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法作品多数以自作书论、画论,亦有抄录古圣先贤诗词、警句等,可窥见他对艺术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 学养,有些内容来自他对平常生活的感悟,如“幼时牛背画 中穿,今宵泼纸排云烟。兴来一挥百纸尽,三更灯下不思 眠”,以饶有趣味的讲述方式记录墨道的不易与艰辛。其自 题“癫狂生大匠,恶墨点华章”,恰是“笔墨人格化”的最 佳注脚。 

四、诗画互文

自古以来,在中国绘画史上,诗画融合本为文人传统。 自唐代王维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风,宋代苏轼更以 “诗画本一律”定文人画之精神。元代倪云林画中题跋多作清冷隐逸之诗,明代文徵明唐寅皆能自撰诗词入画,清代 郑板桥更以“三绝诗书画”自诩。传统文人的自我观照,源 自画家的综合素养,以诗心构建笔墨精神,题跋诗文既是画 面空间的延展,更是精神世界的直抒。 莫立唐承续文人余脉,常将个人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诗文题跋来表现,拓展了绘画的意境和空间,以自题诗 跋与作品呼应,诗书画相结合。

莫立唐 兰石图 68cm×68cm 20世纪末

在《张家界》画作上,他题 “云里金鞭雾里溪,蛙声十里下泉梯。曙光朗照千岩丽,流 翠凝红望转迷”,以文学意象拓展画面时空;写黄山莲花峰 “云海莲花气势宏,众巅烟没此巅高。抬头遍望光明顶,始 信名山第一峰”;写桃花源“青山碧水茶花黄,柳绿桃红尽眼看,古洞泉声幽谷里,朱楼彩阁白云嵌”。有一些是抒怀 言志的,如“余年七一正风华,老笔纵横信自夸。留得青山 真万有,金阴莫许乱飞花”。 还有写对绘事的体会总结,流露出一种豪迈和自信。如 “老来运笔始无羁,横竖涂抹趣自奇。醉墨青山春永在,胸中丘壑亦天机”“百川长鲸吸,太空纳宇航。瀚海游龙乐, 云壑自苍茫。

莫立唐 云海金龟 60cm×56cm 1981年

癫狂生大匠,恶墨点华章。书画无穷境,灵犀 纸笔藏”“墨志未酬,书须出妙;笔心不已,画必通神” 等,更将创作状态升华为生命哲学的写照。 有一年回益阳桃江,许久未回家乡的莫立唐看到家乡的美景以及亲朋好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写 道:“东出楚天城,直往西行,山田林路鸟争 鸣,翠竹丛层千叠浪,悦目怡心。

莫立唐 隶书对联 124cm×48cm×2 20世纪末

日夜走亲 朋,话不休停,问长说暖喜盈盈,户户擂茶如 设宴,一片欢腾。”后又补记道:“今日桃江 好,山欢水也笑,人面如桃花,四季如春俏, 立唐又记语,与君同乐道。”情深意浓,感人 至深。 “人品居先画品随之,生活居先作品 出之。书画高度统一之日,亦即风格形成之 时。”这种“诗书画三位一体”的实践,不 仅延续了郑板桥“三绝”传统,更通过“在地 性”表达,为文人画精神注入活力。莫立唐在 艺术上的沉潜追求,在为人上的不求名利,恰 是这个时代尤为珍贵的品质,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具有启发意义的个案! 

五、结语

莫立唐的艺术生涯,映射着20世纪中国 画转型的复杂面向:在“写生机制”与“笔墨 自律”的张力中,他以张家界为实验场域,构 建起“地域景观——传统程式——现代语汇” 的三维坐标;在“诗画互文”与“人格化笔 墨”的探索中,他重新诠释了文人画的当代价 值。其艺术实践不仅为湖南美术史书写了浓重 篇章,更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守正出 新”的范本。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