心任运耳。差旋,草草布复, 不宣。小谷贤婿清览,春湖手寄。耦苍十 世兄并候,六月廿三日灯下。
按: 此 札 写 于 道 光 五 年 乙 酉(1825) 六 月 二十三日的京师,笔者一开始以为写于 1830 年。考 《李宗瀚年谱》:“道光五年乙酉离桂返京,春夏至 京,至迟不晚于五月。”所谓“不见多年”指的是 李宗瀚 1815 至 1825 年桂林养亲十年,“相聚无几日 又复远去”是说李宗瀚 1825 年春自桂返京途经南 昌小住。此札与诸札皆不同,且李宗瀚到浙后再未 入京,为现存致徐之珸手札中之最早者。四妹与长 官此时皆与徐之珸在南昌,徐之珸正在备考举人, 故李宗瀚说“场期在迩,又添一番辛苦”。李宗瀚 在离开京城十年后再度至京,早已物是人非换了人 间,当年身居要职的老友们也逐渐退出政坛,就连 赏识他的嘉庆皇帝也已驾鹤西去,再度复出的困难 程度可想而知,故而发出“宦情本萧索而时局又非 昔比,只有委心任运耳”的无奈感慨。
第九札释读(六月廿六日,3 张全,图 8):
月初李福带到吾婿手书,接悉一切。 本日便脚又带来函,知近体阖家安吉,唯 四妹尚不免漏胎,殊为挂念,须加意调摄 为要。程宅店业现与十令弟伙典,想必稳当。 江西铺业近来每好丑兼半,临时须加一番详慎,以免将来藤葛。我回省后天气炎暑, 身体时常不快,皆因年过六十,又系久劳, 休养月余,或可无恙。浙人过严,易招怨谤, 此番以前车为鉴,济之以宽,故士论尚觉 帖服。然三年之久,亦难保无异议也。署 中大小俱适,可免记念。脚子即日索回书, 草率不具。六月廿六日,春湖手书。
按: 此 札 写 于 道 光 十 年 庚 寅(1830) 六 月 二十六日。信中所谓便脚与下文中的脚子、来脚皆 指专职跑腿送信之人,若李福等不在身边则多交由 脚子送信。即使在千里之外的浙江,李宗瀚依旧要 为江西的店铺操心。另谈及浙江人如果管教过严则 容易招致怨谤,李宗瀚谨小慎微、济之以宽,因此 口碑较好,但三年的浙江学政能否一直平稳则尚难 预料,从中可见其从政之风格。
第十札释读(八月初二日红色水纹笺,4 张全, 图 9):
仲秋二日,脚子赍到来信,知吾婿近 体安和,四妹胎漏如故而人事颇好,足慰 远念。江屋既有售主,不能不让出,但我书籍等件极其繁多,吾婿一切碍难办理。 我已择定初八日出棚,六儿月内又须送女 进京出嫁,事皆仓猝,人亦短少,现在熟 商,只好尔岳母携同六媳及孙儿媳等九月 初回江,以便照料。但须先觅一宽大房屋, 一时或不就手,暂租亦可,俟人物着落后, 再徐图一合式之屋为长久之计。曾、黄两 处亦另有专函转托。
若吾婿有处寻觅,此 二函即不必投交,可从长斟酌为要。梅先 生亦同回租屋,除家眷彀住外(尔夫妇同 住更妙)另须堆书及读书、会客等处。若 太偏仄,到时又费周张也。兹着来脚先回, 望即上紧赶办,余俟尔岳母到后再从容计 较。粤西信六月间已妥寄,甚好。我病体 十去其七八,唯羸瘦猝难复原,然考事尚 可支持,不必计念。八月初二日,春湖手寄。
按: 此 札 写 于 道 光 十 年 庚 寅(1830) 八 月 二 日。四妹依旧胎漏,而南昌老宅已有买主故不得不 让出,但李宗瀚存在老宅中的书籍杂物等极其繁 多,故托女婿全权办理。李联珂八月中又须送女儿 进京出嫁,所嫁何人已不得而知,应是李宗瀚在京之故交。
第十一札释读(新正十日,1 张全,图 10):
来信接阅,知吾婿、吾女及阖宅均吉, 甚慰。长官以外孙女作我孙媳,闻已过定, 欣慰之至。房屋程公许今岁再商,仍望吾 婿托人婉言原价,看破些亦不妨也。京寓 大小均好,毋念。草草率复,并问近祉, 不宣。新正十日,宗瀚手寄。十令弟为我 问好,忙中不及另笺,并致意。
按:此札写于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一月十 日,为目前所知李宗瀚最晚的手札,距其过世不到 两月,可谓是绝笔。徐长官以外孙女订婚作为孙媳 妇,亲上加亲,李宗瀚极为欣慰。古人不知近亲结 婚终成祸患,李氏后来人口愈加稀少,此为主要原 由之一。“京寓大小均好”指在京城的李联珂一家, 李宗瀚虽已离京,其在京城的大宅或仍未出售,以 便子孙进京赶考有个落脚之地。
时间不详一札释读(1 张全,图 11):
胡果泉所刻《通鉴》十套(此书共有二部,一部已号书头系自藏者,不必带来。 望将未号书头一部捡出带来)。《天学初函 (理器)编》二套(共十六本)。以上楼上 所存书二种,即捡出交李福带来。 按:此为某札的附信,与上一札或第二、第七 札为同时所书,具体时间有待细考。
除以上十一札外,册后另有孙贻谷、朱益藩与 王瀣三跋,因李朱两家为世代姻亲关系,故朱益 藩自称为年家后学。录之于下:
1“春湖先生书法 卓然大家,久已名重海内。此册乃其手寄其亲尺 牍之作,随意挥毫,元气浑朴,较寻常卷轴有心 作字者尤胜,能不宝诸?辛卯春仲,湘潭孙贻谷 识。”
2.“春湖先生书笔力秀挺,自成一家,有不 食人间烟火之概。此册出于无意,天真烂漫,较寻 常所作尤为自然,洵可宝也。己丑冬初,年家后学 朱益藩识。”
3.“右春湖先生手札十一通,其文情余 于词,无一语一字不安雅,其书法静秀馨逸,如芝 如兰,玩之使人意远,非学养兼到、胸次高朗者决 不能至是也。札中所称漆姐系小湖先生母,见《好 云楼集》,因附及之。此册久为亢之妹丈所藏,属 为跋未果,仲廉甥顷又以请,遂墨其后,仲廉宜宝之。癸酉正月廿四日,王瀣记于冬饮庐。”(图 12) 除此册外,笔者另于友人处得见李宗瀚致其父 李秉礼小楷家书一封,不仅信息量大且十分罕见: “男宗瀚跪禀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月之十二日 由何超肃寄第三号,禀后次日于本家方伯官封内接 悉客腊廿九日所发守谕,禀复于后。一、顾大表伯 又还银百金,祈代男致谢。一、四弟及联璧棺柩去 年漕船既不及搭附,不若待男回京料理,并拟着一 下人护送,方为妥协。
祈父亲寄复九十(按:或为 十九)叔父可也。一、东省借项尚有二十二万之 多,兼之陆运费手,甚为可虑。一、全州参将黄联 辉致尹令垣信当转交尹所嘱委署一节,现在此处委 署俱秉公轮派,似不便请托也。一、陈顺于正月 十七日到署接悉……”考《李宗瀚研究》《李宗瀚 年谱》,四弟指李宗涛(1771—1807),字轩起,号 晴雪,李秉礼次子,中试嘉庆五年(1800)庚申恩 科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以内阁中书卒于官, 年仅三十七岁,而李宗瀚的长子李联璧亦于同年三月二十三日病故,年仅十九岁,可知此信书于 1808 年年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iZongJiaShuShiErZhaKaoShiJianZhiYaoYuanZhiShouZha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